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牛肉面的飘香之旅:从小巷到全国的美食传奇

在四川内江,吃牛肉面似乎已经成为一项文化符号,每一个清晨,大街小巷中总能听到食客点单的声音:“老板,二两牛肉面!”内江牛肉面以其独特的味道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无数食客,甚至从一个地方小吃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美食,开始了它的“飘香之旅”。这碗麻辣鲜香的牛肉面,不仅连接着内江的过去,也在如今的餐饮市场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内江牛肉面:一碗面的故事

内江牛肉面,作为内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美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流行。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调味,使得这碗面条在味蕾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里的牛肉面,以牛肉块、牛骨高汤为主料,辅以多种辣椒酱、花生油和独特的麻椒,汤底浓郁,面条劲道,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享受。

随着牛肉面的受欢迎程度逐年上升,内江市的牛肉面店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2000家。在这样一个餐饮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突出重围,成为了每位店主面临的挑战。

年轻老板的坚持与创新

以“肖师傅正宗牛肉面”为例,店主肖文武是内江牛肉面美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年仅31岁的他,自2015年从大学实习归来后,一头扎进了创业的洪流。他从一位老师傅那里学习到牛肉面的制作技艺,但刚开店的头几个月却并不顺利。“生意不好时,我真的有过放弃的念头。”肖文武坦言,然而他决定不屈服于失败,开始进行产品的不断优化与改良。

为了提高牛肉面的风味,他深入研究调味料的使用,甚至将原来的单一辣椒油更换为三种不同辣椒油的组合,并在烹饪前进行烘烤,榨干水分,提升香气的浓郁程度。这样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牛肉面店近年来生意兴隆,平均每天售出100斤面条,在节假日甚至达到200斤,生意蒸蒸日上。

除此之外,肖文武还从2020年开始招生收徒,至今已教导约200名徒弟,这些徒弟不仅在本地开店,更是在云南、浙江、新疆等地扎根,形成了可持续的产业链。

不断扩展的市场疆域

而另一位创业者郑立强,原是在广东打拼的80后,2017年底回到内江后,他选定了牛肉面作为自己的事业。在开设第一家店时,他仅与他人合租了20平方米的空间,却因牛肉面的美味而吸引了众多食客,生意火爆。他迅速扩大了店面,并在成都开设了26家门店,更是在北京开了两家。

为了保证牛肉面的原汁原味,郑立强坚持将部分调料从四川直接运送到北京,由四川厨师负责制作,确保每一碗牛肉面都能让食客回味无穷。

方便食品的创新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内江牛肉面逐渐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内江供应链集团推出的“川香念”方便牛肉面产品,以便捷的形式将传统美味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公司在今年对广大消费者推出了红烧牛肉面和金汤牛肉面两款新产品,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尤其在9月和10月的线上销售中,营业额超出了100万元。“今年7月,首批3万桶便捷食品已经成功出口到泰国。”工作人员兴奋地表示。

内江牛肉面正在通过高度还原的方便食品,实现了全球化的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宽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成立协会,实现标准化发展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2023年内江牛肉面协会的成立为行业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协会联合了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制定了《内江名小吃内江牛肉面制作工艺规程》,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为内江牛肉面的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如今,按照协会的“三统一”标准,内江牛肉面在各地的门店数量不断攀升,尤其是在成渝地区门店已超过500家。内江的牛肉面,也逐渐成为了四川美食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食客和行业关注。

简单一碗面的背后

每一碗内江牛肉面,不仅仅是一道菜品,更是内江市民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与美食文化的传承。随着众多年轻人和创业者的加入,牛肉面这一地方特色美食正在以更加多元化和产业化的形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无论是在街头的摊位,还是在高档餐厅,内江牛肉面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碗看似简单的牛肉面,正通过一代代从业者的辛勤努力,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