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军炸死张作霖,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却痛哭道:一切都完了
1928年6月4日清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了皇姑屯火车站的宁静。这场爆炸不仅夺去了东北军阀张作霖的生命,更在日本政坛掀起了一场惊天风波。令人费解的是,当消息传到东京,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喜悦,反而痛哭失声,不住地喃喃自语:"一切都完了..."
为何张作霖的死会让这位日本首相如此悲痛?他所说的"一切都完了"究竟指什么?在这场震惊中日两国的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回溯到日俄战争时期,揭开田中义一与张作霖之间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命运,更牵动着整个东北乃至中国的命运。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日俄战争:田中义一与张作霖的初次相遇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在这场争夺东北控制权的战争中,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遣了一位精干的情报军官前往奉天(今沈阳)。这位军官就是时年40岁的田中义一,他此行的任务是收集俄军动向并发展当地情报网络。
当时的东北,军阀割据,土匪横行。在这片纷乱的土地上,一位名叫张作霖的马贼头子正开始崭露头角。这位出身草莽的年轻人,以其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政治嗅觉闻名于乡野。他率领的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这正是日军所需要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田中义一在奉天城外的一家茶馆里第一次见到了张作霖。当时的张作霖正在为俄军做向导,并暗中为俄军提供情报。田中义一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人将张作霖秘密逮捕。
在审讯室里,田中义一本打算按军法处置这个"通敌者"。然而,在与张作霖的对话中,他发现这个表面粗犷的马贼头子实则精明能干,对东北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张作霖展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投机性,这正是日本在东北需要的代理人特质。
经过深思熟虑,田中义一做出了一个改变两人命运的决定:释放张作霖,并暗中扶持他发展势力。作为交换,张作霖需要为日军提供情报网络。这个决定在当时的日军高层中引起不小的争议,但田中义一坚持己见。
随后的战事中,张作霖果然没有让田中义一失望。他利用自己的地方势力,为日军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帮助日军在几次关键战役中取得优势。同时,张作霖也借助日军的支持,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一个地方马贼头子开始向地方军事势力转变。
这段合作经历为日后两人的复杂关系埋下了伏笔。对田中义一而言,他在东北找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代理人;而对张作霖来说,他则抓住了一个攀附强势外国势力的机会。在这场利益交换中,两人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但谁也没有完全相信对方。
日俄战争结束后,田中义一回到日本,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张作霖则留在东北,利用战争期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一步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段初次相遇的经历,为两人此后二十多年的纠葛埋下了种子。
二、权力与算计:田中义一的政治崛起
从日俄战争结束到1918年,田中义一在日本军界稳步攀升。作为参谋本部的重要成员,他逐渐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网络。然而,田中义一深知,仅靠军队势力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尤其是在当时日本军部与文官之间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1918年,田中义一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请辞军职。这个决定在当时的日本军界引起轩然大波。作为陆军大将,田中义一本可以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但他选择了一条更具政治色彩的道路。这一步棋走得极为精妙:他既保留了军方的人脉资源,又在政界获得了立足之地。
随后,田中义一加入政友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政友会内部,他很快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他善于利用自己在军方的影响力,在军政两界之间周旋。特别是在对华政策问题上,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实力外交"理论,主张通过经济渗透和政治影响来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利益。
1924年,田中义一成功当选为政友会总裁。这个位置使他距离首相之位仅一步之遥。在担任政友会总裁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首先,他清除了党内的异己势力,将一批忠于自己的人员提拔到重要岗位。其次,他巧妙地平衡了军部和文官势力的关系,既不得罪军方,又不会让文官们感到威胁。
1927年4月,田中义一终于登上了日本首相的位置。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棘手的难题:如何处理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此时的张作霖已经成为东北实际控制者,而日本国内对待张作霖的态度出现了严重分歧。
作为首相,田中义一提出了著名的"东方会议"构想,试图协调各方对华政策。他主张采取渐进式的方针,通过经济手段逐步扩大在东北的影响力。这种做法虽然不够激进,但更符合当时日本的整体利益。然而,这种温和政策却遭到了军部,特别是关东军方面的强烈反对。
在首相任内,田中义一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重组了内阁,任命了一批亲信担任要职。在对外政策上,他试图在中国问题上寻求与欧美列强的平衡。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国内政治势力的控制,经常召开各种会议来协调军政关系。
然而,权力越大,挑战也就越大。田中义一的温和路线逐渐引起了军部的不满。特别是关东军的一些激进分子,他们认为首相的政策过于软弱,无法实现日本在东北的战略目标。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关东军采取独立行动,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东北局势的阴谋。
三、暗流涌动:东北局势的微妙变化
1927年末的东北,表面平静下暗藏汹涌。张作霖在经过多年经营后,已将势力范围扩展至东北三省。他不仅控制了关键的铁路枢纽,还掌握了大量工矿资源。这种实力的快速膨胀,引起了日本关东军的高度警惕。
关东军内部对张作霖的态度日益对立。一些军官认为,张作霖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操控的代理人。特别是在1927年底,张作霖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接触,这更加深了关东军的疑虑。多份军方档案显示,关东军参谋部在这一时期频繁向东京发送关于张作霖"背叛"的情报。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变数出现了:张学良的崛起。这位"少帅"表现出与其父亲不同的政治倾向,他主张与国民政府合作,并对日本的干预持更为强硬的态度。田中义一注意到了这一微妙变化,在多次内阁会议上,他特别提到了要"重视张学良因素"。
国际局势的变化也为东北局势增添了新的复杂性。苏联开始对东北表现出浓厚兴趣。1928年初,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频繁与当地商界人士接触,试图扩大经济影响力。莫斯科方面还通过外交渠道,暗示愿意与张作霖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美国也没有袖手旁观。美国驻沈阳领事馆向国务院发回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东北的战略价值。华盛顿开始关注日本在东北的扩张行为,并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试图维持在东北的商业利益。
面对这种复杂局势,田中义一提出了"东方会议"构想。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通过经济手段gradually控制东北,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对东北铁路的控制权、增加日本在东北的投资、扶持亲日势力等。
然而,关东军的态度却与田中义一截然不同。1928年初,关东军司令部已经开始秘密策划针对张作霖的行动。他们认为,只有除掉张作霖,才能真正控制东北。多份军方内部文件显示,关东军在这一时期大量采购了炸药等军用物资。
更令田中义一担忧的是,张作霖似乎察觉到了危险。1928年4月,张作霖开始减少与日方的直接接触,同时加强了个人安保措施。他还派人秘密接触了南京政府,试图寻求新的政治依靠。
就在局势日趋紧张之际,1928年5月,张作霖突然宣布南下,这个决定打乱了各方的部署。对田中义一来说,这意味着他精心设计的东北政策可能付诸东流。对关东军而言,这则是一个可以采取行动的契机。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一场足以改变东北命运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各方势力的较量,最终将在一个平常的清晨,在皇姑屯车站迎来惊天一爆。
四、皇姑屯事件: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1928年6月4日凌晨4时,张作霖的专列从北平驶向奉天。这趟深夜的行程本应是一次普通的返乡,却成为了改变东北局势的转折点。专列上除了张作霖本人,还有其幕僚、侍从等二十余人。当列车驶经皇姑屯车站时,一声震天巨响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这场爆炸并非偶然。根据后来解密的档案显示,关东军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策划这次行动。行动的具体执行者是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河本大作和今井武夫。他们选择皇姑屯作为行动地点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里位于日本租界边缘,便于实施后撤离,且铁路桥下的地形适合安放炸药。
爆炸发生前的准备工作异常周密。关东军特务机关派人在铁路桥下埋设了约25公斤的炸药。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在桥下设置了电力引爆装置。同时,他们收买了车站的几名工作人员,获取张作霖专列的具体行程信息。
当天凌晨3时许,河本大作和今井武夫带领行动小组已经在预定位置就位。他们通过望远镜观察铁路线,等待专列驶来。据当时在场的一名日本军官后来回忆,整个行动队伍保持着高度紧张状态,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4时零7分,张作霖的专列驶入预定区域。河本大作亲自按下了引爆器。爆炸的冲击波掀翻了整节车厢,现场顿时火光冲天。爆炸不仅炸毁了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还造成了其他车厢的严重损坏。
爆炸发生后,关东军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掩盖行动。他们第一时间控制了现场,阻止外人进入。同时,他们还伪造了一份调查报告,声称这是中国反对派的暗杀行动。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甚至找来几名"目击证人"作伪证。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还是露出了马脚。首先,爆炸现场留下的炸药残留物与日军军用炸药成分高度相似。其次,几名参与行动的日本军官在酒后多次透露行动细节。更重要的是,这次暗杀行动的时间点过于巧合:正值张作霖与南京政府谈判之际。
田中义一在接到暗杀消息后立即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会议记录显示,他当场质问军方代表:"这是否是你们擅自行动?"军方代表避而不答,只是表示将进行调查。实际上,这次行动确实未经东京方面批准,完全是关东军的独立行动。
皇姑屯事件之后,现场调查工作变得异常复杂。日方派出的调查组与中方人员之间多次发生冲突。中方调查人员发现了多处可疑痕迹,但每次深入调查都被日方以各种理由阻止。最终的调查报告充满矛盾和疑点,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真相被刻意掩盖。
这场蓄谋已久的暗杀,不仅夺去了张作霖的生命,更打破了东北地区原有的政治平衡。它标志着关东军开始公开挑战东京政府的权威,也预示着日本对华政策即将进入一个更加激进的阶段。
五、政治余波:田中内阁的倒台与后续影响
皇姑屯事件后的政治风暴迅速波及东京。1928年7月,日本政界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一派以元老西园寺公望为首,认为应该彻查事件真相;另一派则极力掩盖关东军的责任,主张将事件定性为普通谋杀案。
田中义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7月中旬,他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了三点处理方案:第一,成立专门调查组;第二,暂时召回关东军主要负责人;第三,向中方表达慰问。然而这些提议均遭到军部的强烈反对。陆军部直接致函内阁,称这些措施将"损害军队威信"。
事态在8月出现新的转折。张学良派出特使抵达东京,递交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中列举了多项证据,直指关东军的责任。这份报告在日本政界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某些细节,与日方官方调查结果存在明显矛盾。
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美国驻日大使格鲁(JosephGrew)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日本政坛的反应。英国《泰晤士报》更是连续发表社论,质疑日本政府的调查结果。这些国际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田中内阁的困境。
9月,事态出现新的变化。几名参与皇姑屯事件的日本军官在私下场合承认了关东军的参与。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元老院。元老们召开秘密会议,一致认为必须对此事采取行动。西园寺公望亲自觐见昭和天皇,陈述了事态的严重性。
面对各方压力,田中义一试图在10月采取补救措施。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对关东军进行适度改组,同时向中方提供经济补偿。但这个方案既未能满足追责的要求,也未能平息军部的不满。
11月,事态进一步恶化。张学良正式接替其父亲的位置,并开始调整对日政策。他在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的会谈中,明确表示要追查皇姑屯事件的真相。这种态度使得事件的政治影响更加深远。
1929年初,田中内阁的处境已经难以维系。一方面,军部对他的不满日益公开化;另一方面,政友会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多位重要党员公开表示,田中的处理方式"有损国家利益"。
最终的转折点出现在1929年7月。在一次枢密院会议上,田中义一就皇姑屯事件的调查结果作汇报。会议记录显示,多位枢密顾问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当天下午,昭和天皇召见田中义一,对事件处理表示不满。
7月2日,田中义一正式提出辞呈。这次辞职不仅标志着一个内阁的终结,更预示着日本政治走向的重大转变。军部势力借此事件,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关东军则愈发肆无忌惮,为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同时,这一事件也加速了张学良的政治转向,推动了东北易帜的进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