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织金县成方同志相关资料整理而成,还原了1950年肃匪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贵州织金县土匪武装叛乱记略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了20多年艰苦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大敌人及代表——蒋介石国民党的黑暗独裁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神识的进军华南,西南和西北解放了,广州,重庆和乌鲁木齐等大片国土。蒋介石等窃国大盗,在大陆上有无立身之地了。
他们在逃到台湾孤岛上去藏身前夕,却在大陆上留下了一些反动残余,以图“反攻大陆”。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了,这时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地主恶霸,土匪特务,惊恐万状,他们为了煽动人民对共产党的不信任,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织金,以梁化臣等为首的国民党党棍四处活动,到处造谣污蔑,颠倒是非,损坏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崇高威信。比如他说:“共产党来了以后要杀人放火,还要共产、共妻”,妄图以此来煽动一部分落后群众与共产党为敌,并迫令城关群众疏散到农村去,以便进行“坚壁清野”,扼杀革命。虽然,织金县的地下党及时的组织力量密密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辟谣排谤,安定人心,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但还是有部分乡绅富户跑到农村去躲避。
12月中下旬,清镇、黔西、大定、毕节等县相继解放了,当时织金县的最后一任伪县长王佐见国民党已经彻底垮台,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大势已去,他知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进步势力的呼吁下,迫于形式,经跟伪参议长李名山商量后,派朱云樵作代表,偕曾少臣到黔西沙窝去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代表魏志刚同志进行谈判,争取织金县的和平解放。因而我解放大军不费一枪一弹、未流一滴血,就于12月28号解放了被国民反动派统治压迫了20多年的偏僻的山城织金,拯救了38万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的劳苦人民。
1950年元月9日,织金县城关群众1万多人载歌载舞的齐聚在大府操场,庆祝自己的解放和翻身,宣告了织金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在大会上,中共织金县委书记兼县长李庆宸同志与公安局长魏志刚同志都讲了话,知名人士战谌石僧先生以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的身份也讲了话。那天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革命歌曲声震长空,真是长夜过去,黎明到来。久雨初晴,风和日丽,工农雀跃,万众欢腾。
织金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后,李庆宸与魏志刚两个同志于元月10日又主持召开了织金县的敌伪人员会议,宣布了党对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号召尚分散在各区的敌伪军政人员迅速放下屠刀,自动缴械投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与30多万人民一起共同建设新织金。人民政府继于元月14日将织金县划分成6个区,建立了区的人民政府组织,各区乡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又培训了一批干部和社会力量,分赴到各区开展征粮工作,宣布25减阻。
由于各区残匪尚未向人民政府彻底缴械投降,人民不能安居,冬季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故中共织金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2月2日成立了织金县剿匪指挥部,李庆宸同志兼任了指挥长,并任命彭允恭、周利民两人为副指挥长。1950年2月10日,为了大力支持供给任务的完成,成立了县的支前委员会,根据毕节地区行署的指示,县人民政府任命为县长王佐、伪参议长李名山两人为这个委员会的正副主任。
1950年3月,各区正积极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宣传二五减租和征粮工作,谁知各地的地主,恶霸,土匪,特务却暗地勾结,密谋策划叛乱,意欲恢复他们已失去的“政权”。
李成龙,丁守谦,李成英,李雄武等,甚至到各处招募匪徒,造谣生事,煽动一部分落后群众跟人民政府作对。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人民政府正欲采取对策,防止风云突变,蓄意蠢蠢欲动的土匪竟于3月25日暗地开始发动了武装叛乱。
3月29日,他们在匪“反共自救军八兵团”司令罗湘培的怂恿和支持下,跟贵州其他地区的土匪一样,明目张胆的公开叛变。攻打我2~6区人民政府,伤害了2区区长李忠孝,3区政委王学增,四区区长梁尊敬,5区区长赵天耀,6区政委潘真和,以及县派到2区兴隆乡去工作的工作队长蒋帆等党的优秀干部。到桂果去工作的张百川同志和到2区去参加征粮工作的黄家林同志等人也同时遇害,至此,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狰狞面目暴露无遗。
土匪开始叛变后,县委和县政府于3月31日在县人民政府会议厅召开了全县干部紧急会议,在会上,公安局长魏志刚同志分析了当前情况,并传达了上级党委指示。指令大家整束行装,准备作战略转移,向黔西撤退。主要是为了集中兵力歼灭叛匪,经过了一整天的紧张准备,中共织金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大队于4月2日清晨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转移。事前,织金城关群众推选邓月松先生为代表,去请示魏志刚局长:“人民政府撤退了以后,接下来怎么办?”
魏志刚局长指示说:“成立治安委员会,负责维持城内秩序,党和政府是会很快回来的。”
因而人民政府撤离织金县以后,县治安委员会也就马上成立了。邓月松任了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土匪进城以后,胡捷西就取代了邓月松的主任职务,把治安委员会变成了叛匪搜刮人民的工具。在人民政府撤离织金的当天上午,有部分不明真相的落后群众因对党和解放军暂时的战略转移以及人民政府很快就要回来这一点缺乏信心,所以在坏人的支持和鼓动下,他们打开了县府大仓,抢走了上千石大米。曾少臣闻讯后立即赶来制止,对那部分落后群众晓以大义说,不管哪个政府执政都要吃饭,如果把粮食抢光了,怎么来供应呢?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全部由老百姓承担?说这话的时候,他手中还拿着一个手榴弹说,如果谁不听话又要抢粮食,那我就和他同归于尽。就这样,才制止了落后群众抢粮食的违法行为。
人民政府往黔西撤退时,跟随撤离织金的伪保六团蔡国祥部,在过了洪家渡后于4月3日清晨,竟在黔西属的沙窝和上北海一带,明目张胆的进行了叛变,向人民开刀。枪杀了党派到该部去做政治工作的解放军141团的王政委与通讯员以及连排级干部二十多人。
在匪保六团与洪家渡、沙窝、上北海等地叛变的同时,叛匪李成龙进而盘踞城关,自称“纵队司令”,兼任“织金县长”。并令其内兄夏镜波为参谋长。接着李成英,李成俊(即李雄武)率匪众也相继进城,李名山也从贵阳偷偷地逃回,积极组织叛变。
李明山逃回织金县以后,立即成立了反共游击总指挥部,自称八县游击总指挥。任命其亲信田振武为参谋长,李俊西为秘书长。下设政治,军事,人事,后勤参谋和秘书各若干人。织金县陷入了近一个月的无政府状态,匪徒们不管白天黑夜,大肆抢劫财物、蹂躏人民,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百姓生灵涂炭。
王佐继李名山之后,自黔西逃跑回来后,在城关地区一小撮土豪劣绅的怂恿和支持下,于同月某日自称“县长”,进行反革命复辟,当时他的人事安排是这样的:
袁述祥任主任秘书,刘振固任民政科长,王史钧(其侄儿)任财政科长,陈良修任教育科长(未答应)。
王佐复辟的这一仓促行动,因事前没有跟李成龙商量,没有得到李成龙的赞同和支持,所以是一个“光杆司令”,相反还引起了李成龙匪不得极端不满。另外在王佐宣布复辟的当天晚上,桂果的谌贻匪部认为,城内没有驻军,也无防御准备,意欲来城进行一次抢劫,大发横财。谁知刚来到东山背后的“滨兴洞”,就被当时还未叛变的、路过织金的保八团车桂春部打退回去。
第2天下午1:00许,李成龙匪部的陈友山、皮河青等人到西门邓厚麟家房子头去,借向王佐祝贺和请王佐到李成龙的“纵队司令部”开会为名,乘其不备,枪杀了王佐及其姘头蔡二妹(伪县府收发员的老婆),又打伤了正向王佐祝贺而企图翻墙逃跑的陈兆琛。狗抢骨头,反动派内部发生了火并,这是王佐曾谩骂过的原教育科长李成龙早已伏下的杀机,也是李成龙的一次报复行动。
4月28号中国人民解放军135团包围了郎岱属的窗子洞,经过几天的英勇奋战,于5月2号攻破了窗子洞天堑,活捉了郎岱县伪国大代表、匪首安克庚一家与匪保一团李成举部、二营营长安定等人。 毙伤匪官兵148人,5月6号至7号,我军又乘胜挺进到织金黑土,包围了匪“八县反共游击总指挥”大恶霸李名山的老巢——四方洞。
各股叛匪闻讯后,于5月10号在县城集中,并有李成龙,李芝才,李少恒,陈友山,汪家雄,刘成才,皮和青,杨孝郁等大小匪首率领共三四千人,准备在12号那天开往珠藏、黑土、熊家场等地去解李名山的“四方洞之危”。
行前,他们大肆抢劫财物,强迫群众炒玉米花,打炒面做干粮,抢过路群众的斗笠、雨,弄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开到珠藏、黑土后,哪知这帮匪徒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在解放军135团强大的火力之下,一击即溃,狼狈逃命。135团终于在5月18日攻破了四方洞,活捉了发动叛乱的罪魁祸首李名山及其家属十余人,匪兵20余人全部缴械投降。5月19日,解放军135团又乘胜追击,于黄昏时包围了溃退入城、企图洗劫城关地区的顽匪。
刚刚入夜,匪众还没有吃夜饭,东、南、西城外解放军的围歼战就打响了。匪众认为是哪部匪徒不按商量计划约定的时间率先进行抢劫,因而互相谩骂:“老子还没有吃饭,他们倒先动起手来了,真是岂有此理,混蛋至极!”
后来听到枪声不同道,才知道是追击他们的人民解放军,所以就如惊弓之鸟一般,一窝蜂斗向北门城外逃窜。这次战斗,我军活捉了匪独立营副营长陈明章以及部匪百余人。等到城内气氛完全恢复平静以后,群众才知道是解放军回转织金县了。那晚,因解放军的枪是朝天放的,所以没有伤亡一个老百姓,相反,在叛匪逃窜的北门外途中,还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的土匪的尸体。解放军回来后,立即在城内各街沿途修筑了许多碉堡,以防万一。
6月4号,中共织金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县大队相继回来,重新建立人民政权,又在各地成立了新的区政府,建立农民协会和村的人民政权,成立了青年、妇女组织和儿童团,并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退压押,清匪,反霸斗争,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
7月1日,县人民政府在大府操场召开了万人公审大会,枪决了十恶不赦的匪“八县反共游击总指挥”李名山及其匪参谋长田振武,因此人心大快,万众讴歌。街头巷尾、男女老少都在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拯国危难,解民倒悬,镇压匪霸、为民除害的丰功伟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