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侯诸葛亮是县侯还是乡侯?
世人皆知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是刘备托孤大臣,更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可谁曾想到,这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大能之士,竟只是一个小小的乡侯?难道是后主刘禅不懂得尊重人才,还是诸葛亮本人甘于平淡?更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的下属魏延却是堂堂的县侯。这其中到底有何缘由?难道真如一些人所猜测的那样,"武乡侯"其实是"武乡县侯"?诸葛亮的封号之谜,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一、诸葛亮的封号之谜
建兴元年(223年),蜀汉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这一消息传遍蜀地,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丞相大人怎么只是个乡侯?"成都府衙门外,几位老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就是啊,连魏延将军都是县侯呢!"另一位老者摇头叹息道。
这场争论很快传到了朝廷耳中。一日,蒋琬前来拜访诸葛亮,欲探究其中缘由。
"丞相,您可知外面都在议论您的封号?"蒋琬小心翼翼地问道。
诸葛亮淡然一笑,说道:"琬弟何必在意这些虚名。我辅佐先帝,如今又辅佐后主,岂是为了一个虚名?"
蒋琬听罢,若有所思。他想起了当年在隆中,诸葛亮与刘备的那番对话。
话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两人谈天说地,刘备被诸葛亮的才学所折服。
"先生若能助我,何以为报?"刘备诚恳地问道。
诸葛亮却说:"主公但以家事托妾身,妾身当效犬马之劳。"
从那时起,诸葛亮就立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如今看来,诸葛亮始终没有忘记这个诺言。
然而,民间的议论并未因此而停止。有人说,诸葛亮是故意谦虚;有人说,这是刘禅不懂得尊重人才;更有甚者,认为"武乡侯"其实是"武乡县侯"的简称。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不妨从"武乡"这个地名说起。
相传,武乡位于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在三国时期,这里属于魏国并州上党郡。那么,蜀汉为何要用一个魏国的地名来封诸葛亮呢?
原来,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备败走江夏。诸葛亮奉命前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途经武乡时,诸葛亮遇到了一位老者。
"先生可是诸葛孔明?"老者问道。
诸葛亮惊讶地点了点头。
老者叹息道:"我曾梦见一位羽扇纶巾的先生,在此地挥毫泼墨,写下'天下三分'四个大字。今日得见先生,果然应了这个梦。"
诸葛亮听罢,不禁莞尔。他在武乡小住几日,与当地百姓畅聊天下大势。临行前,诸葛亮在武乡城门上题字:"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一举动,让武乡百姓对诸葛亮钦佩不已。他们将诸葛亮的事迹口口相传,甚至将他视为武乡的荣耀。
多年后,刘禅登基,诸葛亮辅政。刘禅想起了这段往事,便以武乡封诸葛亮为侯。这既是对诸葛亮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当年预言的一种褒奖。
至于为何是乡侯而非县侯,这就涉及到了汉代的爵位制度。汉代的爵位分为二十等,其中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级。县侯高于乡侯,乡侯又高于亭侯。
那么,诸葛亮为何不是县侯呢?这就要说到诸葛亮的为人了。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外宽内忌,唯才是举"。他在朝中大力推行人才选拔制度,但对自己却要求极为严格。
有一次,费祎向诸葛亮建议提高自己的爵位。诸葛亮却说:"吾受先帝厚恩,夙夜忧叹,常恐才能不称。岂可复高位重禄以临天下乎?"
由此可见,诸葛亮并非不能成为县侯,而是主动选择了乡侯这个爵位。这既体现了他的谦逊品格,也显示了他对先帝刘备的忠诚。
二、蜀汉封爵制度探秘
蜀汉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刘备深知要稳定政权,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封爵制度。他借鉴东汉的制度,结合蜀地实际情况,逐步确立了蜀汉特色的封爵体系。
在蜀汉,爵位大致可分为县侯、乡侯和亭侯三级。其中,县侯最为尊贵,通常只授予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功臣。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共有七位县侯,他们是:南郑侯魏延、绵竹侯吴班、济阳侯吴懿、平襄侯姜维、安汉侯王平、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
这七位县侯中,每一位都有着不同的封爵经历。以魏延为例,他原本是都亭侯,后因在汉中之战中立下大功,被刘备加封为县侯。建兴八年(230年),魏延又因大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的大军,从都亭侯进爵为南郑侯。
魏延的例子说明,蜀汉的封爵制度是动态的,会随着功绩的增加而提升爵位。这种制度既鼓励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刘备"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
然而,封爵并非易事。每一次封爵,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据《蜀书》记载,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后,召开朝会讨论封爵事宜。会上,有大臣提议大规模封赏功臣。
诸葛亮却提出异议:"先帝创业艰难,我等皆受国恩。今主上新立,正当励精图治之时,岂可轻易封赏?"
最终,朝廷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只对少数功臣进行了封赏。这一决定,为日后蜀汉的封爵制度奠定了基础。
除了县侯,蜀汉还有不少乡侯和亭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五虎上将"的封爵情况。
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张飞是西乡侯,马超为斄乡侯,黄忠是关内侯,赵云则是永昌亭侯。乍看之下,这些封号似乎有些不协调。为何同为"五虎上将",爵位却有所不同?
原来,这与他们被封爵的时间和背景有关。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汉献帝所封,时间最早。张飞和黄忠的封号则是刘备称帝后所赐。马超的斄乡侯爵位是他投奔刘备之前,由汉献帝经曹操授意所封。至于赵云,他的永昌亭侯是刘禅即位后才获得的。
这种看似不协调的封爵情况,恰恰反映了蜀汉建国之初的特殊历史背景。刘备起兵之时,天下已经三分。为了笼络人心,他不得不承认一些将领在之前朝廷获得的爵位。同时,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他也需要谨慎地进行新的封赏。
值得一提的是,蜀汉的封爵制度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新的规则被逐步确立。例如,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前夕,刘禅下令:"凡军中斩获敌将者,赐爵一级。"
这一规定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在随后的北伐中,蜀军屡建奇功。其中,魏延斩杀魏将张郃,被加封为镇西将军;姜维生擒魏将孙礼,被封为关内侯。
然而,封爵并非只看军功。在蜀汉,文臣同样有机会获得高爵。例如,蒋琬在继任诸葛亮为相国后,被封为安阳亭侯。费祎在担任大将军时,也被封为成乡侯。
这种文武并重的封爵制度,体现了蜀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治国方略。它不仅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着蜀汉政权的稳定,封爵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到后期,甚至出现了"世袭罔替"的规定,即爵位可以世袭。这一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巩固了蜀汉的统治基础。
三、诸葛亮为何甘于乡侯之位
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逝,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这一封号,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为何才能卓绝、功勋卓著的诸葛亮,只得到一个小小的乡侯爵位?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当时的朝臣,也成为后世史家热议的话题。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需要从诸葛亮的为人和处世哲学说起。
相传,诸葛亮年轻时曾在南阳隆中隐居。一日,同乡刘晔前来拜访。两人相谈甚欢,刘晔惊叹道:"先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为何甘居乡野?"
诸葛亮笑答:"大丈夫处世,当效法松柏,宁可晚荣,不求早熟。"
这句话道出了诸葛亮的处世之道:不急于功名利禄,而是潜心修养,等待适当的时机。这种态度,在他后来辅佐刘备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曾许诺重礼。然而,诸葛亮却说:"主公若能以天下相托,亮愿效犬马之劳。"这番话不仅表明了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决心,也显示了他对个人名利的淡泊。
在随后的岁月里,诸葛亮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即使在担任丞相、执掌朝政后,他也从未因个人利益而妄自尊大。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外宽内忌,唯才是举,不念旧恶,不激新功"。这种公正无私的态度,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尊重。
然而,诸葛亮的谦逊并非表面功夫。建兴二年(224年),蜀汉朝廷上下都认为应该提高诸葛亮的爵位。当时的尚书令李严甚至提议,应该封诸葛亮为县侯。
面对这一提议,诸葛亮却坚决反对。他在朝会上说:"亮受先帝厚恩,夙夜忧叹,常恐才能不称。岂可复高位重禄以临天下乎?"
这番话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谦逊,也显示了他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在诸葛亮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非为了个人名利。
诸葛亮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的朝廷中并不常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延。魏延虽然才能出众,但却常常因功高自傲,甚至不满于自己的爵位。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曾多次要求加封,这让诸葛亮十分不悦。
诸葛亮曾对魏延说:"吾常称汝之功,汝何苦复欲望高位?"这句话不仅是对魏延的批评,也是对自己处世原则的重申。
诸葛亮甘于乡侯之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深谙权力的本质。在三国时期,高爵位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权力。然而,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诸葛亮深知,在蜀汉朝廷中,他已经是实际的掌权者。再提高爵位,不仅无益于国事,反而可能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
事实上,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为蜀汉的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身作则,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典范,也为后来的蜀汉大臣们树立了榜样。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了刘禅加封的提议。他对前来探望的姜维说:"吾志当除奸克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其不济,则修文德、偃武修备,保境息民,积谷防饥,闭关自守,此亦长策也。"
这番话不仅是诸葛亮对蜀汉未来的规划,也是他一生为官之道的最好诠释。在他看来,真正的功勋不在于爵位的高低,而在于为国家、为百姓所做的贡献。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追封他为忠武侯。这个称号,不仅是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高尚品格的褒奖。从武乡侯到忠武侯,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忠诚与奉献。
四、蜀汉封爵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蜀汉的封爵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变化和统治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从建国初期的谨慎封赏,到后期的逐步放宽,蜀汉的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蜀汉政权的发展轨迹,也对其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之初,蜀汉朝廷对封爵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当时,有大臣提议大规模封赏功臣,以笼络人心。然而,诸葛亮却力主从简,认为应当"惜爵重赏"。这一建议得到了刘禅的采纳,奠定了蜀汉初期封爵制度的基调。
这种谨慎态度的背后,是诸葛亮对蜀汉国力的清醒认识。他深知,蜀汉地处西南,地域狭小,人口稀少,若滥施封赏,不仅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还可能引发功臣之间的争斗,动摇政权根基。
然而,随着蜀汉政权的逐步稳定,封爵制度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前夕,刘禅下令:"凡军中斩获敌将者,赐爵一级。"这一规定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也标志着蜀汉封爵制度开始向着更为灵活的方向发展。
这种变化在实际操作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建兴七年(229年),蜀将马谡在街亭之战中大败,被诸葛亮处死。然而,考虑到马谡父亲马良的功劳,刘禅特地下令保留马谡的爵位,并传给其子。这一决定,体现了蜀汉封爵制度中的人情考量,也为后来的"世袭罔替"制度埋下了伏笔。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在此之后,蜀汉的封爵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任丞相的蒋琬和费祎,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封爵政策。这一时期,不仅军功受到重视,文臣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例如,建兴十六年(238年),蜀汉名臣董厥因长期在朝廷中任职,被封为阳城亭侯。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因为蜀汉初期的封爵主要集中在军功方面。董厥的封爵,标志着蜀汉开始重视文治,封爵制度更加全面和完善。
然而,封爵制度的放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封爵范围的扩大,一些不够称职的人也获得了爵位。这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威信,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延熙年间(238-257年),蜀汉朝廷开始实行"考核制"。每年年底,朝廷都会对各级官员和爵位持有者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优秀者,可以升爵;不合格者,则可能被降爵甚至革除爵位。
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封爵的含金量。例如,延熙五年(242年),蜀将王平因在抵御魏国进攻中表现出色,被升为县侯。而同年,另一位将领因战场失利,被降为亭侯。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不仅维护了封爵的公正性,也激发了官员们的工作积极性。
到了蜀汉后期,随着国力的衰退,封爵制度再次发生变化。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朝廷开始更多地采用荫封制度。即使一些将领在战场上失利,只要他们的祖辈或父辈有功,朝廷也会给予适当的封赏。
例如,延熙十六年(253年),蜀将张嶷在与魏国的战斗中失利。按理说,他应该受到处罚。然而,考虑到他父亲张飞的功劳,朝廷不仅没有降他的爵,反而加封他为征西将军。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功过制度,但却有助于稳定军心,保持政权的稳定。
蜀汉的封爵制度,从建国初期的严格把控,到中期的逐步放宽,再到后期的灵活应对,始终伴随着这个政权的兴衰。它不仅是一种奖励制度,更是蜀汉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缩影。通过封爵,蜀汉统治者既笼络了功臣,也调节了各方势力的平衡,为政权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封爵制度的演变也反映出蜀汉政权面临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有才能的将领和官员越来越少,朝廷不得不通过放宽封爵标准来维持统治。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稳定局面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却加速了蜀汉的衰落。
五、封爵制度对蜀汉政权稳定的影响
封爵制度作为蜀汉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统治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负面效应,最终成为影响蜀汉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封爵制度在维护蜀汉政权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稳定局势,刘禅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对一批功臣进行了封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关羽和张飞的追封。
关羽被追封为汉寿亭侯,张飞被追封为西乡侯。这两个封号不仅是对两位已故大将的褒奖,更是对其家族的安抚。通过这种方式,刘禅成功地笼络了关、张两家的势力,为新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此外,蜀汉的封爵制度还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建兴三年(225年),蜀将马超因平定南中叛乱有功,被封为驸马都尉。这一封赏不仅是对马超个人的奖励,也是对整个西凉集团的拉拢。通过这种方式,蜀汉成功地将这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然而,封爵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有才能的将领和官员越来越少,而拥有爵位的人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不仅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导致了爵位的贬值。
例如,建兴十年(232年),蜀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封赏。据《三国志》记载,仅这一次就有数百人获得爵位。这种滥封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赢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却削弱了封爵的激励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蜀汉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考核制"。每年年底,朝廷都会对各级官员和爵位持有者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优秀者,可以升爵;不合格者,则可能被降爵甚至革除爵位。
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爵的含金量。例如,延熙七年(244年),蜀将姜维因在北伐中表现出色,被升为亭侯。而同年,另一位将领因战场失利,被降为关内侯。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不仅维护了封爵的公正性,也激发了官员们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随着蜀汉国力的衰退,封爵制度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为了维持统治,朝廷不得不不断放宽封爵标准。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局面,但从长远来看,却加速了蜀汉的衰落。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延熙十八年(255年)的"广封"事件。当时,蜀汉面临魏国的强大压力,为了稳定军心,朝廷一次性封赏了数百名将领。这种大规模的封赏,虽然暂时提振了士气,但也暴露出蜀汉后继乏人的窘境。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封爵范围的扩大,一些不够称职的人也获得了爵位。这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威信,也加剧了各派系之间的矛盾。例如,延熙二十年(257年),蜀汉内部就因封爵问题爆发了一场政治斗争。这场斗争虽然最终被平息,但却进一步削弱了蜀汉的实力。
此外,封爵制度还间接影响了蜀汉的军事战略。由于朝廷过分依赖封爵来笼络将领,一些将领为了获得更高的爵位,开始盲目追求军功。这种倾向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军事冒险,最终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例如,延熙二十二年(259年),蜀将姜维再次北伐,结果遭遇魏国大将邓艾的伏击,损失惨重。这次失败不仅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也动摇了民心。然而,为了安抚姜维,朝廷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加封他为大将军。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稳定了局面,但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综观蜀汉的历史,封爵制度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工具,也是加速政权衰落的潜在因素。在蜀汉建国初期,封爵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新政权度过了艰难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最终成为影响蜀汉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建兴元年的谨慎封赏,到延熙年间的滥封乱赏,蜀汉的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蜀汉政权的发展轨迹,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内在的矛盾和局限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