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伏行业分析:拐点已现,复苏在即(附下载)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国内供需政策共振,非欧美市场高景气

需求侧高景气延续,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国内新增装机保持较快增长,组件招标增速趋缓。新增装机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 24 年 1-9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160.88GW,同比+24.77%,其中 9 月新增装机 20.89GW, 同/环比+32.38%/26.91%。组件招标方面,根据集邦咨询统计,24 年 1-10 月国内组件招标 212.2GW,同比+6.15%,其中 10 月招标 15.1GW,同/环比-40%/+16%。国内光伏需求旺 盛,有望在去年高基数上保持增长,但考虑到招标量增速趋缓,叠加光伏市场化交易或将 增加电站收益率不确定性,我们预计 24/25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250/270GW,同比 +15%/+8%。

组件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巴西、中东表现亮眼。根据盖锡咨询,24 年 1-9 月国内组件出口 188.92GW,同比+29%,其中 9 月组件出口 17.64GW,同比+5%,环比-14%,环比下降 主要受发货节奏和台风天气影响。分区域来看,9 月出口欧洲组件 6.21GW,同/环比 -2%/-22%,主要系前期累库较高所致;新兴市场需求旺盛,9 月组件出口巴西 1.75GW, 同/环比+2%/+1%,出口中东 2.81GW,同/环比+121%/+3%,出口印度 0.99GW,同/环比 -40%/+6%。

国内:供需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改善供需错配现状

提高产能硬性指标,限制低端产能扩张。24 年 5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同月,CPIA 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也积极倡导“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 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24 年 6 月 20 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将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 建设。24 年 11 月 15 日,工信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相比 2021 版文件,对现有项目与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在投资门槛、技术指标、能耗标准等方面提高了 准入标准。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低于成本投标涉嫌违法。24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 效产能退出渠道。24 年 8 月 29 日,CPIA 组织召开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价格机制座谈会, 会议一致认为不合理低价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24 年 10 月 14 日,CPIA 举办防止 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 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 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24 年 10 月 18 日,CPIA 公布一体化企业 N 型 M10 双玻光伏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 0.68 元/W,并指出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时, 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有望提振光伏需求。24 年 10 月 9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 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细化分类、取消新增工商业全额上网、 升级改造内部与公共电网、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等。24 年 10 月 22 日至 24 日,国务院 总理李强在宁夏调研时表示,要面向更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用好 建筑物外立面特别是屋顶空间,进一步释放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潜力。24 年 10 月 30 日,国 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 需求侧的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进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推动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提升 新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等。各地区政府、央企积极响应,珠海、上海均出台细则,新建建筑 安装光伏面积比例不低于 30%-50%,三峡能源亦宣布投资 718 亿元建设新疆南疆新能源基 地项目。24 年 11 月 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强调我国 建立碳双控体系、通过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鼓励使用低碳能源,绿电 环境价值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

海外:欧美启动降息周期,非欧美市场需求旺盛

美联储降息落地,东南亚反补贴初裁税率较低,特朗普上台边际影响或有限。24 年 9 月,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我们测算或将提升光伏电站资本金 IRR 25 个基点,考虑到美 国或进入降息通道,有望持续提升光伏经济性。24 年 10 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其对东南亚 四国的光伏反补贴调查初裁,天合泰国、晶澳越南、晶科马来西亚工厂税率分别为 0.14%、 2.85%、3.47%,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美国电池产能尚未大规模投产,而非东南亚四国电 池供应有限,我们预计美国仍有机会进口东南亚四国电池,以满足终端需求。24 年 11 月 6 日,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市场担忧其可能推翻 IRA 方案。我们认为特朗普对新能源 的观点或有所变化,9 月电视辩论中曾表示自己是“太阳能的忠实支持者”,其重要支持者 马斯克亦支持新能源,同时美国 FSLR 等光伏企业主要集中于红州,截至 23 年底光伏从业 人员达 36 万,远超化石能源,因此我们认为其立即推翻 IRA 法案可能性低,即使后续将推 翻 IRA 法案,需两院通过,涉及流程较多,预计需要 1-2 年左右。从终端需求来看,24Q2 美国新增光伏装机 9.4GW,同比+67%,持续实现较高增速,我们预计 24/25 年美国新增 装机为 40/48GW,同比+23%/+20%。

欧洲:短期受传统能源价格下降、组件累库拖累,长期受益于能源转型目标。今年欧洲市 场由于传统能源价格回落,终端光伏项目装机积极性走弱,导致组件库存升高。24 年 9 月, 欧洲中央银行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为本轮货币政策周期第二次降息,叠加欧洲各国对 2030 年净零碳排目标达成集体共识,德国、波兰、西班牙均出台政策推动光伏系统建设,欧洲 市场长期需求有望保持增长,我们预计 24/25 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 75/85GW,同比 +23%/+13%。

非欧美市场:提升光伏装机目标,出台分布式补贴政策。印度计划下个财年(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前,新增光伏并网 30GW,而 4-9 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约 9GW,剩余 6 个月仍需 新增光伏装机约 21GW。24 年 2 月,印度出台 PM Surya Ghar 总理光伏家庭计划,计划 未来投入 7500 亿卢比(约 89 亿美元)用于屋顶光伏补贴,有望提振分布式装机需求。巴 西 24 年 8 月宣布国家能源转型政策,计划未来 10 年投资 2 万亿雷亚尔(约 3474 亿美元) 用于绿色经济投资。沙特、阿联酋、阿曼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光伏装机。非欧美市场高景 气,有望拉动海外光伏需求,我们预计 24/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520/600GW,同比 +27%/+15%。

盈利底部已现,静待供给优化

产业链盈利承压,供给侧持续优化

24 年以来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已击穿部分头部企业现金成本。由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 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以硅料环节为例,根据 PVinfolink 数据,24 年 11 月 7 日多晶硅致密 料价格为 40 元/kg(含税),较年初下降 38%。根据大全能源 24 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二季 度多晶硅单位现金成本为 40.16 元/kg,同期硅料价格已击破头部企业现金成本。硅片、电 池片、组件价格均跟随硅料持续下跌,产业链盈利持续承压。

产业链盈利处于底部区间,Q3 环比减亏主要系存货减值损失环比减少。24Q3 SW 光伏设 备归母净利润为-18 亿元,环比减亏 63%,主要系产业链价格低位磨底,存货减值损失环 比减少 61 亿元。分环节来看,硅料、硅片环节净利率改善明显,主要系价格企稳,企业关 停或检修高成本产能、丰水期电价下降、工业硅价格下降使得成本进一步优化;电池组件 环节净利率承压,主要系价格继续下跌;辅材环节净利率显著下跌,主要系主产业链盈利 压力传导,以及下游组件需求不景气导致库存增加。受到产业链持续亏损、前期扩产资本 开支以及主动增加借款以补充流动性等因素影响,24Q3 SW 光伏设备资产负债率环比上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好转,24Q3 SW 光伏设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97 亿元,环比提升 236%, 主要系企业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回笼资金提升现金储备。

资本开支持续下滑,宣布终止或延期新建产能。由于光伏各环节盈利承压,规划项目经济 性下降,叠加证监会表示将阶段性收紧 IPO、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划,多家公 司终止 IPO 和再融资,资本开支持续下滑。24Q3 SW 光伏设备公司合计资本开支 257 亿 元,同/环比下降 46%/25%,主要用于支付前期项目尾款,受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双反政策的 影响,多个龙头企业布局中东产能。

多个规划产能终止或延期,行业出清扩散至上市公司。二三线企业及跨界企业由于前期盈 利积累有限,填补资金缺口的途径较少,可能面临无法清偿到期债务,选择终止或延期规 划产能,部分财务情况恶化的企业面临破产重组。24 年以来,已有爱康科技、中利集团、 东旭蓝天、聆达股份等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被 ST,其中爱康科技 21-23 年累计亏损超 20 亿 元,24 年 6 月陆续关停湖州、赣州、苏州基地,8 月 12 日被摘牌退市;聆达股份亦面临电 池业务停产,设备厂商没收定金,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的严峻处境。

主材盈利承压,辅材市场格局较优,硅料、电池、玻璃有望率先出清

我们从启停成本、行业格局、成本曲线、产能投资强度、技术变革等方面分析,认为不同 环节出清的速度、有效性有差别,硅料、电池、玻璃环节或率先实现出清:1)硅料生产属 大化工流程,资本支出强度大,成本曲线陡峭,颗粒硅降本优势显著,生产线启停成本较 高,产线停产检修仍需高额维护成本,部分企业甚至缺乏基础维护手段,此类产能复产几 无可能;2)电池片环节技术持续迭代,TOPCon 已成为行业主流,但行业内仍存在较多 PERC 产能,改造难度相对较大,老旧产能减值压力较大,HJT/BC/钙钛矿等新技术有望驱 动下一轮技术变革;3)玻璃启停成本亦较高,成本控制能力差异显著,同时二线玻璃企业 并未在前期赚取足够利润,因此现金储备并不充裕。其他环节则由于同质化程度较大,产 能启停较灵活,资本支持强度较低,技术变革较小,预计供需再平衡周期较长。

硅料:产能维持高位,成本曲线陡峭,看好颗粒硅市占率提升

硅料产能维持高位,预计 24/25 年全球有效产能为 245/277 万吨。由于硅料价格持续下跌, 硅料企业现金流紧张,对于新建产能大多选择推迟或取消原有计划,对于存量高成本产能 亦选择减产或关停。根据 SMM 统计,截至 24 年 6 月,多个新建项目已推迟建设或生产, 总产能达到 126.5 万吨;多个投产项目已关停或减产,总产能为 46.5 万吨。根据各公司扩 产计划,我们测算 24/25 年全球硅料名义产能或将达到 327/396 万吨,同比+28%/+21%。考虑新建产能爬坡进度,以及企业检修与降负荷,我们预计 24/25 年硅料有效产能或将达 到 245/277 万吨,按照硅耗 2.1g/W,对应组件供给 1168/1320GW,我们认为开工率降至 53%/55%即可满足下游组件需求。

启停成本较高,停产与待建产能开工可能性较低。硅料生产流程复杂,还原炉停产检修需 要经过高温冷却、气体置换、炉体清洗等操作,而重新启动时,氯氢化、精馏提纯、尾气 处理环节需实现高温高压状态,单次启停成本达千万人民币。若停产时间较长,罐区面临 含氯气体泄漏,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停产维护期间需要进行吹扫排空、氮气保护等,进一 步提高复工成本,考虑到头部企业名义产能可满足市场需求,硅料价格或将长期磨底,我 们预计已停产项目复工可能性较低。考虑到国务院办公厅《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 案》提到,新建多晶硅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叠加硅料扩产周期较长(建设周期 12-18 个月,爬坡周期 3-6 个月),我们预计待建产能开工可能性也较低。

库存维持高位,排产持续下降。硅料生产具有连续性优势,停产将面临较高的启停成本和 维护成本,故厂商轻易不愿停产,但下游需求无法匹配,自 24Q2 起硅料已明显累库。考 虑到硅料价格已跌破头部企业现金成本,叠加库存压力增大,部分企业被迫停产检修。根 据硅业协会测算,24 年 10 月国内多晶硅产量为 13.36 万吨,环比下降 3%,由于四川地区 枯水期电价上涨,部分产能已经开始降负荷运转,预计多晶硅产量有望继续呈现下跌趋势。

成本曲线陡峭,二线企业成本较头部企业高 1 万元/吨,25H1 有望逐步出清。目前硅料环 节成本梯队明显,一线企业或凭借新技术在耗电量占据优势,或通过改良生产工艺、提升 设备效率、回收能量等方式降本提效。而二线企业可能由于产能不达标或品质不稳定,成 本较一线企业至少高 1 万元/吨。当前 N 型致密料价格约 4 万元/吨(含税),我们根据电力、 工业硅等生产要素价格测算,头部企业边际现金成本线(不含税)约为 4-4.5 万元/吨。二 线企业或面临 1-1.5 万/吨的现金亏损(2-2.5 万/吨的利润亏损)。硅料的资本支出强度大, 每万吨投资额约为 7-8 亿元。大多数二线企业并未享受 22 年的盈利高点,资金相对紧缺, 只能选择停产检修,而长期停产将进一步提高复产成本,最终导致企业彻底退出市场。根 据硅业协会统计,截至 24 年 11 月已有 15 家企业处于检修或降负荷状态,我们认为二线企 业生存压力较大,有望 25H1 逐步出清。

硅片:同质化严重,产线启停灵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