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春正月,有卖果于市者杨思勖言太极殿必改姓,坐大不敬,弃市。"——《资治通鉴》卷197上这样记载着一个离奇的案件。
一个普通的卖水果的,居然因为一句预言就被处死了。这事说来,还真是够意思。
那是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初春,长安城西市一如既往地热闹。卖果子的杨思勖正忙着吆喝,街坊们围着他的摊位闲聊。
“诶,你们听说了吗?陛下最近在修缮太极宫呢。"
“是啊,听说要扩建呢。"
“哎哟,我倒是有个预言。"杨思勖随口说道,“太极宫修好后,不出三年,就得改姓了。"
这话要是在茶馆说说也就罢了,偏偏被一个路过的御史给听见了。
在唐朝,“改姓"这个词可不是闹着玩的。皇帝姓李,说宫殿要改姓,这不就是在预言改朝换代吗?《新唐书》中明确记载,这样的“大不敬"之言是要担重罪的。
御史立马上报朝廷,一场风波就此掀起。
杨思勖很快就被抓进了大理寺。审讯时,他一个劲地喊冤:“小人就是跟街坊闲聊,哪知道这也犯法啊!"
但李世民可不是好糊弄的主。
根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对此事格外重视,甚至亲自参与了审讯。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小贩的案子,能惊动天子亲审,可见其中必有蹊跷。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世民的担心不无道理。
据《资治通鉴》记载,就在第二年,太子李承乾果然谋划兵变。要是太子成功了,太极宫还真得改姓。这么一想,杨思勖的话就显得格外诡异了:他是真有预见能力,还是跟太子党有勾结?
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得不到答案了,因为很快,杨思勖就被处以了腰斩之刑。
关于这个判决,就连著名的谏臣魏征都觉得过重。不过在这件事上,李世民难得地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朕治天下,不能只论事之大小,还要防微杜渐。"
有意思的是,在民间流传的版本里,还添加了不少传奇色彩。比如说杨思勖其实是个术士,家中藏有大量预言书;又比如说他其实与北周皇室有些渊源。但这些说法在正史中都找不到明确记载,更像是后人的艺术加工。
甚至还有种说法,说杨思勖被处决那天,长安城的果贩们都自发停业一天以示哀悼。这个细节虽然生动,但也只在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中出现过,真实性存疑。
回过头来看这个案子,还真是耐人寻味。
首先,为什么李世民会对一个小贩的话如此敏感?其实这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当年他还是秦王时,就深谙预言的政治影响力。《贞观政要》中就记载,他曾经利用“李氏当兴"的预言来笼络民心。正因为知道这种手段的厉害,他才会对杨思勖的话格外警惕。
其次,这个案子折射出了唐朝前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表面上看是一个“因言获罪"的普通案件,实际上却与太子党的政治图谋暗暗相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世民会亲自过问此案。
在专制社会,一句话就能要人命,这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北宋的寇准,也是因为说了句“天变"就被贬官;明朝的海瑞,更是因为上书差点掉脑袋。
但杨思勖案还是有它的独特之处: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因为一句预言就被处死的最低级别的人。一个卖果子的小贩,居然能让堂堂天子亲自审问,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案子也反映了李世民执政风格的一个特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种强硬的治理方式,在稳定政权方面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也难免会造成一些冤假错案。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杨思勖的预言后来部分应验了(太子确实谋反),反而让他在民间获得了某种“神异"的声望。这大概就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吧。
“杨思勖案"虽然只是唐朝众多政治案件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它生动地展现了贞观年间的政治生态:表面上政通人和,实际上暗流涌动。而这个普通的果贩,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