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信息通信大会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上,中国移动的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王晓云发表了题为“网络协作赋能6G通感算智的思考”的重要报告,为我们描绘了6G网络发展的未来图景。王晓云回顾了通信技术历程,强调从单点优化走向系统论指导下的协作优化的重要性。在这次演讲中,她提出了6G发展的核心理念:网络协作。
应对未来的网络需求,尤其是6G时代对沉浸式通信、智能感知及实时响应的高要求,王晓云指出现有网络架构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与以往不同的是,6G网络需要在速度、效率和智能化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比如,平均频谱效率需要提升2-3倍,峰值速率须提升3-5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网络协作作为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路径必不可少。
王晓云解释了网络协作的必要性,她指出,网络协作能够有效突破单一基站的能力限制,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进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此外,通过“一发多收”的协作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感知精度,推动高精度的泛在通感网络建设。王晓云对多站点计算和数据高效流动的愿景描述,充分展示了6G网络的智能化潜力。
然而,王晓云同样指出,网络协作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如何在时延和带宽的限制下,实现多样化的数据交互,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协作效率,达到更智能的融合决策。这些问题都是亟待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
在报告中,王晓云分享了中国移动在网络协作技术上的初步成果。例如,通过采用往返测量技术,有效解决了节点间同步问题,提升了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此外,多维数据会话承载机制和异构控制机制的引入,显著改善了现有会话模式在多维数据传输中的性能。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关注信息的准确获取,还致力于提高协作过程的智能性。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计划继续与产业界、学术界及研究机构密切合作,积极探讨网络协作中的关键问题,以推动接入网络的创新发展。同时,这也显示出在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环境中,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以满足未来用户对网络的期望和需求。
6G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核心在于如何将感知、计算和通信深度融合。王晓云的报告为我们勾画了未来通信的蓝图,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网络协作生态将是实现这一蓝图的关键。网络协作不仅是一种技术路径选择,更是推动社会信息流动和智能发展的根本保障,未来,我们期待看到这一构想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人类的数字化进步。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 https://ai.sohu.com/pc/textHome?trans=030001_jdaidz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