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中国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风暴中,国内也苦军阀久矣,但此时的湖南省内,有两个年轻人正在悠闲地在山林中游学,但他们可不仅仅是简单地游学,更是一次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观察。他们就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好友萧子升。
这两个人剃着干练的短发,穿着简便的衣服和布鞋,衣食住行除了衣,都在当地解决。这样的游学在当时已经很少见了,但两人乐在其中,走访了当地的农民,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还有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一路上也没少游览名胜古迹,可以说是十分尽兴了。
学堂无缘结识,却因借书成了挚友
与毛泽东同游的萧子升是他的同乡,比他小8个月,可反而年纪比较大的毛泽东,比萧子升晚上了几年学。萧子升的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还有留洋的经历,就是他把萧子升带到了学堂,等到毛泽东到学堂开始上学的时候,萧子升却刚刚毕业,两人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生会与对方有交集。
萧子升走了,但他的弟弟萧子嶂也该上学了,两人一块读书的时候关系也非常好,萧子升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父亲又是教书先生,所以家里有很多藏书,毛泽东就常常向萧子嶂借书,这些书都对毛泽东影响很大,这时仿佛已经是毛泽东和萧子升友谊的起源。他与萧子升、萧子嶂直到后来很久关系都很不错。
几年以后,毛泽东考进了湖南的第四师范,这所学校后来并入了萧子升所在的湖南第一师范,即使萧子升很快就毕业了,但毛泽东与萧子升成为校友的这段时间里还是有很多交集,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勤奋好学,又都心系国家,再加上两人年纪也相仿,很容易就玩在一起。
能够佐证两人关系亲密的事情有很多,但起外号这件事还是得提一提,能够起外号又不翻脸的关系肯定不会差,因为萧子升的性格特别好,为人和善,毛泽东常常说他就是菩萨心肠,索性直接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萧菩萨”。
两人在湖南第一师范期间,都是杨昌济老师的学生,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叫蔡和森的人,三个人被并称为“湘江三友”。三个人都是在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博学而又有才华,正如后来毛泽东在诗词里写的那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人后来还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还没有创建的时候,萧子升本来打算给它取名叫新民会,因为《大学》中写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于是便从中取了名字,而毛泽东取的名字叫新学会,两人索性将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就成了“新民学会”。
在起初的新民学会中,萧子升的权重更大一些,担任总干事,毛泽东是干事。新民学会成立后,萧子升、毛泽东还有蔡和森三个人是打算赴法留学的,于是便组织起了当时湖南的学生一起去到法国勤工俭学,这些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浪潮是蔡元培和李石曾带动起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在战争中遭到了重创,急需大量劳动力,毛泽东和萧子升就组织了五百多名学生去到法国勤工俭学,其中就包括了萧子升和他的弟弟萧子嶂,蔡和森也去了,只有毛泽东留在了国内,国外的他们见到了各国的革命形势,都给毛泽东写信交流,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相约游学,机缘巧合得到两条预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萧子升十分要好,尤其是在新民学会成立之前,在他们考上湖南第一师范之后,先毕业的萧子升去到了学校教书。1917年的秋天,两人就出去游学了,衣食住行都在当地解决,走到哪吃到哪住在哪,只有衣服自己带着。
也就是这一次游学,两人碰见了两条预言,多年以后回想过去,竟然都成真了。那是两人游学到了宁乡的县城的时候,在山林深处实在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眼看天色渐晚,两人都发起了愁,就在一筹莫展之时,两人抬头一看,竟然看到了远方袅袅的炊烟。
两人喜出望外,有烟应该就有人家,就赶快朝着烟的地方过去了,没想到越来越近,竟然听到了寺庙的钟声,不过两人想到,既然是出来探索当地的民俗文化,寺庙肯定也不能漏过,再加上实在没有地方住了,这里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走到寺庙门前的时候,两人还发现这里还是一座从唐代起就很有名的古刹,这里的方丈也是有大学问的人,两人更是感觉找到了好地方,萧子升更是抢先上去敲了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个小和尚,知道了两人想要留宿的想法,马上去询问了方丈。
回来之后的小和尚就把两人引到了禅房,还让两人先去沐浴洗漱,之后还让两人一起去进香,但两人觉得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进香,就向小和尚直说只是想见见方丈,小和尚也没有勉强,就去询问了方丈。但方丈正在打坐,两人只好等在原地。
半炷香的时间不到,方丈打坐结束后,小和尚就将两个人引入了方丈的禅房,禅房里安静得很,两人轻手轻脚的走到了方丈的面前,两人还环顾四周,发现屋里摆放了很多书籍,但很奇怪的是除了很多佛教经典,竟然还有诸子的典籍,实在是让两人有些不解,或许这就是这位方丈学识渊博的原因吧。
方丈端坐在眼前的蒲团上,两人也与方丈对面而坐,方丈并不说话,两人也不好开口,方丈感受到两个人坐下后,将眼睛缓缓睁开却又闭上,突然沉声面向毛泽东问道:“你是毛泽东?”毛泽东忍下心中的疑惑还没回答,方丈就转头面向萧子升:“你是萧子升?”两人这下十分震惊。
萧子升开口问方丈是如何知道两人的姓名, 方丈只是淡淡的说到两人进来之前写的名字上,自己只是从这个猜测的,猜测的依据也不是所谓的那些猜算,方丈只是淡淡的说道:“毛泽东三个字占了三格,萧瑜占了两格,见字如见人罢了”。
这样的回答明显勾起了两个人的好奇,更是觉得他不同寻常,两人就向方丈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只是游学来观察而已,方丈对此表示理解,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毛泽东回答道只有实地考察当下的状况,了解社会生活,尤其是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悟。
接下来的时间里,毛泽东与方丈陆续交流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人生的感悟、对当下的思考,不过聊得比较多的还是宗教的东西,寺院历史、古典经书还有当下的宗教与国家,两人聊得十分尽兴,方丈不由得对眼前的少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毛泽东对于佛教的理解可能也很深,他的母亲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即便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无神论者,但童年对他的影响仍然非常大,他小的时候常常看到母亲虔诚的祈求佛祖,让他保佑自己的家人,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常常慷慨地帮助贫苦人家,年少的毛泽东也常常和母亲一起做这些事情。
但父亲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行为,毛泽东的家庭在他父亲接手以前是十分贫苦的,土地经营不善让家里还背上了很多债务,他的父亲为了家庭,去当了几年兵,发下来的军饷他全都带回了家,用于偿还债务,置办土地,还日夜不辍地劳作让家庭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经历让毛泽东的父亲对自己妻儿的施舍行为非常愤怒,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两人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施舍行为。
早年的这些经历确实让毛泽东对佛教有了很深的理解。通过他与方丈侃侃而谈,还能让方丈刮目相看就可以发现了。这次的交谈,方丈也有很多独到的观点,面对毛泽东的疑惑和问题,他都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解答了毛泽东很多困惑。但就在这时方丈突然转向萧子升,说出了第一个预言。
“萧施主,你可愿意于此常伴青灯古佛?”这句话让萧子升和毛泽东两人都十分困惑,萧子升拒绝了方丈的邀请还说自己的志向不在此,而是闯天下,不愿意一辈子都待在深山。方丈听完后感叹:“只怕萧施主现在不留此山,以后难留中国呀。”这同样让两人十分疑惑,可再往下问,方丈也并不再解释什么。
随后方丈与毛泽东交流了佛教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两人引用了很多事情来佐证自己的想法,就在几句交谈过后,毛泽东说国家中的多个宗教如果能够和谐相处,并不会有什么坏事。这时方丈又说出了第二个预言希望毛泽东以后能记起这句话,同样是再往下问方丈也不做过多的解释,两人也就回去休息了。
等到两人回到长沙后,仍旧觉得十分新奇,但诸事繁多就没有怎么提起,但这次游学的经历让他们两个都觉得十分有用,还专门去拍了一张照片留念这次的游学经历,这或许就是毛泽东与萧子升两个人友谊的黄金时代了。
为了理想分别
后来时局变动,好友几人都分头学习各国先进的思想、文化、制度等,萧子升在异国他乡收集了很多关于党派、政治、时事的报刊、书籍,还组织当时赴法留学的青年一起学习,先分工阅读,在集中讨论,这样的模式让青年们的眼界大大开阔,先进的思想也让他们获益匪浅。萧子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了解到了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想,很简单的说就是没有统治者,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独裁的和谐社会为目标,但此时的萧子升甚至有些相信了暴力的、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这些盲目的爱国热情让他有些越陷越深。
同样是去了法国的蔡和森,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苏联革命的事情,加上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也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内的毛泽东早已投身五四运动的热潮,在他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蔡和森与毛泽东都成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萧子升有了些许分歧。
不过这些都是观点上的区别,几个人的关系还是很好,他们经常写信交流这些问题,即使后来萧子升回国去到了国民党内任职,还时常与毛泽东写信交流,甚至愿意冒着危险救援被反动政府抓捕的杨开慧。即便到了此时,也只是政治上的分道扬镳。
一场误会让两人彻底决裂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故宫博物院也被侵略者损坏,为了保全文物,蒋介石政府开始组织文物南迁工作,可中间却出现了有人倒卖文物的肮脏勾当,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萧子升也在其中,知道此事的毛主席痛心疾首,甚至一度不愿意承认这位好朋友。
解放战争胜利以后,萧子升随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但受曾经的上级李石曾的邀请,辗转去了乌拉圭,负责那边的中国国际图书馆,流落南美洲的萧子升余生都在从事文化教育的工作。1959年还出版了一本中文译名叫《我与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的书,把自己和毛泽东青年时代游学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两个预言就在其中。
后来毛主席获悉,当年的文物倒卖案只是在政治斗争中,反对者给萧子升安插的莫须有罪名,多亏好朋友帮忙,才洗脱了罪名,知道了消息的毛主席如释重负,提到萧子升时,常常惋惜他没有加入共产党。
建国以后的读书条件好了很多,毛主席读书的范围更加广泛,常常阅读一些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毛主席对于宗教的态度常常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不是单纯地摒弃,禁止,这或许也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重要原因。
至于很多年前方丈的两条预言,一个点明了萧子升的结局,一个指向了佛教在中国的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