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首次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医药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论文。这是《柳叶刀》创刊200年来首次刊登这方面论文——自1823年创刊以来,首次刊登中草药多中心临床研究。
《柳叶刀》是全世界顶级的医学期刊,在这上发表论文可不容易。
《柳叶刀》组织了7个专家审稿,问了107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采用,这让研究团队高兴坏了,以至于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该研究旨在验证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方”(主要成分为红参、三七、川芎、大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是由广东省中医院郭建文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宋莉莉及克雷格·安德森教授团队共同牵头,在中国12省26家医院历时好几年才最终完成,来之不易。
中国12个省市26家医院的16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被纳入研究,按照药物试验组和安慰剂组1:1对照,医生和患者对试验分组均不知情的原则,这项破天荒的中成药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就真的严肃展开了。
该研究题为《传统中药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采用循证研究框架,即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而且这次研究的“中风醒脑方”可不是哪个野鸡厂商15天研发出来的垃圾,而是国医大师陈绍宏教授验方制成的中药医院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急性脑出血治疗超过20年,这验方足以代表现代中成药很高的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安慰剂组在90天UW-mRS的平均值上所差无几,各项敏感性分析结果均一致,在亚组分析上,治疗效果在血肿体积和血肿位置方面展现出了显著异质性。
上面的学术语言可能比较难懂,好在科研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己给它翻译成了大白话:
这项大规模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未能证明“中风醒脑方”能显著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证实了其安全性,两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在预设的亚组分析中,脑出血量超过15ml和脑叶出血的患者群体显示出潜在的获益信号。不过,亚组结果只能作为探索性结论,实际功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这个国医大师开发的用了20多年的“中风醒脑方”,并不能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它的作用和安慰剂是一样一样的,喝了也没用。
至此,有人会问,屠呦呦的发明也不是属于中药吗?我们来看看青蒿素是如何炼成的?
屠呦呦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并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调查民间秘方1万多个,实验室广筛中草药5000余种,最后证明这些方子没有作用!
青蒿素本身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纯化合物,屠呦呦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目前临床使用的都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很少直接使用青蒿素,因为纯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经过了筛选和毒性试验,具有抗疟疗效好、水中溶解度大的特点。
现在临床上用的青蒿素大多是它的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珀单酸酯等等,这些都是化学药物。
在中国历史上,青蒿确实并未成为广泛使用并被证明有效的抗疟药物。
甚至就连清康熙帝1693年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
清朝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宮廷御医们都感到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由传教士用进口的金鸡纳治好的。
奎宁(Quinine)之名是从秘鲁文Kina而来,意为“树皮”,奎宁成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传教士告诉康熙,有一种树叫做金鸡纳树,树皮中可以提取出来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味道苦,所以叫金鸡纳霜,正是疟疾的克星。
御医们一听皇帝要服西药,坚决反对,天下哪有比咱们的中药锅子还要保险,还要有效的药呢?再说,传教士又不是郎中,他们懂什么!
御医们建言,请皇上颁旨,有能治愈此病者,重赏。于是来了许多人,都说有本事,但本事也不能先用到皇帝身上啊。于是又找来许多患了疟疾的病人,先行试验。一个和尚似有神功,弄来了四桶井水,却仅取一杯,走出大殿,双手举杯朝拜太阳,再原地转个圈,做出许多神秘莫测的姿态。最后,让一位疟疾病人跪着喝下,结果不见任何疗效,和尚立刻被赶出大殿。
这下康熙更生气了,不顾御医的阻拦,颁旨让进宫的疟疾病人服用金鸡纳霜,一个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服药后第二天就脱离了危险。康熙很是惊讶,称西药为“神药”。
1826年,法国药剂师佩利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奎宁和辛可宁,但是辛可宁的生理活性只有奎宁的五分之一,于是奎宁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应用的抗疟疾药物。
将奎宁的结构稍加改变,它的旋光异构体就是奎尼丁,这也是金鸡纳树皮中的一种天然生物碱。
一个偶然的机会,温克巴哈(Wenckebach)医生发现奎尼丁还有抗心房纤颤的功效。
1912年,一位荷兰商人来到温克巴哈的诊所,要求治疗心房纤颤,医生无法帮助他,于是商人告诉他服用奎尼丁就可以治好,后来这个商人发作时,当场试验,果真有效。
于是,奎尼丁就成了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1747年,詹姆斯·林德在航船上设计并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治疗坏血病的临床试验,他以12位患有坏血病的船员为对象,将12名患者集中到一起,每两个人分为一组,共分为六组。
各组每天的基本饮食相同,但还要分别定时吃一些药品:第一组喝单纯的海水;第二组喝很稀的硫酸;第三组喝醋;第四组吃大蒜、芥末和乳香、没药两种中药(乳香和没药);第五组喝苹果汁;第六组吃一个酸柠檬和两个酸橘子。
一个星期之后,前四组船员的病情没有改善,但喝苹果汁的两个船员有好转,而吃酸柠檬和酸橘子的船员则完全恢复了健康。林德发表了自己的实验结果。
随后,他继续研究,于1753年出版了《坏血病大全》一书。并且他还提取柠檬和橘子汁,作为治疗坏血病的“药物”。
转载自《《柳叶刀》发表中成药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结果:证明无效》
原文: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Heal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24_1126_9351.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