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中国火箭军宣布成立。
事实上火箭军并非是一个凭空出现的军种。
它的前身是中国的“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
导弹部队
二炮在成立之初就是中国极为重要的导弹部队,主要定位就是使用导弹对敌人进行威慑或打击,在性质上和今天的中国火箭军一模一样。
可以说在2015年火箭军成立的时候,二炮变成火箭军几乎就只是改了一个名字。
二炮成立的时间是1966年。
随着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面临着部队掌握导弹的问题。
这时候分歧就来了,因为导弹部队这玩意可以是成立一支专门掌握导弹的部队,也可以是将导弹部队打散,让海陆空三军有自己的导弹部队。
在目前的中美俄三国中,美国是后者,它没有专门的导弹部队;中国和俄罗斯则属于前者,有专门的导弹部队。
美国以民兵系列陆基弹道导弹为首的“陆地核力量”,掌握者是美国陆军;以三叉戟为首的海基弹道导弹,掌握者自然是海军;同时美国空军手里也有大量战术核弹头、热核弹头等等。
俄罗斯的“火箭军”名叫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这支部队成立于1959年,直接隶属于苏共中央。
后来苏联解体,这支部队被俄罗斯继承,现在依旧是直接隶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部队。
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采取的是直属导弹部队和海陆空三军自己也有导弹的“双轨制”。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掌握的主要是带核武器的战略导弹,而俄罗斯海陆空三军也都有自己的导弹,且也都有装备战术核弹头的导弹。
至于中国,也是和俄罗斯一样的“双轨制”,但中国火箭军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较高。
因为中国不仅导弹规模更大,且还有大量的中程弹道导弹。
中程弹道导弹的存在使得中国在1500~4500公里这个范围内也有打击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不具备的。
至于中国和俄罗斯成立专门导弹部队的目的,在于“导弹部队忠诚度要高”。
有专门的导弹部队,尤其是将战略导弹掌握在专门导弹部队手上,有助于国家对相关军事力量进行管理和限制。
如果规模巨大的陆军也直接掌握者战略核导弹,一旦国家出现“藩镇割据”的问题,那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
因此中国在成立火箭军的时候,就一再强调火箭军政治上要可靠。同时为了保密问题,火箭军也取了一个“第二炮兵部队”的名字,以做掩护。
二炮为什么改名?
不过对于火箭军从“二炮”改名火箭军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二炮”这个名字更加霸气,不明白为什么要改。
二炮之所以改名火箭军,是为了进行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改造。
二炮最大的问题是级别不够,虽然是专门成立的导弹部队,但它并不能算一支专门的军种,而是一支由中央军委领导的“特殊部队”。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二炮在指挥上比较僵化。
部队自己的级别不够,那自己在行动的时候就需要向上报告,尤其是掌握核力量的“战略部队”。
当然,如果二炮只有核洲际导弹,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毕竟核洲际导弹用的可能性不大,且需要国家对其掌控力足够,那么火箭军的任何命令都需要向上汇报就成了一件好事。
但二炮也掌握着东风-15这类战术导弹,后来21世纪中国又服役了东风-17、长剑-10等战术导弹。
这些导弹在常规战争中也具备着极高的使用频率,一点战火点燃就需要立马投入战斗。
这时候二炮的动作需要向上汇报就相当致命了,可能那一瞬间的战机就白白浪费了。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战争的需求,保证中国导弹部队在指挥上的快速性、专业性,二炮就需要有足够高的级别。
于是中国第四大军种——火箭军诞生了。
这支部队现在在级别上直接和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平级,也有自己的指挥部门,在战时的指挥也快速了很多。
中国军事改革
其实这种部队改革不单单体现在火箭军身上,海陆空三军也都在2016年的军改中,在指挥关系上进行了改革。
2016年之前,中国海陆空三军的指挥较为分散,到战时就是各打个的。
那个时候中国更注重军种的指挥,且陆军处于核心地位,海军和空军都是为陆军打配合的军种。
但现在中国更注重“区域性”的指挥。
中国的战区制度很好地将四大军种纳入了一套指挥系统下,到战时是以战区为一个单位调配各大军种作战。
这一点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北部战区辖区下的胶东半岛。
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渤海出海口上的两个半岛,像是渤海外面的“上下两排牙齿”。
在地理位置上,胶东半岛在陆地上是和整个北边战区主体分离开的,如果仅仅是从地理上安排,那胶东半岛应该隶属于东部战区。
但作为渤海上下两个出海口的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如果一个隶属于北边战区,一个隶属于东部战区,那在战争时就将面临两个战区在渤海作战的指挥问题。
直接将整个渤海周围的区域都划归给北部战区,就能解决这种指挥问题。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中国现在非常注重区域上的指挥,全国军事力量以各大战区作为统一指挥单位,下辖海陆空以及火箭军四大军种。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