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去世:慈禧落泪,墓地至今有守墓人,坟冢前16个字令人深思

晚清重臣左宗棠为国家操碎了心。

他好几次拯救风雨飘摇的清朝,

特别是在中法战争和新疆收复战中,功劳大得很。

可这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到了晚年却被国家内忧外患折磨得不行,最后带着遗憾走了。

当慈禧太后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罕见的哭了

,这里头到底有啥情感波动和历史真相?

一、左宗棠的晚年

左宗棠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

但是还是没有停下来替国家操心

。中法战争时候,他的表现很让人敬佩。

那个时候清政府情况很困难,外面有法国盯着,里面还有大臣们怕打仗想求和。

在这么一场看起来肯定赢不了的仗面前,左宗棠没有害怕。

左宗棠督办建设福建沿海炮台,想出了个瓮中捉鳖的计策,几场仗下来把法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来近海耀武扬威。

一场战争中打出了中华国威,

也是清朝末期罕见的对抗西方国家不落

下风的战役,有点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

可惜左宗棠的策略虽然起作用了,但朝堂上的主和派占上风了。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跟法国签了《中法简明条约》。

条约签署之后,越南成了法国的附属国,虽然越南并不是我国的领土,

但是他是千百年来中原国家的藩属国。

堂堂帝国连自己的蜀国都保护不好

,对于其他依附于我们国家的小国来说,信心上的打击是巨大的。

左宗棠听到这个事,大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很伤心也很后悔。

他多次递折子给清政府,希望能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别随便跟法国签不平等条约,

但大部分折子都被搁一边了。

最终战局虽有胜利,冯子材在西南打的也不错,却没能带来他所期望的长远和平。

晚年的左宗棠,因长期辛劳而身染重病,健康状况日益衰弱。

他心中常怀国家未来之忧,尤其对越南问题的处置深感自责与无奈。

在生命的尾声,他

仍心系国事,提交了一份满载诚意的奏书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边陲安宁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清朝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殷切期盼。

遗憾未尽,

他终是带着这份对国家的深深挂念,安然离世。

二、慈禧的泪水

左宗棠去世的时候,慈禧太后哭了,

这在一向心狠手辣的她身上

,确实是种挺特别的情绪表达。

其实慈禧跟左宗棠的关系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和谐。

左宗棠这人性格比较直,不会轻易听那些他觉着不对的决定。

慈禧太后就是一个喜欢佞臣的人,太过耿直的左宗棠,不知道得罪了慈禧太后多少回。

所以慈禧对他的一些提议就很反感,甚至直接不看他递上来的奏折。

左宗棠临终前交了最后一份奏折,

慈禧却一直压着没看,等他死了才拿出来

奏折里左宗棠强烈呼吁要加强台湾的防卫,以防列强来犯,还提议设台湾巡抚,并把它升级成省。

要是这些建议早点被采纳,

或许能大大改善咱们国家在东南沿海的防御布局。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当慈禧看到那份奏折时,左宗棠已不在人世

,而国家也在签了《中法简明条约》后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权。

那一刻慈禧才意识到自己错失了多少宝贵的东西。

尤其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未能及时听取左宗棠的忠言。那泪水或许既是对左宗棠的追悼,也是无尽的悔恨。

慈禧随后下令追封左宗棠为太傅,赐谥号“文襄”并同意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给予他文臣的最高礼遇。

这种举动或许是在试图挽回,一些她对左宗棠生前冷遇的愧疚。

三、中法战争与福建战线

中法战争是左宗棠人生中最后的重要一仗,

也是他耗尽心血去打的最后一战。

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零之中,能战斗的士兵所剩无几。

即便如此左宗棠还是带着仅存的队伍死战到底,

靠着修建沿海炮台,成功遏制住了,法军继续入侵的脚步。

福建战场可以说是中法战争中最关键的一仗了。

左宗棠非常有先见之明,

他利用地形的优势,把法军引入到自己的防御圈里,让他们没办法进攻。

等到法军打算攻打炮台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落入了左宗棠的计策,只能灰头土脸地撤兵。

战局虽已稳定,但未改清廷内部之势。主和派仍占主导,李鸿章更作为清廷代表与法国议和,并终签不平等约。

此事给左宗棠晚年带来极大打击,

因他本望借此胜,彻底扭转清廷之衰局,然现实令其灰心丧气。

左宗棠的军事能力与忠心,还是使他在军中赢得众人尊重。

他所率领的福建军队,虽然物资极度匮乏,但士气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不管战争胜负怎样,

左宗棠的勇敢和智谋都已被历史所认可。

四、传承百年的守护

左宗棠的去世不仅引发了朝廷对他的褒奖与悼念,

更开启了一个世代延续的忠诚故事。

左宗棠死后,经慈禧太后批准,其灵柩被护送回湖南原籍下葬,

家族出资为其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

据说当年左宗棠去世后,他的族人就商量着要找个人,来给左宗棠守墓。

最后他们挑中了当地的一个农民,叫黄佑春。

没想到黄佑春的家族接了这个任务之后,一干就是几百年,

从这一决定开始,守墓的职责便一代代传了下去。

黄氏家族没有停止保护墓地,尽职尽责的履行着自己祖先的承诺。

最终政府掏钱修缮了墓地,让左宗棠能有个更好的安息之处,

黄家也一直看护着这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遗址。

如今黄家第四代守墓人,黄志清仍然在这里,向每一个慕名前来的人讲述左宗棠的故事。

这样的忠诚,代表着一个家族对历史的尊重,让左宗棠的精神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五、16字碑文

左宗棠墓地前的碑文中写道:

“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

这16个字充分展现了,左宗棠一生的赫赫战功。

此碑文并非单纯的悼念之词,

而是对他在边疆开拓及防守方面的高度认可。

左宗棠一辈子都在给清朝戍边,他保卫长沙,收复新疆,一次次把觊觎我国花花世界的洋人赶出国门

稳定了新疆的局势,为现在国家西部地区的格局打下了基础。

碑文上刻着“西陲永固”,

这四个字充分概括了左宗棠在那场极其艰难的新疆收复战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塞柳长青”更是寓意着他在甘肃和新疆一带所种植的柳树

,如同他对边疆的贡献一样,将长久守护我国的版图。

这十六字,既是对左宗棠个人的高度认可,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左宗棠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更是所有为国家边疆,牺牲的无名士兵的象征。

六、文人左宗棠

提到左宗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其实他也是个底蕴深厚的文人。

左宗棠出自书香门第,家族里的先辈多数都是文人,这让他打小就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功底。

即便后来因军功彪炳,成了清廷举足轻重的军事重臣,他也没有荒废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领兵治军和涉外活动中

,左宗棠展现出的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开放态度,在当时晚清官场中独树一帜。

他不仅慧眼识才,

更在用人上体现了深刻的文化洞察力

比如推举沈葆桢担纲福建船政重责,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他对林则徐文化精神与使命担当的深刻认同。

左宗棠的成就不止于战场上的疆域开拓,

他还凭借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刻探索。

为洋务运动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展现了全方位的战略眼光。

左宗棠在福建船政局的迭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不仅注重军队建设,更看重科学技术的引入与人才的培养。

他的视野和格局,让他在军政两界都能游刃有余,而这一切,离不开他从文化中汲取的智慧。

结语

左宗棠这一生,既有辉煌成就,也有诸多遗憾。

他是个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人,

靠着聪明才智和过人勇气,

撑起了晚清的边疆。

但历史无法重来,他也没福气亲眼看到国家从衰败中重新兴盛起来。

如今的中国早已经踏上了新的征途,

而左宗棠这个名字,依然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左宗棠

左宗棠最后一战:大捷换来屈辱,国威未扬愤恨而死,城墙崩裂两丈

黑句本2023-11-06

左宗棠去世:慈禧落泪,墓地至今有守墓人,坟冢前16个字令人深思

2024-03-24汉字背后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