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随笔||为母亲而写

为母亲而写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二)

吴冬||北京

为谁写作?

翻开书的扉页,常常看到作者写有这样的字句:本书献给我的妻子,或丈夫,或母亲,或父亲,或兄弟姐妹;也有是献给朋友的。

为谁而写,我以为,没有高低,难分伯仲,也没有标准的答案。

让我们进入《我与地坛》中,看一段对话及叙述:

史铁生:你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朋友:为我母亲。为了他骄傲。

朋友: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

史铁生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是愿望过于天真了。

朋友:我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的母亲。

史铁生:在心里想,朋友比我坦率。(作者用这种表达方式,肯定了朋友“为母亲写作”这事,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愿表露出来而已)。

如果说,朋友间的聊天对话,还不足以说明什么,那么,当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表现得特别出色,而荣获了荣誉,此时此刻,获奖人的感言往往是肺腑之言,来自心底的真实表达。在众多致谢对象中,获奖者常常提到自己的母亲。史铁生这样写到: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以为,这是言辞最少、最有泪点效果、最特别的获奖感言。

为谁写作,史铁生在众多的选项中,选择了“为母亲而写”,这是他与母亲情感决定的,因为深爱自己的母亲,他动情地写到:母亲匆匆离我而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

母亲与史铁生的故事,集中在《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全文分七个部分,看似不相关,但都以地坛为背景,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却有故事的主线,有点类似戏剧折子。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人文情感,通过写母亲,诠释了爱的教育,这是最大的亮点,能与第一部分一并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正源于此。

我们来看一下,儿子与母亲感情是如何演变与升华的。

最初,儿子对母亲曾经的态度,史铁生是这样写的: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又如: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作者曾给母亲在地坛玩“失踪”,有意让母亲着急上火,当时是出于孩子般“好玩”,做“恶作剧”,或是出于大男孩某种心理,对母亲搞的“惩罚”。时隔多年,大男孩明白了,对于那些曾经的事,只有痛悔,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这是作者关于母亲的忏悔式回忆,并对自己当年的行为而懊恼与责备。

身体残疾后,史铁生在困境中以为是这个世界最不幸的人,他对母亲,对所有人发脾气,作者自述:脾气坏到了极点!

再看一下,母亲对儿子是怎样的?儿子要出门,母亲对史铁生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的。”这是作者记录的母亲时,只此一处的言语表白,其他地方则是作者以母亲心理活动方式来呈现。短短的十八个字,是母亲的无奈、担心、忧愁!那时史铁生的一些语言、活动,表达出来了一种苗头,就是对生活的绝望,有时会有不想活在世上的念头,对此,母亲是做过最坏打算的。

可面对上述一切,母亲能对儿子说什么呢?有那么那一天,设若最坏的结果真的发生了,母亲觉得只好自己承担了,所以母亲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你为我想想”。因为,母亲想让深陷困境的儿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儿子年纪轻轻患病截瘫,他已经是不幸的孩子了,不能再把母亲的忧愁、苦闷加之于儿子。母亲的这样的情感,作者是这样表现出来的: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回忆母亲在地坛寻找儿子时,作者这样写到: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

读到这些文字,我几乎不能自已,泪水瞬间涌满了眼眶,我努力控制情绪,平稳呼吸,头脑中只有两个字:母亲!这样的母亲承受着多么深的苦难?她柔弱的身躯,要经受多么残酷的命运折磨?如此的生活,对她来说,哪里才是尽头?

这样的母亲,是何其的伟大!

多年以后,史铁生对天堂中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个园子中找我了。这是在第二部分的一个自然段,作者连续用了排比、递进的写法,分别对应的三个场景是:雾罩的早晨,乌鸦归巢的傍晚,黑暗的月光下,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儿子思念母亲的感人画面,把故事推到了高潮。

因为儿子与母亲这样一种情感的历程,“想出名”,让母亲骄傲,为母亲写作,到了史铁生这里,是自然的,真实的。好的作品,有生命力的作品一定不能少了“真”字。“真”字里有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史铁生写给自己的母亲,也是为天下的母亲而写。在《我与地坛》中,隐约间,我也看到了我的母亲!

2024年11月19日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吴春复,笔名:吴冬,湖北黄陂人,现定居北京。曾供职于中央企业,董事会秘书。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文学爱好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