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合体
展现代岭南木偶戏风韵
独特“主人公”视角
品数字化下“活的”陈家祠
在2024年“高教社杯”
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优秀短视频作品比赛中
广大的两个作品
《岭南新韵·木偶戏》
《传“陈”:非遗文化的数字新生》
分别获全国特等奖、二等奖
广大er战绩榜上,国奖+2!
以下视频来源于
GZU英教大本营
▲点击观看视频
作为此次大赛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得全国特等奖的作品,《岭南新韵·木偶戏》最大的亮点在于使用绿幕抠像的技术,使木偶成为叙事的主体,并以对话的形式一展木偶悟空的“前世今生”。
视频中,传统木偶悟空与现代悟空跨时空相遇,由现代悟空带领传统悟空参观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
作品中其一巧妙之处莫过于,于“真假”悟空的愉悦谈笑间,传统悟空的困惑,同时也是传统木偶戏的困惑被悄然解开——“如何做到座无虚席?”。这正是因为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在坚守传统舞台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元素,加上突破传统演绎形式的“人偶同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同时,视频中还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木偶戏的“成长足迹”。现代木偶戏还通过举办各种快闪活动和灵活运用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来降低当代人接触木偶戏的门槛,拉近木偶戏与当代人的距离。科技赋能非遗,使“我们本是一体”的新老木偶戏走向融合的趋势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岭南“新”韵,新在科技,亦在青年。木偶戏要在新时代溢彩流光,不仅需要科技赋能,更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
在深入了解非遗的过程中,团队还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崔克勤师傅有“约”。崔克勤师傅由衷希望木偶戏能被年轻人传承下去。他虽年过花甲,但他对木偶戏的热爱却分毫未减。和蔼的艺术家崔克勤师傅在采访中分享了他早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言语中满是他对木偶戏的深情,“我用了大半辈子来陪伴木偶戏,我希望这样的热情能感染到的年轻人。”
所幸,这支团队正是崔克勤师傅口中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他们热爱非遗、创意无限,亦希望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来传承和发扬木偶戏。他们用热情和专长创作精品视频,点燃了人深挖非遗木偶戏的兴趣。
怀揣兴趣和热情共赴一个目标,是组成这支队伍的首要条件。队长梁颖妍同学在专业导论课上,首次了解到高教社杯,看到学长学姐优秀的作品,“想成为像他们一样厉害的人”的种子在她心中埋下。
比赛征集伊始,四位外国语学院的同学梁颖妍、代宇康、赖洪涛、何镇源和一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周纯烨共同组建起这支队伍。这支跨专业组成的队伍,优势互补,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各具特长也使他们关关难过关关过,每个人都在不同节点极尽发散自身光热,最终托举出这亮眼的火花。
岭南文化众,为什么选择木偶戏这个题材呢?本次比赛三个赛道中,他们对“科创非遗”最感兴趣,但“选题成了最大难题”。一筹莫展之际,来自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的何镇源同学想到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
作为童年的独特回忆,他留意到家乡木偶戏舞台背景和表演方式都较为传统。又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发现在广州的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专门演绎广东木偶戏,并在创新上有着许亮点。这让他们重燃希望并对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充满期待。
“一旦确定方向,其他便可有序开展”,缘分将他们与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联系在一起,顺利展开合作。不仅是为了比赛,团队成员更希望通过这次探索,挖掘出木偶戏的创新潜力,并依靠青年力量来为家乡木偶戏注入活力,让它得以传承并一直闪耀。
在备赛过程中“困难是常有的”,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录音设备问题和成员协调问题。“幸而组内有一位万能的‘魔法师’,召唤出一位拥有专业录音设备的同学,才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组员们来自不同专业,各自都有繁重的专业课程,更有组员面临各种考试的压力。为了让作品更加完美,他们熬夜改脚本、抓紧课间时间与指导老师电话沟通精进剧本、进行“头脑风暴”的烧脑式团建……这些都是他们备赛期间的“家常便饭”。“苦尽甘来,天道酬勤。”这支队伍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国赛并夺得全国特等奖!
成就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悉心引领。当大家在选题上一筹莫展时,老师们耐心地劝慰队员们,主动利用自己的资源尽心尽力地帮大家寻找合适的题材;敲定选题后,老师们组织队伍前往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参观,寻找灵感;创作过程中,经验丰富的老师迅速抓住亮点和要点,提出了让木偶成为叙事者的想法,这让队伍对制作参赛作品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两位老师经验丰富,指导专业且负责。她们不仅对用词的精准度和语法细节有着很好的把握,还对画面和配音有着独到见解。
在这个比赛中,有三年指导经验的翁素贤老师熟悉赛制,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在视频的整体框架和脚本的逻辑性以及切题性等方面精益求精。
年指导学生的阮亦慧老师更能犀利地为他们辨清主题与往年的差异,并能结合这支队伍的特质为他们指出了着重钻研和发展的方向——“更注重挖掘木偶戏在人文方面的创新点”,而在采访稿的修改上也是直击重点,不断提升质量。
在展示环节中,两位老师更是与队员们一遍遍抠细节,在有效的时间内使作品的亮点富有逻辑地展现出来。
严格与关爱并存,“我们是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当然,在合作中遇到分歧也在所难免,但大家共结一颗心,都主动选择互相交流协商,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面对这份难得的荣誉,队长梁颖妍说:“之前没有想到能收获这么高的奖项,备赛过程中我们没有将结果看得太重,因为通过这个比赛,我们收获了远比奖项更重要的东西。”
通过比赛,他们收获了彼此相伴的队友,以及两位“新”朋友——指导老师,而技能的提升、经历的丰富更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熬的夜、煲的电话粥、“烧”掉的脑细胞……也都成为了“独家记忆”。
▲点击查看视频
另一支国奖队伍的视频用独特的叙述切入点,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个生动故事。视频中,女孩从事文物修复的父亲开始不断地带回文物的立体建模图片,“父亲换工作了?”成为她最大的困惑。在父亲的建议之下,她来到了陈家祠的数字展馆,体验到了三维建模、数字沙盘、VR技术……陈家祠与现代科技融合后的勃勃生机深深地触动了她。
在视频的最后,女孩接过创新传承文物的接力棒,这份父亲的“新工作”也成为了女孩的“新工作”。
视频中的情境式导入是最大的“闪光点”,队长陈晓阳自豪地说:“设计一个主人公带你去看,你会更有代入感,故事也会更吸引人。”团队在拍摄时更是巧妙地“故意”没让主角的父亲“露脸”,希望通过塑造“忙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父亲形象”,来刻画文化传承者的精神群像。
或亲眼所见、或方寻访,旅途之中,备赛之外,他们阅尽陈家祠漫长的历史变迁、也见证它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后再现生机,并感叹岭南文化与时代同频的不断丰富发展。
他们更是从青年角度,为非遗“回温”点起星星之火:“我们可以去留心身边的传统文化。参观展馆时拍个vlog,记录下参观体验的整个过程,还可以用中文和其他外语介绍,发在各大热门平台。”
他们发现了非遗传承的新途径——参观身边的非遗景点,借互联网时代的东风,也借年轻一代的热爱与创意为非遗的复兴贡献力量。
队长陈晓阳和队员邓雅雯去年已参赛,却遗憾止步于校赛。今年她们重整旗鼓,组建了这支五人队伍。一见面,叶青老师便感受到,他们蕴藏着无限活力与能量,“队伍包含了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专业优势在这里互补融合,这是一支强强联合的队伍!”
构思选题时,队长陈晓阳寻遍了热门平台的图文与视频内容,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选题,经历了漫长的灵感空白期后,“陈家祠建成VR展馆”的报道映入眼帘,她迅捷地抓住了这个“非遗+科技”的切题选材。随后他们实地体验、素材拍摄,深入挖掘着这片瑰宝。叶青老师为此感到欣喜、振奋,“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议题”。
“要去想一个好的呈现方式,这个过程很难。”谈到视频剧本的撰写,他们原想用第三人称展开视频叙述,但常规趋同的呈现不免落于窠臼。这时,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妍嫣和外国语学院的柯智杰提出了新设想:讲述个人故事,自然地过渡到对陈家祠的具体介绍。
接下来,他们要挑战“细化剧本”的进阶任务。叶青老师回忆,“在筹备阶段,全组成员尽管课业重,但都会抽时间集体讨论,有时甚至到深夜。”脚本被密集改动,凝聚着众人的思想和心血。“过程虽然繁琐,但有了反复的推敲和讨论,才能让作品故事更完善。”
每周组会,围绕具体要点,他们积极提出改进建议;视频配音时,负责试听的同学给出建议,负责配音的成员认真听取,不断打磨发音、语法这些小细节,最终呈现出的正式配音流畅生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团队拿下国奖!
“认真、细致、耐心”,对叶青老师,他们用这三个关键词形容。在主题和故事内容上,老师赋予学生充分的创作自由让他们灵感得以尽情释放:初稿拟定、老师审阅再到取舍改进和细节打磨,一步一步地走,团队也在过关斩将中磨砺耐心、训练抗压能力以及提升专业技能,他们能明显感受到一路走来成长经验值的增长。
而在涉及外语知识的模块,叶青老师则全程跟进,小至指出录音语音语调问题、示范如何将文本读出感情,大到提示某一部分主题应当再深化。
“在学习老师观点同时,我们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双方都在相互去理解、去考虑,这是一个互相改进的过程。”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师生的共同奔赴,成就了这支国奖视频。
以参赛获奖、丰富履历为目标,他们开始了这场游陈家祠、体会科创力量的奇妙之旅。根据各自的专业合理分工,他们自发地将专业知识转换成实际应用,在这样输入向输出转化过程中,深刻领略到各自专业的独特魅力。
优秀的团队合作体验更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极具前瞻性的解决困难新策略。在挑战自我路途上,得以走向广阔天地,在其中大有可为。
携美猴王传文化魅力
品岭南祠堂古韵新风
广大er以外语剖白中国心
期盼世界读懂中国“新”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