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主力第3师,师长是大将参谋长是上将,3位旅长是什么军衔?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为了加强华中和华东地区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中央决定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成为新四军的一个主力师。

新四军第3师由黄克诚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雄任参谋长,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7、8、9旅。第7旅由原八路军第5纵队第一支队改编而成,下辖第19、20、21团;第8旅由原八路军第5纵队第二支队改编而成,下辖第22、23、24团;第9旅由原八路军第5纵队第三支队改编而成,下辖第25、26、27团。

第3师的阵容在新四军7个师中是非常强大的,其前身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辟了淮海、淮安、安应、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是大将,参谋长洪学智是上将。那么,你知道最初的3位旅长后来都是什么军衔吗?

新四军第3师第7旅旅长:彭明治

彭明治是湖南省常宁县人,出生于1905年4月6日。1924年3月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加入共产党。

彭明治在军校毕业后,到叶挺将军的独立团任排长,跟随叶挺将军参加了北伐战争,之后随军参加了南昌起义,被任命为代理连长,南下广东在三河坝战斗中与部队和组织失去联系。

1930年,彭明治参加红军,并在同年重新加入共产党。由于作战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彭明治先后担任红军排长、连长、教导队队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彭明治被委任为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率该团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担任685团团长。1938年冬,为了加强华中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彭明治率部南下支援新四军。

彭明治部南下后,被扩编为苏鲁豫支队,由彭任司令员,在其领导下开辟了苏鲁边抗日根据地。后来苏鲁豫支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一旅,彭明治任旅长。没多久八路军扩编了5个纵队,彭明治任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司令员。

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明治所部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他出任第3师7旅旅长,参加了曹甸、保安山、淮安等战斗,建立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彭明治率部进军东北,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7旅旅长一职。1949年3月,第四野战军成立后,彭明治担任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彭明治曾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驻波兰大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授衔时,彭明治被授予中将军衔。

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田守尧

田守尧是安徽省六安人,出生于1915年。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共产党。

1934年,田守尧随军参加了长征,进入陕南后被任命为红25军225团营长。红军到达陕北后,出任红15军团78师师长,率部参加劳山、东征、西征等战役,因立下不少战功而受到彭德怀的嘉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守尧所部被编入八路军115师,他担任344旅687团副团长,在平型关战斗后,任687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9年起担任八路军344旅副旅长、第2纵队新编2旅旅长、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

1940年夏,田守尧所部奉命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田守尧所部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8旅,他担任旅长,率部在盐阜地区开展游击战斗,建立了盐阜抗日根据地,多次对当地海盗、土匪、伪军以及封建会道门等势力进行打击。

1943年初,根据中央的指示,从盐阜抗日根据地抽调一批团以上干部到延安学习深造。这批赶赴延安的干部由第3师参谋长彭雄担任队长,田守尧担任副队长。

1943年3月16日,田守尧等人化装从盐河口乘坐商船出发。没想到在第二天7点多,与在海上开着巡逻艇的鬼子相遇。田守尧一边指挥大家涉水突围,一边在最前面开路,在与敌人进行激战中而壮烈牺牲,享年28岁。

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张爱萍

张爱萍是四川省达县人,出生于1910年1月9日。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入共产党,1929年6月到上海参加地下工作。

1929年12月,张爱萍参加红军,成为红14军1师的一名战士,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一名战士升任为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1930年底,张爱萍被调到中央苏区工作,主要是负责青少年工作,参与创建了著名的少共国际师的工作。

长征中,张爱萍先后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率部参与了四渡赤水、保卫遵义城、金沙江堵敌等战役、战斗。到达陕北后,张爱萍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骑兵团团长兼政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爱萍被委以重任,到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负责组织沪杭宁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初,张爱萍被调到八路军工作,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

1939年6月,张爱萍以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的身份,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5县16区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张爱萍先后担任过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3师9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兼第8旅旅长等职。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张爱萍在指挥部队打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到苏联去治疗。1948年底,张爱萍在苏治疗痊愈后回国,担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开始后,张爱萍担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受命组建解放军海军部队,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打造出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1955年1月,张爱萍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一举攻占了一江山岛,解放了浙江东部沿海全部敌占岛屿。

张爱萍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在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时,张爱萍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55年授衔时,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

结语:

新四军第3师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两大战区的联系,多次打败日军的进攻,一共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到1945年开赴东北地区前夕,主力部队已经发展到4 个旅和3个独立团,共3.7万人。

新四军第3师最初下辖的3个旅中,9旅旅长张爱萍成为开国上将;7旅旅长彭明治成为开国中将;最可惜的是8旅旅长田守尧,如果没有壮烈牺牲的话,那么起码也授个中将军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