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墙-城市的铠甲,解读其修建原因、作用与历史深意

一、古代城市城墙的构成与独特设计

1、城墙的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多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构成,外有护城河。墙体坚固,为屏障。女墙防护,减攻击概率防掉落。垛口供射击。城楼在城门上方,可设宴观景及战时指挥。角楼在城墙转角,功能与城楼相似。城门是出入通道,顶部面积大建城楼。瓮城护城门,设箭楼合围,增敌军破城门难度。

2、“锯齿状” 城墙的智慧

古城墙修成“锯齿状”的建筑叫马面,作用有:保护城墙墙体,增加墙体厚度避免被石头砸坏;增加城墙面积,让敌人更分散便于守城;便于火力交叉,形成三面包围敌人战术。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石峁古城遗址就有马面,可见其应用历史早,也反映当时战斗残酷。

二、古代城市修建城墙的原因

1、防御外敌入侵

在古代,城墙是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战争频繁,外敌入侵威胁大,尤其是骑兵冲击。城墙为城市提供屏障,抵御外敌。春秋战国就有发石机等,城墙需坚固否则易被轰倒。修建马面可增加墙体厚度,避免被石头砸出窟窿。如砥洎城古城墙利用地理位置和坚固城墙可挡洪水和外敌。西安古城墙明代扩建,高 12m,底宽和顶宽分别是 15 - 18m 和 12 - 14m,周长约 13.7 公里,内部有敌台,可射杀爬墙敌人。这些体现城墙在防御外敌方面的重要作用。

2、控制人口数量

古代修建城墙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城墙可限制人口流动,避免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管理困难。特定时期政府能通过城墙疏散和管理人口,如明朝北京城人口增长致压力大,朝廷采取多种举措减少城内及周边居民人数。

三、古代城墙的建造材料与技术

1、黄土分层夯实版筑

以平遥古城为例,其城墙建造采用了黄土分层夯实版筑的方法。在建造过程中,黄土来源于挖护城河,这一举措使城垣与护城河一举兼得。所谓版筑,就是在两块板子之间填满土后夯实,再逐层用这种方法不断增高。在建造城墙的时候,使其断面呈梯形,所以不易坍塌。

2、明初改进的夯筑技术及包砖技术

明初烧砖技术改进使城墙大规模包砖成为可能。平遥城墙建造时采取加筋强固措施。明洪武三年对原有城墙进行大规模扩建及改建。墙基和墙体重新夯筑时自下而上加筋,每隔 2 米铺一层间距 2 - 3 米的木桩,控制夯土厚度为 12 - 15 厘米。城墙基础处用条石垒挡土石墙,其上砌城砖,砖墙厚度逐层收缩,最高处厚 0.53 米。挡土砖墙内侧每隔 6 米砌一座与城墙等高的城垛增强夯土稳固性。3. 特殊建筑材料 “糯米灰浆”

古人用“糯米灰浆”修建坚固城墙,它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用于陵墓、宝塔、城墙等大型建筑。如松潘古城、西安城墙、荆州城墙、平遥城墙都曾使用。古人将糯米浆汁倒入三合土制成灰浆,有机淀粉与无机石灰混合形成密实微结构,兼具强度和韧性,石灰还能防腐。但因其不适合现代房屋,逐渐不被熟知。

四、古代城墙的文化意义与阶级烙印

1、城墙与宗法制的体现

在古代,城墙的形体规模严格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宗法制。春秋晚期齐国官书《考工记》中,对依尊卑位份而定的礼制营城有严格规定。首先,城以大为贵,分为王城、诸侯城、卿大夫采邑三级,分别为 “方九里”“方七里”“方五里”。其次,城隅以高为贵,王城高九雉,诸侯城隅高七雉,卿大夫采邑城隅高五雉。再次,道路也按九、七、五排列。这些制度彰显了宗法制在城墙建设中的严格体现,任何人不得变动,否则就犯了僭越罪,立斩不赦。

2、城墙的诞生与阶级的关系

城墙随私有制出现,传说夏朝“筑城以卫君,建廓以守民”。稍具规模的“城”在阶级社会诞生后才可能出现。筑城主要为统治者安全,城墙自出现便有阶级烙印。如夏王启建城故事,虽为神话却揭示城墙与阶级关系。此后历代国王仿效启修筑城墙保护自己。

五、现代城市没有城墙的原因

1、军事技术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飞机大炮等现代军事技术出现,城墙在防御方面失去作用。古代城墙是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能抵御外敌入侵,尤其抵御骑兵冲击。但现代战争中,制空权争夺及飞机导弹大炮等武器使用,使城墙不堪一击。城墙不再能为城市提供有效保护,反成战争阻碍,劳神费力修建城墙劳民伤财。

2、百姓心理的变化

过去进城百姓常被士兵搜身盘剥,城墙带来阴影。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城镇被军阀掌控,百姓进城遭盘询剥削,对城墙恐惧厌恶。新中国成立后拆除许多城市城墙及城门,百姓可自由进出城市,不受限制,加强人人平等概念,拆掉不好回忆。

3、城市规划的需要

时代发展,现代城市需科学规划以适应需求。古代城市面积小,如今城市人口多、规模大。城墙限制城市发展扩张,不利于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对各地城市规划建造,拆掉城墙成必然。如今稍具规模城市人口百万级,城墙无法满足现代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