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他准备去北京当官,半路才想起自己是汉奸,连夜南逃

1950年初春,一位化名"张嘉仪"的文人正收拾行囊,准备北上赴京。这封来自梁漱溟的邀请信,让他看到了重返中原、重获新生的希望。作为一个深谙世事的文化人,他曾与梁漱溟以文会友,凭借满腹经纶赢得了这位民主人士的赏识。此时的他,已获得了一个在文化比较研究机关任职的机会。然而,当他辗转至上海,目睹新中国的气象后,一个令他心惊的事实突然浮现在脑海中——他是汪伪政府的"十二金钗"之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就这样,这位曾为汪精卫"文胆"的胡兰成,在即将获得新生的关键时刻,选择了连夜逃往香港,此后再未踏上故土一步。

从教员到汉奸: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抗战爆发前的中国,胡兰成只是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学教员。在柳州,他曾担任过《柳州日报》的编辑,却因为在报纸上鼓吹"两广分裂"而无法继续工作。

这种分裂言论引起了汪精卫集团的注意。《中华日报》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担任主笔,由此开启了他在汪伪政权中的仕途之路。

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后,汪精卫在河内发表了著名的"艳电"。在全国人民群情激愤之际,胡兰成却挺身而出,发表《战难,和亦不易》为汪精卫辩护。

这篇文章得到了汪精卫夫人陈碧君的高度赞赏。陈碧君认为胡兰成是难得的人才,大力向丈夫推荐。

1939年6月,汪精卫在上海筹备"和平政府"期间,专门将胡兰成请到上海。他被任命为"宣传部政务次长",同时兼任《中华日报》总主笔,由此跻身汪伪政府"十二金钗"之列。

在汪伪政权中,胡兰成扮演着类似于陈布雷之于蒋介石的角色。然而与其他汉奸不同,他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

1940年汪精卫"还都南京"时,他就在与宣传部秘书长的谈话中预言德国必败。不仅如此,他还直言日本称霸亚洲和汪精卫政权都难以持久。

到了1943年,胡兰成的言论更加大胆。在一次"中日恳谈会"上,他公开预测日本必将战败,汪精卫政权也将难以为继。

这番言论被翻译成日文传回日本,引起轩然大波。日本首相卫文麿甚至下令将演讲稿在军中传阅。

胡兰成的预言激怒了汪精卫。汪精卫认为这是在公开拆他的台,于是下令逮捕胡兰成,准备将其处决。

危急关头,胡兰成的子女向日本驻南京大使谷正之求助。在日方的强力干预下,汪精卫被迫释放了胡兰成。

得罪了汪精卫的胡兰成无法继续留在南京。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他转任伪湖北省主席,躲到了汉口。

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胡兰成的仕途彻底终结。他先是逃往南京,后又辗转至上海、温州,开始了一段隐姓埋名的生活。

隐姓埋名觅知音借梁氏谋出路

胡兰成在温州中学谋得一个教师职位,表面上看是在安心教书。但他心里明白,要想真正立足,必须找到更有分量的靠山。

1946年底,他看中了在文化界颇有名望的梁漱溟。梁漱溟不仅写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样的重要著作,更担任过民盟总部秘书长,在政界也很有影响力。

为了接近梁漱溟,胡兰成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新身份。他化名"张嘉仪,字玉川",自称是河北丰润张佩纶的后人。

在写给梁漱溟的第一封信中,胡兰成展现了自己的才学。他不仅引经据典地赞美梁漱溟的成就,还婉转地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这种既显示才学又不失分寸的做法,确实打动了梁漱溟。梁在回信中感叹道:"几十年的老友中,没有针砭漱溟如先生者。"

两人的书信往来越发频繁,梁漱溟对这位"知己"也越发重视。在信中,他们探讨文化、论及时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1949年上半年,胡兰成在信中巧妙地透露了自己的困境。梁漱溟立即表示,可以推荐他去勉仁文学院当教授,甚至愿意为他提供路费。

这本是胡兰成期待的机会,但解放军即将渡江的消息打乱了他的计划。南京到四川的航运路线被封锁,让他无法成行。

年底,梁漱溟接受了毛泽东的邀请,带着家眷前往北京。胡兰成见时局变化,立即调整策略,开始向梁漱溟献计献策。

他在信中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保持产业的平静和谐"、"平等开向现代西洋",还特别提到要"开办一个文化比较研究机关"。

这些建议通过梁漱溟传达给了毛泽东。恰逢毛主席从苏联访问归来,对这些提议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毛泽东同意成立文化比较研究机关,让梁漱溟担任负责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批准让"张嘉仪"担任副手。

对胡兰成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梁漱溟这座桥梁,他似乎看到了重返主流社会的希望。

梁漱溟立即写信告诉胡兰成这个好消息,热情洋溢地邀请他尽快来北京就职。这位化名"张嘉仪"的旧时汉奸,就这样获得了一个在新中国任职的机会。

北上半途惊醒悟旧事难忘南逃去

收到梁漱溟的来信后,胡兰成立即动身启程。他收拾行囊,带上了这些年积攒的书稿和文章,准备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从温州出发,他选择了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准备先到杭州,再转道上海,最后北上北京。沿途他看到了许多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气象。

在杭州短暂停留期间,他看到街头巷尾张贴着通缉汉奸的布告。那一张张面目狰狞的通缉犯照片,让他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抵达上海后,这座曾经熟悉的城市已经面目一新。街上到处都是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码头上人声鼎沸。

在上海的一个夜晚,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新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清查战犯和汉奸,已经抓获了不少昔日的旧识。

这则消息像一记惊雷,让他彻底清醒过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曾是汪伪政府的"十二金钗"之一,是宣传部的政务次长。

那些年在《中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那些为汪精卫政权辩护的言论,那些在"中日恳谈会"上的发言,都成了无法抹去的罪证。

即便现在化名"张嘉仪",即便有梁漱溟这样的关系,但在新政府严密的排查下,他的真实身份迟早会被揭露。

上海的霓虹灯照在他的脸上,投下了摇曳的阴影。他坐在旅馆的房间里,仔细权衡着自己的处境。

第二天一早,他就改变了行程。没有像原计划那样北上北京,而是悄悄买了一张南下的船票。

他没有给梁漱溟写信解释,也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去向。就这样,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早晨,他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

船只缓缓驶离上海港口,岸边的建筑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了天际线上。这一走,就意味着他与大陆的彻底诀别。

在香港停留期间,他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着大陆的消息。那个被他放弃的机会,那个文化比较研究机关的职位,最终被其他人接任。

这段意外的插曲,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与祖国大陆的交集。之后,他选择了继续南迁,最终辗转到了日本。

异国他乡度余生客死东瀛终遗憾

抵达香港后,胡兰成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与他境遇相似的人。这座英国殖民地成了许多旧时代文人的避难所。

在香港期间,他结识了一些文化界的人士,靠写稿谋生。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终究太小,容不下太多带着历史包袱的过客。

1951年初,胡兰成在友人的帮助下,取得了去日本的机会。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东渡扶桑的轮船。

在日本,他选择了东京作为定居地。这座在战后迅速复苏的城市,给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空间。

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在日本的大学教授中文。那些年他写过的文章和积累的学问,在异国他乡派上了用场。

闲暇时,他开始写回忆录,记录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在这些文字中,他试图为自己的过往做出解释。

日本的生活表面上平静,但也充满了挑战。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身份认同,这些问题日日困扰着他。

偶尔他会收到一些来自香港的中文报纸,上面刊登着中国大陆的新闻。每当这时,他都会仔细阅读,然后长时间陷入沉默。

随着年岁渐长,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在东京的医院里,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1982年的夏天特别闷热,7月25日这天,胡兰成在东京的一家医院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他终年七十四岁。

临终前,他望着窗外的天空,那里飘着和中国完全不同的云。三十多年前那个在上海仓皇改变行程的决定,最终将他带到了这个终点。

他的遗体在东京火化,骨灰被安放在当地的一座寺庙里。这位曾经的汪伪高官,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消息传回香港和台湾后,一些旧识为他写了悼文。但在中国大陆,关于他的记载仅限于历史档案中寥寥几笔。

时光流转,当年那个在温州用"张嘉仪"写信给梁漱溟的人,那个在上海突然醒悟而南逃的人,最终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侧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