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家几个二胡朋友的‘自画像’--《胡琴学习随感》之二

正文

我老家所在的城市,虽然地方不大,拉二胡的人也不算很多,但许多二胡朋友的性格和拉琴的特点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有时甚至还有些好奇,外地的二胡爱好者是否也是如此的个性鲜明?

我和这几个琴友有不少共同点:每个人都很聪明能干,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是做出点成绩的佼佼者;大家对二胡都非常热爱和执着,也都是拉琴多年的老二胡;并且,每个人原本都不是那种自娱自乐、拉成什么样就什么样的人。

下面,我就简单‘素描’一下每一个人,也包括自己。

二胡A:

是一名职业二胡演奏员,也是当地歌舞团曾经的二胡首席。他是靠自学成才考入艺校的,然后进入市级专业乐团,在当时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从现在来看,他的二胡水平不算高,但名气非常大,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经我也十分崇拜他。

他对人嘴上谦和低调,也爱夸奖人,但骨子里还是个高调、自信、好强之人。他最看重名气、资历和地位。时不时在全国各大二胡群晒自己的资历及相关报道。他热心组织公益演出,乐于奉献。

由于他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拉琴最大的特点是放得开,胆子大,富有激情。他喜欢并更擅长拉一些快速、激昂的曲子,常常激起满堂喝彩。

他的主要问题是音准不太好,拉琴也不够细腻,且几十年一直如此。由于他做事的性格比较粗糙,再加上琴技也不够精到,所以他不太擅长演奏优美动人的歌曲。与他相识几十年,听他演奏过的二胡独奏曲也并不多,更极少听过他拉歌曲。而拉《赛马》和《战马奔腾》这种曲子,更适合他扬长避短。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他也常常公开承认自己音准不好,但他听别人拉琴的音准却‘耳聪目明’。

从专业角度来说,按照本省一位著名二胡演奏家很多年前对他的评价:“他的琴技愧对于他的职业和名气。”但他却敢在高手云集的全国各大二胡群里,经常‘晒’自己的各种头衔,也爱转发那些水平并不太高、制作也很粗糙的视频作品。

二胡B:

他的音准和音色控制都较好,也认真研修二胡一二十年,对二胡的鉴赏、评价能力也比较高。然而,二胡的实际演奏水平,在经过了十多年的研修学习后,不但没有明显长进,反而在节奏和持弓、运弓方面还更不如从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节奏不好,似乎还毫无规律。他爱唱歌,而唱歌的节奏却一点问题没有。我听他拉过《良宵》,基本上每一个乐句的节奏都是错的。

他尤其重视并仔细研究了如何持弓和运弓,买过若干本二胡专著进行过研究和学习。然而,他现在持弓运弓的姿势动作,是所有我见过的二胡朋友中最别扭、最不正确的。这是我们业余二胡爱好者过度研究别人动作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可以说,所有专家教授的书对此的描述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你过度在意和研究,却很容易‘走火入魔’。

在如何持弓和运弓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越自然、越舒服的就是越正确的”。我们拉二胡的人对各种动作肯定要在意,也应该在意,但又不可过度在意。如果总是去研究“应该先动哪里后动哪里?哪个部位主动哪个部位被动?”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在我看来,切不可过分地分解一个自然连贯的动作,你越分解越容易出问题。

多少年来,他对自己拉琴也是不满意的,甚至已经没有自信再与他认为二胡拉得更好的琴友一起玩琴了。但相反,他周围聚集了好几个中老年胡友和粉丝,他也义务为这些朋友辅导、示范。他们每周定期聚在一起交流、娱乐、切磋,已经坚持了很多年。能够这样坚持也是非常不错的。

二胡C:

拉二胡几十年,一旦说起二胡,他对二胡演奏、二胡演奏家以及二胡这个行当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自信满满,滔滔不绝。琴友交流时,他说话的声音比谁都大,甚至很难轮到你发言。但自己拉琴经过了若干年,却没有明显的长进,反而在音准上还更不如从前。毫不夸张地说,他的音准之差,是我近距离见过的所有拉二胡的人中最差的一个,是绝大多数人完全不能接受的。我怀疑,这几年他的耳朵可能也出了些问题。

与他交往多年,我从未听到过他对身边的二胡人有过夸赞和欣赏。在我们当地业余二胡这个圈子里,他算是相当高调的,更没有见过他对谁服过气。

客观地评价,他双手的条件和左右手的配合都不错。他的节奏和音色也比较好。他的快弓,若干年前在当地也算是比较好的。如果他的音准没有问题,他拉二胡的效果会好很多。

二胡D:

他不怎么喜欢拉歌曲,尤其喜欢拉二胡独奏曲,特别是那些有较高难度的二胡独奏曲。老师拉什么曲子,他就爱拉什么曲子。但相处十几年,几乎从未听到过他把任何一首独奏曲拉‘伸展’过。拉歌曲偶尔也有拉得受听的时候,但并不多。

他的主要问题是节奏不好,并尤其喜欢拉快弓。但一面对十六分音符,又条件反射地紧张慌乱而突然加速‘抢跑’,使节奏一下变得很糟糕。其次,他的音准也很不稳当。

他拉琴很自信,胆子也大。他敢于在舞台上或在众多人面前拉他根本完不成的许多独奏曲。在乐队排练间隙或二胡爱好者聚在一起玩乐器时,他爱旁若无人地专注拉那些高难度的快弓片段,并且很陶醉享受。

现在他虽然也在口头上承认自己的琴拉得不好、不如意。但他对其他人拉琴的鉴赏力和要求还是很高的,更善于一说一个准的指出别人拉琴中存在的问题,还时常为别人当老师、做示范。

这若干年来,如果他多听L老师的指导,不那么偏爱专攻那些高难度的二胡独奏曲和快弓,而是潜下心来强化基本功训练和歌曲的演奏,他的二胡演奏能力应该会比现在强得多。

二胡E:

他聪明自负,学什么手艺和技术都能很快上手。但他对自己拉了这么多年的二胡,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进步,曾十分苦恼,经常感叹。我听得很多,也特别理解他的心情。

他对自己拉琴是不满意的,对自己应该怎么拉琴和练琴又感到很迷茫和纠结。老师对他讲得不少,但他坚持照办的时候好像不多。他长时间处于怀疑、纠结和彷徨的冲突中,有时候信心十足,有时候又灰心丧气,总是反反复复。他一直在思考或指望,不拉练习曲,也不练独奏曲,只专拉歌曲,是否有好的方法或途径,可以直接把歌曲拉得好听。

他在别人面前拉琴虽远远没有二胡D那么自信、大胆,但对别人拉琴的缺点和不足,他却特别爱关注和谈论。而且他的‘口味’很高,很难赞美人或表扬人,特别是身边的人。

说实话,我曾经很羡慕他的双手条件。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左手小指也不能按弦了。如果他一直多听多相信L老师的指导,不让自已长期处于找不到方向、没认准道路的纠结和矛盾状态,他今天的琴技应该会好得多。

二胡F:

他同样十分酷爱二胡,音准特别好,节奏也很好。他拉琴专注认真,很注重拉琴的韵味。他在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悟性和见识都很高,与我的三观也极其相似。

正因为他非常聪明又特别自信,所以他拉琴表现得特别自我。具体表现为:基本上从不严格按照谱面标注的弓法和指法拉琴,随心所欲。而且特别相信和欣赏自己拉出来的‘味道’。他从不迷信专家,还很追求自己的个性。

他基本上不拉独奏曲,但却是一个《二泉映月》的‘专业户’。这十多年来,我听他发给我的《二泉映月》已有几十次。十年前我曾评价他:“你的《二泉映月》在我们当地肯定是拉得最好的。”他好像也不拉练习曲,拉曲子时也基本上不跟伴奏。

他更是强烈反对成年人练快弓,坚信岁数大了快弓肯定练不出来,即使练出来了也会很快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

一方面,他特别羡慕比他拉得更好、更‘规矩‘的人;另一方面,他又决不会按照别人的‘套路’来学习和规范自己。可想而知,虽然他内心的音乐感觉是对的甚至是好的,但拉出来的‘味道’不可能太‘正’,很有他自己专属的‘味道’,让我一定能从十个人中听出哪一首是他拉的。

真可惜了他有较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在我看来,他拉琴若稍微规范一点,拉琴是可以更好听的。

二胡G和我:

我们曾经都是用右手拉琴的,而今又都是用左手在拉琴。我们都是在琴技达到自己某个高度以后,在不知不觉中很快把左手拉‘残废’了的人。从此,我们俩的二胡之路都陷入了谷底,基本上不能用右手拉琴了。当然,问题都是出在左手的紧张上。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死心、不放弃。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手指机能条件不好,现在又拉‘残’了,但我们又都是那种“老子换左手,也要继续拉二胡!”的超级‘日本人’。

换成左手重新学习拉二胡,他比我还早两年。通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如今我们也算是初步学会用左手拉琴了,也延续了我们对二胡喜爱的初心。

我们两人对二胡的挚爱是相似的,对拉二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偏执狂’性格也是相似的。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非常自信,而我则远没有他那么自信。此外,他崇拜并长期指导他的是Z老师,而我在当地最崇拜并长期指导我的是L老师。

我猜测,我们两人的左手之所以会拉‘残废’,可能既有左手机能先天条件不好的因素,也有在自学过程中不正确或不恰当的训练方法所致。我左手指先天不够灵活是事实,但按弦时紧张导致手指粘在弦上不受控制的情况,则是后来才出现。因此,‘残废’应该是后来‘练’出来的。

过去,手指并不紧张,所以,对于节奏较慢或指序较为容易的曲子,我还是能够拉得比较动听的。然而,在‘残废’之后,即便是慢曲子也无法正常拉奏了。那种挫败、痛苦和纠结是可想而知的。我是在痛定思痛后,决定改成左手持弓从零开始重新学习拉二胡的。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很痛苦的,因左手没学会,右手又不能拉了。

最初我曾设想:用三年的时间让左手拉琴超过右手。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左手指的这一缺陷也严重影响了我的左手持弓和运弓。特别是在内外换弦、弓向的快速转换、弓毛贴弦,以及演奏中手指必须随时对弓子进行操控的细小动作等等,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我完全难以如愿,进步非常缓慢。人们更容易理解我因右撇子改为左手拉琴的难,却无法体会和想象左手指的缺陷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至今,它仍然是影响我学琴进步的主要原因!

我学习用左手拉琴已经超过十年了,但至今仍不能正常、正确地持弓。内行一看便知,我的左手运弓是不自然、不好看的。如果用左手按弦,更看得出来是紧张、不轻巧的。

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在总算学会了左手拉琴。而且,由于长时间没有用左手按弦,左手在弦上的表现反而比最糟糕的时候有所改善。现在,我坐在乐队里用右手拉琴,也勉强可以滥竽充数了。

在我们当地,还有其他一些二胡爱好者也很有特点,但由于关系没有以上几个人熟悉,因此我就不便再一一发表个人感言了。

我之所以对几位二胡朋友及自己做一番‘自画像’,本意是想通过观察、分析业余二胡人在学习二胡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既是提醒自己应该更加注意,也是善意地为其他二胡爱好者提供某种借鉴,以减少犯我们同样的问题,更不要出现像我和另外一个朋友把左手拉‘残废’这种极端情况。

业余二胡爱好者在学琴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会犯错误这是必然的。尤其在缺乏专业老师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我和上面提到的几个朋友,每个人都很聪明、能干、自信、认真和努力,而且,每个人的音乐感觉还是不差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努力,却都没有把二胡拉得如愿,这是一种教训,非常值得思考、总结和他人借鉴。

出现这样的结果,我对自己是遗憾的,对他们我也是惋惜的!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一开始学琴就有‘明师’指导和长期监督。并且,我们自身也减少一点‘聪明’和‘自信’,更老老实实的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学习,我们今天的二胡是不是都可以拉得更好呢?我相信,一定是的!

但,这都是后话,废话,甚至是屁话!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

2023年10月16日于北京

Al 阅读点评:

《胡琴学习随感》之二,作者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描绘了几位既聪明自信,又十分酷爱二胡,且又都是很想把二胡拉好的琴友,在追求音乐梦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作者对他们性格特点、学习方法、技术现状和心理状态的深刻观察。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详细点评:

观察对象与特点分析

1.二胡A:作为职业二胡演奏员,虽然拥有看似很全面的技术和良好的舞台表现效果,但音准一直不太好,极大的影响了演奏能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按职业演员来衡量,其技术事实上是很不到位的。所以,他扬长避短,只爱拉快速的某些独奏曲,不爱拉歌曲。技术不到位可能与小时候靠自学和自身性格都有关。但他经常组织和带领大家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乐于奉献精神,值得肯定和点赞。

2.二胡B:他的音准和音色控制都较好,但节奏不佳。他做事认真,对二胡艺术也很有研究和见解。但可能由于过度研究、学习二胡专著,反而被引入歧途,让自己的技术动作更加的变形。

3.二胡C:他极度自信和高调,对涉及二胡方面的许多人物、信息好像知道得不少。但二胡技术却一直徘徊不前甚至在倒退,与他在现实中的高调表现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仿佛也印证了不少业余二胡爱好者常见的‘眼高手低’、‘嘴巧手笨’的现象。

4. 二胡D:他尤其喜欢演奏独奏曲。但因在技术上存在许多障碍,尤其是节奏不稳,特别在面对十六分音符的时候。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会拉的作品很多,可听的作品很少。最终,也没有实现把二胡拉得更好的心愿。

5.二胡E:是一个聪明且自负的人,学习许多技术、技能都能很快上手,但对二胡却总不能得心应手,很受挫败。他很希望在二胡上取得进步,却又对如何练琴长时间充满着困惑和纠结。琴技也长期在原水平徘徊。尽管他也没有自信在众人面前独奏,但听别人拉琴的口味却很高。爱私下点评琴友的水平,更少有对周围琴友给予赞赏。后来左手小指也出现了障碍,更让他信心受挫。他琴技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也许因为太有主见,未能按L老师的多次指导坚持训练有关。

6.二胡F:他的音准和节奏控制都较好,也特别注重二胡的情感表达和韵味。但因为特别自信自我,无论体现在二胡演奏上,还是对作品的审美上,都更遵从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但在专业老师看来就显得不够规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定很正。

7.二胡G和我:曾经都是右手拉琴,但因为学习、训练不当,或者还有手指先天机能等原因,后来都出现了左手按弦严重紧张,最终导致不能拉琴了,是迫不得已改用左手拉琴的。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在二胡爱好者中并不常见,却在作者的家乡却出现了两个。改用左手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其过程是充满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的。但通过多年的努力,最终他们克服了困难,延续了对二胡的挚爱。

综合点评

《胡琴学习随感》之二,作者以自己和几个二胡琴友的故事为载体,向广大二胡爱好者传递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深刻的反思。以下是对文章的解读和点评:

文章主旨与反思

文章以几位二胡爱好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旨在通过这些‘反面教材’,警示和引导其他二胡学习者避免陷入相同的困境。文章通过生动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过度研究技巧动作、忽视基础练习、自我认知与实际能力相悖、过分自信与自我陶醉等,这些都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教训与启示

1. 基础与技术:加强基本功训练才是技术全面提升的关键。

2. 心态与性格:对自己要谦逊,对他人要宽容,对老师要相信,防止过度自我。

3. 方法与策略:谨防过度研究技术细节而‘走火入魔’。

4. 目标与坚持:认准目标,找对方法,持之以恒。

结论

作者通过这些‘反面教材’,不仅表达了对音乐和二胡的深沉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达到目标的遗憾与惋惜。文章在传递教训,以此提醒其他的二胡爱好者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的同时,也饱含对二胡艺术的敬畏,以及不懈追求学习精神的推崇。更希望借由这些故事,让其他人引以为鉴,更加理智和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二胡学习之路,从而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