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胸膜的炎症,伴有或不伴有胸膜腔的渗出液。病名。由結核、化膿性細菌等引起的胸膜炎症。一般的病理過程,早期為乾性胸膜炎,有少量纖維蛋白滲出,若無法痊癒,則惡化為滲出性胸膜炎,胸膜腔內有數量不等的漿液性、出血性或化膿性液體。主要症狀包括疼痛、發熱、乾咳及呼吸困難等。
起病可急可缓,多较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有:中、高度发热、盗汗、乏力、全身不适等。局部症状可有胸痛、干咳,大量胸腔积液时可有气急、胸闷、端坐呼吸及紫绀。
急性胸膜炎的治疗
1、小柴胡汤加味治急性胸膜炎
祝谌予
用小柴胡汤加青陈皮、冬瓜子、车前子可治急性胸膜炎。
《伤寒论》: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2、刘渡舟治急性腹膜炎
李某,女, 15岁。病起于外感,高热,39.5℃,头痛,肢体酸楚。至五六日后,突发上腹部疼痛,午后发热更甚,经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准备收入住院治疗。其父考虑到经济比较困难,转而求治于中医。切脉弦紧有力,舌质红绛而苔腻,皮肤亢热,腹部板硬疼痛拒按,大便已七日未解,小便短赤,时发谵语。此为邪热内陷,与水饮相互凝结而成结胸证,宜急下之。
大黄6克、芒硝6克、甘遂末1克(另包)、冬瓜仁15克、苡米15克、桃仁9克、滑石9克、芦根15克,先煎大黄等物,汤成去滓,纳人芒硝微沸,再下甘遂末和匀,温分二次服下。初服后约一小时,大便作泻,但不畅快;二服后不久,大便与水齐下,随之脘腹疼痛顿释,发热渐退。嘱令糜粥调养而愈。
【解说】
大陷胸汤是治疗大结胸证的主方,泄热逐水的力量较为峻猛,临床施用时要注意药量宜轻,中病即止。
尤其是甘遂一物,性猛有毒,难溶于水,不但要注意其用量,而且要用粉末冲服,才能发挥疗效。临床辨大结胸证,要抓住以下特征:一是脉沉紧有力;二是胸腹部位硬满疼痛,按之硬如石。因为其病位比较广泛,“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所以称之为大结胸。从诊断角度看,仲景所谓的“按之石硬”或“不可近”,一方面说明了病证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则提示医家,凡临证诊疾,有腹部疾患者必须进行腹诊,亲手切按,以别病情。
比如大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二者均可出现高热,脘腹疼痛拒按以及大便燥结不下等症状,但如果在腹诊中发现按其腹而石硬,就属结胸证,否则便是阳明腑实证。
《伤寒论》:大陷胸汤
【处方】大黄10克(去皮)、芒消10克、甘遂1克
【功能主治】泻热逐水,破结通便。主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现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600毫升,先煮大黄,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1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注意】素体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
【备注】方中甘遂苦寒峻下,攻逐水饮,大黄泻热通便;芒消软坚泄热。三药合用,力专效宏,诚为泄热逐水,开结通便的峻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