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精
品
馆
藏
青
海
唐索允铜钟
唐代
高1.40米,口径 1.05米
铜制,铸造。钟钮已损。钟肩位置平缓下滑,稍成弧形。钟体轮廓外敞平滑,造型为敞开的抛物线形,犹如一把没有完全撑开的伞。钟腰至钟口位置直径逐渐增加,但增幅平缓,钟口逐渐外敞,组成6个波曲,形似荷叶,俗称“荷叶口”,又称“浅波口”。钟体装饰图案分为三层,上层即钟钮基部,铸双瓣莲花纹,外饰云雷纹。中下两层的图案均为短祥云纹。铭文、年号俱已磨损,无法辨识,唯钟腹铸有四行反写阳文,计二十三字:“沙州都督索允奉为法界众生及七代先亡敬造神钟一口”。此钟形体较大,造型敦厚古朴,铸造匀称、精美。
张维在《陇右金石录·唐》卷二载:“余奉使西征,渡河登陇,所见古钟皆沉埋于野田蔓草中。”“其最古在甘州山丹县城内雷坛寺索允钟,今存 。阳文在钟腹,无年月,其文云:‘沙州都督索允……敬造神钟一口’,共二十三字,笔势雄伟,唐初刻也”。《甘肃新通志稿》:“山丹有巨钟,在雷坛。旧称 ‘神钟’ ,似铜非铜,似铁非铁,形若缸而有耳有环。高四尺四寸 ,口径三尺二寸,内三寸上铸‘沙州都督索允奉……敬造神钟一口’。铭文及书人年号俱磨灭不可识。”此钟逢朔望(每月初一、十五)不扣自鸣,人称“神钟”,“神钟自鸣”成为山丹八景之一。
叶昌炽担任甘肃担任学政,按试诸生、考核教官,于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至凉州、酒泉等地按学,夜宿山丹县城时在雷坛庙得“自敦煌移来 ”的索允钟,并委托山丹县令巢凤冈(号岐村 ):“馨闻钟声访至雷坛,见巨钟一,铸工甚古 ,外无铭文,其腹镌字‘沙州都督索允奉为 …… 先亡敬铸神钟一口。’字如酒杯 ,阳文反刻 。此钟至晚唐初刻 ,或竟在六朝五凉时。索允,史乘当有考 。庙祝云 :‘自敦煌移来’,以‘沙州’字证之 ,非讏也。即属巢大令拓十本” 由此可推测此铜钟有可能最初铸于敦煌后移至山丹。
△索允铜钟局部图
对这口钟的考证关键在索允其人,铭文明确沙州都督为了信佛的众生和他的七代先亡而铸了此钟。P·T·1089《吐蕃官吏申请状》记载鼠年之夏(820年),陇州会议“任命索播公为总大收税官,因其都督门第,后受重用,授予相当大藏之位,予以相应待遇奖赏”。“因其都督门第”明确索氏在敦煌担任都督之事,索都督在汉文文书中也有出现,P·T·2807 《愿文》 :“故都督索公,愿步摇金莲,神游宝界。遏慈舟于定水,永竭昏河。挥惠剑于稠林,长祛忧纲。所在亲族,咸报良缘,远近,俱沾胜益”。此文表示索都督为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索允为其姓名,在位期间铸造一口铜钟不足为奇。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根据中唐始有的短祥云纹装饰和波口钟的特征,参照《愿文》多次出现“都督索公”之语,认为此钟可能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之遗物。相传明代出土于甘肃省张掖地区山丹县钟鸣巷,道士移于雷坛供养。1937年,马步青移钟至武威 ,1943年转运青海省西宁。S.1438背《书仪》载索都督写给其兄长的书信:“孟秋尚热,惟二哥动止友福,允不自死灭,苟延视息,一从辞违,向十余载 ,荣枯所适。关山万重,集会何日。……动静朝夕,春季惟四郎侍奉外,动静兼祜……拙室殒逝,难以为怀,静然独居,不无悲矣。”在妻子已故,仅与一四子相依为命,后四子被害后继无人,索公看破红尘弃官为僧。在吐蕃政权占据敦煌初期,为维持对其统治和管辖,采取扶植当地佛教力量来调和民族矛盾,以崇尚佛教为国教来实现政权的稳定。
△索允铜钟顶部图
索允铜钟与西藏桑耶寺所藏唐钟略同。据夏吾卡先在《不丹王国发现吐蕃铜钟研究——兼论吐蕃钟的形制与文化源流》一文中的考证,吐蕃铜钟目前共发现有6口,分别是西藏山南桑耶寺铜钟、昌珠寺铜钟,拉萨扎耶巴寺铜钟,日喀则扎西岗乡廓雄寺铜钟,甘肃天祝县者龙喝丹兴庆寺铜钟和不丹贡确松寺铜钟,在这6口铜钟中,前3口在国内大多金石录著作中有收录,广为学界所熟知,后三者则是近期新发现。由于沙州都督索允无更多详实的史实可考,钟体铭文已损,所以此钟究竟铸于何时?为何在山丹?仍是一个谜,若是索允铜钟的资料再继以完善,实则成为吐蕃时期又一保存较好的遗物例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