坤鹏论:读《形而上学》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204)

人们常说武术、体育等,童子功很重要,其实何止,孩童时期学会多少文化知识远远比不上培养好的习惯重要,特别是在小学期间,比如:学习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做事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因为人是习惯的生物,习惯决定命运。
——坤鹏论

第十卷第五章(一)

亚里士多德在这一章中从语词形式的“抑或”(也可以是“或者”“究竟是……”)语句表达的对于不能同时出现的事物的一些复杂的情况,进而讨论对立的一些复杂的情况。

原文:

一物既然只有一个相对,

我们要问“一与多”如何能相对,

“等”与“大和小”如何能相对。

解释:

如果一个事物只有一个事物与其对立,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和多”怎么能对立呢?

“相等”对于大些和小些怎么能对立呢?

原文:

“抑或”一字只能用在一个对论之中,

如“此物是白抑或黑”或是“此物是白抑或不白”

(我们不会这样发问,“此物是人抑或是白”),

解释:

“或者”(抑或、究竟是)这个词只能用在一个相对辩论中,

比如:“这是白的或是黑的”或是“这是白的或是非白的”

(我们不会这样来发问:“这物是人或是白的”),

原文:

至于因为先有所预拟而询问“来者确是克来翁抑或苏格拉底”

——这两者就并不同属任何一级必须分离的事物;

可是在这里也成为不可同时出现的对反;

解释:

面对于之前就有所预设的发问“来的人是克里昂,抑或苏格拉底?”

——这两者就并不属于任何一级类,而是必须分离出来的事物;

但是,于此而言,也是不能同时出现的对立物;

原文:

我们在这里假定了两者的不并存,

于是才作出“来者是谁”的询问;

照这假定,倘说两者都来到,问题就成为荒谬了;

解释:

我们在这里假定二者不同时存在,

于是才用“来的人是谁”这问题来发问;

按照假设,如果两者都来了,这问题问得就很荒谬了;

原文:

但两者若真的都来,这还是同样可以纳入“一或多”的讨论之中,

问题改变为“他们两人都来抑或其中一人来”:

于是既说“抑或”必须是有关对反的问题,

解释:

但是,如果两人真的都来了,这点就还是可以纳入“一或多”的讨论中,

问题改为“他们两人都来了或者其中一个来了”:

这样既然说是“或者”必须就是包含了相对立的问题,

他的意思是说,问“来的人是克里昂,抑或苏格拉底?”这是可笑的问题,

因为他们是不排斥的,他们可能同时出现,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用另一个反对代替它,即“他们是两人都来了或者是其中一个来了?”

所以,“或者”(抑或、究竟是)这个句型永远是和相反者相连接的。

原文:

而我们却问起了“这个是较大或较小抑或相等”,“等”与其它两项所对反的是什么?

解释:

但是,相反也有一些复杂的情况,

比如相反不仅是对一个相反,也可以是对几个相反,

比如:“这个是较大或者是较小或者是相等”,“相等”和其他两项的对立又是什么?

原文:

“相等”与两者或两者之一都不相对;

“等”有何理由说是该与“较大”相对或说是宁与“较小”相对?

解释:

“相等”和两者或是两者中的一个都不相反;

“相等”又凭什么说是与“较大”相反或毋宁是说与“较小”相反?

原文:

又,说是“等”与“不等”为对反。

所以“等”与“较大”、“较小”相对,这样一事物就不止与一事物相对了。

解释:

另外,说“相等”和“不相等”是相反。

所以,“相等”与“较大”、“较小”相反,这样一个事物就不止和一个事物相反了。

原文:

如“不等”之意并指较大较小两者,

那么“等”就该可以与两者都成相对(这一疑难支持了以“不等”为“未定之两”的主张),

但这引向一物与两物相对的结论,那是不可能的。

解释:

如果“不相等”的含义包括了较大与较小这二者,

那么,“相等”就应该可以和这二者都成为相反(这个难题支撑了将“不相等”作为“未定之两”的观点),

但,这就引致了一个事物和两个事物相反的结论,这是不可能的。

原文:

又,“等”明显地是在“大和小”的中间,

可是并没有人看到过对反可以处于中间;

在定义上,对反也不能处于中间;

虽对成两项间常容有某些事物之间体,

然对成各项若自己处在中间,它就不得成为完全的对项了。

解释:

再者,“相等”明显位于“大与小”的中间,

可是没有人看到过对立可以处于中间的位置;

在定义上讲,对立也不能处于中间,而是处于两个极端;

虽然对立的两个事物之间常常包含有某些事物的中介物,

但是对立的各事物如果自己位于中间,它就不得不成为完全的对立项——未完全了。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