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中高危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只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虽然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但在医院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部分极高危的患者。这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通过常规的治疗手段不能达到完全缓解,也失去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
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带领大家了解临床一线和最新医疗前沿,新技术CAR-NK细胞治疗或将为高危患者带来新希望。
51岁的任先生就是这样不幸的患者。2023年4月,任先生因“肝大、脾大、腹水”等症状踏上了求医之路,最终被确诊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伴骨髓纤维化2级。经历了四个周期的化疗,疗效并不理想,还引发了脑出血和癫痫等严重并发症,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控制癫痫。在治疗陷入困境之时,患者选择了放弃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就此放过他。2024年5月,患者的病情恶化,转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的医护人员决定采用奥加伊妥珠单抗联合维奈克拉治疗方案。尽管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性休克,但在医生们的全力救治下,他终于化险为夷。14天后,骨髓评估达到完全缓解(CR),但微小残留白血病(MRD)仍为阳性。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血液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白观臣带领团队反复讨论,决定尝试脐血来源的CAR-NK细胞疗法。相较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CAR-NK展现出更佳的安全性,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副作用风险较低。考虑到患者之前的脑出血病史,导致癫痫持续状态,医生们选择了CAR-NK而非CAR-T。在疗效评估方面,CAR-NK细胞疗法以独特的机制展现出快速消灭肿瘤的能力,治疗后的一个月左右即可进行疗效评估。患者在接受CAR-NK治疗的第14天和第28天,MRD均为阴性,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CAR-NK疗法有其局限性,如细胞增殖能力有限,导致体内持久性不足,但为了使患者保持缓解状态,提高生存期,医生们在CAR-NK治疗后的第30天,为患者进行了女供父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患者出仓后处于恢复阶段。
目前虽然CAR-NK细胞治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通过这个患者的治疗经历,让血液科医生增添了信心,未来能为高危、高龄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通讯员/白观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