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公司都长什么样?

ZJU-MBA

近日,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23级周末1班承办的“师友经纶”讲座在管理学院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特邀 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的陈晓萍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公司长什么样?”的精彩演讲。陈晓萍教授带领同学们探索了西雅图那些竞争力强大、堪称“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企业,深度剖析了它们的独特经营策略和显著特征,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交织的思想盛宴。

讲座回顾

陈晓萍教授的分享聚焦于两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Costco与Starbucks,从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及独特优势等个关键维度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拓展性讲解。她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同学们揭示了这两家企业在商业世界中驰骋成功的奥秘。

PART 1

Costco | 世界上最便宜、最快乐的公司

“它为会员持续不断的提供价廉物美的货品和服务”

陈教授介绍道,Costco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零售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在中国,Costco的首家门店开设于台湾地区,而大陆首家门店则落户上海。Costco的利润主要源自会员费,其经营模式独树一帜,尤其在精准把握美国消费者心理方面表现出色。

Costco在商品陈列上极尽创新之能事,新产品层出不穷。例如,他们会不定期推出腊肉、老干妈等特色商品,且两条腊肉仅售10元。这种出其不意的商品更新策略,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一种类似寻宝的独特体验。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时常能收获意外之喜,这种惊喜直接转化为强烈的消费满足感,进而让众美国消费者成为了Costco的忠实粉丝。

除了上述内容,陈教授还总结了Costco具备的项令人瞩目的优势亮点:

其一,在商品性价比方面表现卓越,价格亲民且品质上乘,业务范畴广泛元,涵盖眼镜、助听器、加油站等领域。以加油站为例,其油价相较于市场均价低 1 元,极具价格竞争力。

其二,员工队伍素质精良,全体 34 万员工皆属优秀人才,员工续签率高达 92%,这充分彰显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可与归属感。

其三,业务版图已成功拓展至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中国、英国等等,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与市场渗透力。

其四,秉持低成本运营理念,坚决不投放广告,却凭借着最为前沿且独具匠心的运营策略,有效控制成本,这也是其产品售价低廉的关键要素之一。

其五,在包装设计上勇于创新,始终致力于推出新颖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

其六,秉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精心呵护客户,全力优待员工,并且尊重供应商,构建起了和谐稳定且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链。

其七,严格把控利润空间,将利润率限定在不超过 14% 的较低水平,彰显出企业不以追求高额利润为首要目标,而是更注重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与优质服务的价值取向。

其八,孕育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并能够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中自然融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文化基石。

在陈教授完成介绍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就Costco的停车设施、配送服务,以及同样从事零售业务的胖东来为何未能实现跨区域扩张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陈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行业洞察,逐一给出了详尽且专业的解答,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大家对相关商业现象和运营模式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与理解。

PART 2

Starbucks | 善待员工,让员工快乐

“它将善待员工视为企业的重要使命”

陈教授向我们娓娓道来Starbucks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秘诀。Starbucks的标志历经四次变革,才最终呈现出如今为大众所熟知的模样。而其秉持的 “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 的经营理念,将善待员工、让员工快乐的宗旨置于重要地位,这无疑为企业的稳健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其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回溯到 1971 年,一个小小的咖啡摊在西雅图的街道上崭露头角,Starbucks的创始人 Howard 开始留意到这家咖啡摊的独特之处。到了 1983 年,Howard 前往意大利,亲身感受到意大利人对咖啡那炽热的品鉴热情,内心萌生出将意大利咖啡文化带回美国的强烈想法。回国后,Howard 毅然整合了这个咖啡摊,并在美国本土大力拓展其规模。1996 年,Starbucks踏上国际化征程,开启全球布局的宏伟篇章,1999 年顺利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尽管遭遇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亚特兰大种族事件以及工会危机等重重挑战,但Starbucks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经营策略,依然在各国市场保持着业绩的快速增长态势。

陈教授指出,这其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深深烙印着Starbucks独特的文化与经营策略的印记:

其一,Starbucks始终坚守其核心文化价值 —— 致力于激发并精心呵护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每一杯精心烹制的咖啡、每一次与客户的贴心互动、每一个社区的深度融入来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它巧妙地将人文关怀与绩效驱动有机融合,在注重员工和客户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不忘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其二,Starbucks的经营之道独具匠心,其大力推行体验式营销。它不仅仅是在售卖咖啡饮品,更是精心营造出一种全方位的消费体验。店内弥漫着悠扬的音乐,搭配丰富样的食品选择,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免费提供的 WIFI 服务以及便捷实用的移动 APP,这一切都让消费者在Starbucks能够享受到一种超越咖啡本身的愉悦体验,从而增强了客户的粘性与忠诚度。

其三,在文化与品牌营销方面,Starbucks始终致力于塑造 “有良心的公司” 形象。它将善待员工视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并且积极关心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生产者、用户还是周边环境,都被纳入其关注范畴。例如,积极雇佣军人及家属,大力鼓励员工参与捐赠等公益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助推社会进步,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

通过 Costco 与Starbucks的生动案例,陈教授深入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对于全球化公司成长关键要素的深刻见解。这些要素主要涵盖以下四个重要方面:

首先,全球化公司需秉持朴素的价值观,始终以客户和员工作为核心导向。如同Starbucks亦遵循 “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 的理念,深刻认识到员工的积极性与幸福感对于企业整体运营的深远影响,以及客户的认可与忠诚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这种以客户和员工为导向的价值观,能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广泛的信任与支持。

其次,拥有清晰明确的使命和愿景对于全球化公司而言不可或缺。其使命应当聚焦于赋能他人以达成目标,为企业自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与意义。Costco 或许以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与优质服务为使命,助力全球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为供应商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从而推动整个商业生态的良性发展。清晰的使命与愿景能够为全球化公司在复杂变的国际市场中指明前行的方向,凝聚各方力量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再者,全球化公司必须坚定地维护自身核心文化理念,同时在拓展全球业务时,能够有原则、有底线地做到入乡随俗。Costco 同样在坚守其低成本运营、注重会员体验等核心文化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等差异,确保企业既能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竞争优势,又能与当地市场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位具备全球化视野和长远眼光的企业领袖是全球化公司成长的关键引领者,其应具备变革型领导力。这样的领袖能够洞察全球市场的趋势与机遇,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与模式的束缚,带领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创新、应对挑战。无论是 Costco 还是Starbucks,其发展历程中都离不开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人物,他们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规划企业的全球布局,以变革创新的领导风格推动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持续成长壮大,引领企业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绽放光彩,书写辉煌篇章。

PART 3

精彩的师生互动

Q

在Starbucks面临本地新兴品牌挑战的情境下,其应如何应对,此外,为何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做到在全球范围内畅行无阻?您认为在中国是否存在此类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的企业呢?

A:我认为,关键仍在于秉持朴素的价值观,充分考量员工与顾客的需求及利益。在我看来,联想可被视作这类企业中的一员。

Q

基于陈教授个人经历,从心理学领域转向商学领域,这一转变过程是怎样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A:尽管我本科攻读的是心理学专业,但我个人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浓厚兴趣。博士阶段继续深造心理学,期间专注于学术研究,保持着纯粹的学术追求。之后前往商学院参与交流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其实二者本质上属于同一范畴。因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而商学同样是围绕人展开,涉及消费者心理、员工管理等方面内容,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Q

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运营时,应当如何应对本土企业所发起的挑战呢?

A:实际上,跨国企业的高管团队在其 “出海” 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特定市场角色的选择上,高管究竟是任用当地人才还是采用中国外派人员,对于市场拓展成效有着显著影响。通常而言,当地人员对本地市场的特点、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等方面必然更为敏锐,所以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应注重全球化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人才的优势。

Q

就Starbucks业务出售一事而言,其作出这一决策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A:除了金钱方面的因素外,肯定还涉及其他诸因素。这或许与整体大环境存在关联,当然,确切缘由还需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形深入探究,诸如其市场战略布局调整、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需求,以及在行业竞争格局下的应变策略等方面综合考量,才能明晰背后的真正动机。

Q

大公司在运营期间,部分公司的 CEO 更换较为频繁,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公司却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中国企业界,却呈现出一种基本 “一个领导一个时代” 的现象。那么,为何会产生这种显著的差异呢?

A:这主要与文化因素紧密相连。美国文化强调坚持原则与个体自主性,在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约 90% 的情况会依据既定规则进行处理,仅留 10% 的特殊情形予以灵活对待。而中国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与特质,决定了难以完全按照这种模式运作,由此便导致了在企业领导更迭与企业发展模式上的明显差异。

Q

Starbucks的领导人往往经历丰富,这使得员工跟随其工作时会感到格外踏实。那么在中国的企业环境下,当审视一家公司时,是否应首先基于创始人的个人经历来判定是否值得追随,进而再考量由其经历所衍生出的公司文化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呢?

A6:其实,创始人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共同理念极为关键。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若能与创始人在理念上达成高度契合,并且始终保持这种一致性,持续共事下去,或许才是较为理想的合作模式,也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随着同学们提问的热情不断高涨,本次讲座也渐入尾声。在结束前,陈教授不仅为同学们推荐了诸值得阅读的书籍,如《凝视未来》、《跨文化管理》等,还寄语大家: “新的市场,新的挑战,希望在未来,在你们的创新挑战下,中国能涌现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企业。”

最后,韦薇老师与23级周末1班班长幸军代表同学们向陈教授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伴手礼,以表达对她热情而精彩分享的感激之情。

PART 4

同学有感

陈老师的分享很棒,Costco和Starbucks的企业文化与全球化战略案例给人带来诸启发。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要走向世界,企业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像灯塔一样,指引企业在不同市场中前行。同时,高效的运营策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如Costco在运营上的精打细算和注重效率,都是值得借鉴的。 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让文化在不同市场自然生长。这需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平衡标准化与本地化,确保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品牌一致性的同时,又能贴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24级 周末1班 沈思涵

企业经营,一是要向内求,从初始就确定好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建立良性的企业生态,打造企业立身之根本。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地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坚持传承好企业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充分研判,融入他国文化语境,提供目标市场喜闻乐见的产品与服务。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刚性的坚持,更要有柔性的人文关怀。当下许企业都在逐步转型为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股权激励等福利待遇提升的方式将员工个人与企业进行更深度的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目的是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激发出干事创业热情。Starbucks的matching program让我印象深刻。它旨在鼓励员工做爱心慈善,对应了陈老师提到的“人治”的概念。这里的“人治”,也是“德治”,企业管理者以身作则,以更高尚的道德追求感化企业上下,以浩然正气渲染企业底色,打造向上向善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很荣幸能有机会聆听陈老师的讲座。未来希望能听陈老师分享中国的关系文化与组织管理的命题。

--24级 周末3班 翁雨昕

听完陈教授的讲座我收获颇丰。从全球化企业的成长逻辑出发是朴素的价值观、清晰的使命和愿景、核心文化理念、全球化视野和长远眼光的企业领袖。具象到我们每一个不同成长环境的个体,我们可以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任重道远。无论塑造有主见、有远见、有个人坚定追求的自我,还是对长期的从业发展中选择有匹配人生价值的工作载体,对它付出或创造自身的最大价值,每一层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认知,都会在这条路上收获不同的结果。所以非常需要陈教授这类的讲座,打开心智格局视野,用更智慧平和的方式去成长。

--24级 周末3班 李萍

陈晓萍教授通过亲身经历,形象地为我们介绍了Costco、Starbucks的全球化发展之路,两个公司各有不同,但各有相同,两个公司都是消费品行业,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创立,都创立于美国西雅图,目前都做到了全球领先。但它们又有所不同,Starbucks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创始人的退休,公司在发展之路上出现过一些挫折,公司未来也面临来会面对创始人退居幕后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对而言,Costco的发展更加稳健。陈教授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公司全球化之路过程中,如何建设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包容而又坚定的文化是很重要的点,而恰恰文化建设是我们国内企业比较务虚的方面,学了很,但不知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在公司面临困难、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如何践行公司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丰富公司文化是我们国内很准备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重要课题。

--24级 周末3班 骆金晶

听完陈晓萍教授的讲座,我领悟到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关键在于它们长期坚持的核心文化理念。这些公司能够将企业文化自然生长到不同市场,通过尊重和适应当地文化,同时保持核心价值观的连贯性,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认同感,使得公司文化在全球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陈教授的分享热情亲切,穿插切身体会的沉浸式分享让我受益良。感谢组织这次分享的同学!

--24级 周末4班 李婷婷

本次讲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全球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Costco和Starbucks为例,Costco坚持对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尊重,并将这一文化理念复制到全球市场,从而确保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持续成功。而Starbucks则通过“激发并呵护人类的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让顾客在每一杯咖啡中感受到企业的温度与关怀。这些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文化不仅是内部管理的指南针,更是连接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只有那些能够坚持并自然传播其文化价值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走遍天下都不怕”。

--24级 GMBA班 肖蕾

什么是“师友经论”系列讲座?

“师友经纶”系列讲座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浙江大学MBA联合会协办,旨在提供一个轻松、愉悦、深度对话的平台,由浙大MBA班级提出并邀请心仪的老师、学者,与志同道合的学生们一起促膝长谈,碰撞思想,启迪智慧。

素材提供:23级 周末1班 方雨婷

责编:周映彤

审核:韦薇、马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