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CU(微控制器)市场持续增长 8位和32位为主流 国产厂商正快速崛起

一、MCU市场持续增长,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控、通信为四大下游应用领域

微控制器(MCU)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芯片,通过缩减中央处理器(CPU)的频率和规格,并融入内存、计数器、USB接口、A/D转换器、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实现了芯片级的计算机功能。

MCU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可编程和灵活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以及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 、智能办公、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楼宇市场的不断渗透,MCU 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大脑”,迎来增长机遇。

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MCU市场规模由269亿元增长至57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4%;预计2024年我国MCU市场规模达625.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下游应用结构看,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控、通信为我国MCU四大下游领域,分别占比27%、24%、23%、19%,总占比达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8 位 MCU 和 32 位 MCU 是目前 MCU 市场主要类型,总占比超95%

MCU 位数指的是 CPU 每次处理二进制数据的宽度。按照位数划分,MCU主要分为 4 位、8 位、16 位、32 位等。MCU 的位数越高,其运算能力越强、支持的存储空间越大,越能适应复杂的应用场景。

8 位 MCU 和 32 位 MCU 是目前 MCU 市场的主要类型,总占比超95%。8 位MCU 具备低成本设计、高性价比特点,适应多种运算需求较小的应用场景,如传感器和小型家电,占比超50%。32 位 MCU 运算能力较高,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如高级汽车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和嵌入式计算机等,占比达4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MCU厂商正快速崛起,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和上海贝岭营收较领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CU(微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全球MCU市场主要由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外资厂商主导,这些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全球MCU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市场,国外厂商也占据约八成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人才培养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MCU芯片制造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投入,加速了MCU芯片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

我国厂商正快速崛起。根据数据,2023年国产MCU中兆易创新、复旦微电子、士兰微、极海半导体研发投入均超5亿元,分别为9.9亿元、9.44亿元、8.64亿元、5.0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产竞争加剧,目前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和上海贝岭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从营业收入看,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企业中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和上海贝岭MUC业务收入均超10亿元,分别为13.17亿元、14.22亿元、14.98亿元。其他企业MUC业务收入均不足5亿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