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印度版“抗中神剧”:主人公1人阻击我军72小时,让人啼笑皆非

印度电影的曙光

在19世纪末的孟买,随着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首次放映,一场视觉革命悄然兴起。1896年的孟买,街道熙熙攘攘,市民们对这种新奇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电影在当地的一家剧院内放映,大幕拉开的那一刻,黑暗中的观众们眼前一亮,彩色的画面在银幕上生动展现,引来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与惊叹。

随后的十年,孟买逐渐成为外国电影的聚集地。多位来自欧洲的制片人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印度,各式各样的影片在这座城市的多家剧院中轮番上映。这些影片覆盖了广泛的主题,从欧洲皇室的豪华生活到遥远非洲的原始部落,为印度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

萨达达,一名当地的年轻艺术家,也被这股潮流深深吸引。他开始尝试用手中的摄影机捕捉身边的生活片段。最初,他的“演员”是身边的摔跤家和街头的猴子训练师。这些摔跤家在简陋的沙地上搏斗,肌肉的张力、汗水的飞溅,以及观众的欢呼声,都被萨达达的摄影机真实记录下来。而那些聪明的猴子则在训练师的指挥下,完成各种有趣的动作,为镜头前的观众带来欢笑。

萨达达的短片很快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他设法在一些小剧院放映自己的作品,尽管画面粗糙、剪辑简单,但这些生活化的镜头却让观众感到亲切和新奇。

萨达达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印度人尝试电影制作。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开始围绕他学习,探讨如何利用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在街头拍摄市民日常,记录节日庆典和宗教仪式,甚至尝试用电影记录戏剧表演。这些活动逐渐形成了一股力量,推动了印度电影从单纯的摄影展示向真正的电影制作转变。

宝莱坞的崛起与多语言的市场

宝莱坞,这个名字来源于孟买的旧称Bombay和美国的好莱坞Hollywood的结合,代表了印度语电影的产业中心。印度电影以其产量之高闻名全球,而孟买是其中的核心基地。在这里,电影制作人、编剧、演员以及技术人员聚集,共同推动了印度电影工业的发展。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每个语言族群都对以自己语言制作的电影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催生了多个地方性电影市场的繁荣,例如泰卢固语电影市场和泰米尔语电影市场。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明星、风格和制作体系,同时也推动了本地文化的表现和传播。这些地方电影虽然相对独立,却与宝莱坞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生态体系,极大地扩展了印度电影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是印度电影业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这段时间,印度电影几乎没有遇到来自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电影院是当时主要的娱乐方式,本地制作的电影普遍能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在这个时期,印度电影业的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制作人投入资源拍摄大制作的歌舞片或史诗片,这些电影通常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上映并取得成功。

然而,这种繁荣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机逐渐普及,有线电视频道也开始进入印度家庭。观众可以在家中看到多样化的节目和电影,这使得电影院的吸引力开始减弱。与此同时,外来电影的大量涌入,也为印度本地电影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印度电影开始显现出疲态。一些低成本制作的电影难以与高预算的外来电影竞争,票房表现惨淡。即使是受欢迎的本地电影,也因盗版的猖獗而面临严重的利润削减问题。盗版电影通过光盘或其他形式快速流入市场,观众可以以极低的成本甚至免费获取新片。这对电影业的收入造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票房收入的制作人和发行公司。

印度影视中的“抗中神剧”现象

在印度的电影和电视剧领域,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类型被称为“抗中神剧”。这种作品以其荒诞的剧情设计和强烈的政治色彩而闻名。《72小时,永难磨灭的英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影片声称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印度士兵贾斯瓦辛格拉瓦特单枪匹马对抗大批解放军的故事。

在影片中,贾斯瓦辛格拉瓦特被描述为孤身坚守三个阵地,整整三天三夜不断击退敌方的进攻。他在这些过程中以精准的射击和极高的战斗技巧,接连击退了解放军的多次进攻。影片的叙述中提到,他不仅以一己之力守住了防线,还成功击毙数百名敌军。

观众在观看这类电影时常会看到一些极端戏剧化的场景。例如,在面对数千敌军的围攻时,主角能够迅速穿梭于不同的阵地,精准地进行反击,甚至在子弹打光后使用临时手段继续抵抗。这种场景的设计意在激发民族自豪感,但却缺乏现实依据。

“真实改编”与民族主义的渲染

在影片上映后,贾斯瓦辛格拉瓦特的名字迅速传播开来,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他的形象几乎成了爱国主义的象征。

除了影片本身的影响力,围绕贾斯瓦辛格拉瓦特的纪念活动也开始出现。在一些地区,热心的观众甚至发起集资活动,为这位英雄建立了专门的庙宇。庙宇内设有他的塑像,供人们前来瞻仰和祭拜。塑像通常是根据电影中的造型制作,身穿军装、表情威严,手中握着一支步枪。

在这些庙宇中,每逢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当地居民会聚集在一起,为这位英雄举办祭祀活动。他们点燃蜡烛,敬献鲜花,甚至还有人在庙前朗诵电影中的台词或故事情节。同时,庙宇也开始成为一些地方性旅游景点,当地的导游会详细讲述影片中的“英雄事迹”,用这种方式吸引外来游客。

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广泛讨论。有评论指出,像《72小时,永难磨灭的英雄》这样的电影在娱乐与政治宣传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影片通过强调主角的牺牲与胜利,将民族主义情绪推向了一个高峰。观众被强烈的爱国情感所感染,容易忽略影片的事实依据。

戏剧化的“敌人形象”

除了《72小时,永难磨灭的英雄》外,印度影视界还有其他多部类似的“抗中神剧”,例如《第三次世界大战》和《萨贝达·约金德·辛格》。这些作品在塑造“敌人形象”时经常使用戏剧化甚至荒谬的手法,导致角色的表现方式与真实情况完全脱节。在这些剧集中,被称为“中国人”的角色通常身着与中国军装毫无关联的服饰,有时甚至是日式军装,或者一种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廉价制服。

这些角色的行为和语言同样让人觉得别扭。他们的举止通常充满刻板印象,带有其他亚洲文化的误植元素。例如,“中国军官”在某些场景中以日本式鞠躬表达敬意,或者模仿武士风格拔刀相向。在语言使用方面,这些角色通常被赋予奇怪的口音,有时更像是用方言化的印度语来模仿“汉语发音”,语法和语调完全没有逻辑。

这些剧集在描绘冲突场景时也充满夸张和不现实的设计。以《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例,剧中一个“中国军官”为了从印度男主角那里获取所谓的“重要情报”,采用了一些极为离谱的“酷刑”手段。这个桥段中,军官将男主绑在椅子上,用播放网络神曲的方法试图摧毁他的意志力。这一场景不仅让人匪夷所思,还因其过于荒唐而被部分观众当作笑料来谈论。在另一场景中,军官通过让男主头顶滴水进行所谓的心理折磨,但镜头切换间,这一“滴水酷刑”被表现得更像是在玩闹,完全没有威慑力。

剧中的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但其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在某些桥段,“敌人”不但缺乏真实感,还会主动向主角详细讲述自己的计划或目的。这些情节设计在逻辑上毫无道理,进一步加深了剧集的不严谨性。例如,在一个对话中,“中国军官”操着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语言,向男主角炫耀自己的战术计划,并毫无防备地透露了行动细节,导致男主成功逃脱。

在《萨贝达·约金德·辛格》中,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刻意和夸张。剧中描绘了一场与解放军的战斗,然而所谓的“中国士兵”竟然使用了类似二战日军常用的武器,并在进攻中高喊不明来源的口号。这些细节的错误严重削弱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性,也让它在外界评价中成为一个笑谈。

参考资料:[1]韦杰.20世纪印度电影歌曲的发展与传播[J].音乐传播,2012(1):86-94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