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8年,齐达榜忧心忡忡地回到了家中,脑海中一直在想之前看到的老农。
按理来说不该在这儿看到他,但是那农民长得跟任芳伍实在是太像了,齐达榜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造,思想已然走上了正轨,当年任芳伍犯下的那桩大罪,给党组织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若那人真是任芳伍,那绝对不能再让他跑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齐达榜来到了政府,向政府举报了那个长得很像任芳伍的农民。
政府得知这一消息也十分震惊,连忙派人去调查,没想到这人还真是那个罪大恶极的匪首任芳伍!
任芳伍也没想到自己隐姓埋名二十多年,最后竟然会栽在这儿。
那么这位匪首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农民,他当年犯了什么事,最后又为何能在外流窜二十多年呢?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齐达榜从前是做土匪的,做过一些打家劫舍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之后,齐达榜就被当地的公安逮捕了。经过教育后,齐达榜也认识到了自己此前的罪行。
鉴于齐达榜此前犯下的罪行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法院判处了齐达榜十八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齐达榜表现十分良好,刑满后就顺利出狱了。
1968年,他服刑结束回了老家,因为他早年的那些经历,村民们也基本不与他接触,见了面也会躲得远远的。
回到家乡之后,齐达榜受组织的安排,去到了当地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
此时的齐达榜已经一改往日的作风,成了一个普通的人民群众,兢兢业业地在农场工作。
一天,齐达榜像往常一样在农场工作,期间他看到了一个老人,见到此人之后齐达榜大惊。
一开始齐达榜怀疑自己认错人了,但是他知道,即便是认错人也不能够错过任何一次机会。随后齐达榜就举报这位老人,组织上对此事非常重视,立刻派人前往调查。
一开始众人还不确定这位老人的身份,一路上都对齐达榜的话持保留意见。众人来到农场之后,看到了老人正在劳作,农场的人说这人已经72岁了,在这儿很多年了,齐达榜仔细打量了一下老人,就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了。
“这个人就是任芳伍,他当年在柴胡栏子害死了二十二名解放军!”
在场众人都震惊了,谁都没想到眼前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竟然被指认是当年柴胡栏子战斗的匪首。
当时调查组还不能够确定老人的身份,但老人自己却暴露了出来。
调查组向老人表面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老人听完之后瞬间慌了神,说话也开始不利索,很明显就是心虚的表现。
经过一番审讯之后,确定了这位老农就是当年的任芳伍。
当年任芳伍和土匪一起在柴胡栏子进攻完我军之后,由于害怕我军会对其进行围剿,于是脱离了土匪队伍躲了起来。此后任芳伍一直躲避我军的抓捕,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任芳伍就改名换姓,并且一直躲在农村里当一个普通的农民。
任芳伍原以为自己就这样能够躲过审判,不成想还是被齐达榜认了出来。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任芳伍欠下的血债必须要偿还,组织上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他的追捕,此刻的任芳伍也自知无法躲避,选择主动承认事实。
于是曾经在柴胡栏子欠下累累血债的任芳伍就此落网,次年就被执行了枪决,结束了他作恶多端的一生。
任芳伍作为土匪头子,曾经犯下过累累罪行,但是谁都想不到,他竟然还曾受到过高水平的文化教育。
任芳伍出生于围场县道坝子,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家中条件十分富裕。家里人从小就让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任芳伍在当地算得上是少有的知识分子,然而他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思想水平却停滞不前。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来到了围场县,随后国军就开始用高官厚禄收编当地的伪军、地主、土匪等人。
当时任芳伍继承了父亲的家业,是当地的大地主,随后他和其他土匪一起接受了国军的收编,还当上了一个区长。
此后任芳伍就开始助纣为虐,压迫当地的人民群众,迫害共产党员,坏事做尽。
任芳伍的名字在当时可谓是臭名昭著,所幸解放军很快就来到了这里,在解放军战士的努力下,围场县很快就被解放了,解放军还为当地老百姓除掉了这些恶霸。
任芳伍被我军打败之后,十分害怕我军会对其进行审判。当时任芳伍最大的靠山国民党已经败退了,他只能离开自己的家乡跑去其他地方躲避,但是他却没有反思过自己的罪行,反而是选择重操旧业。
任芳伍带着手下一百多人的残部来到了赤西县,之后在当地收编了一部分国军残部,期间还收编了不少土匪。
很快任芳伍手下竟然发成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正是日后发起柴胡栏子血案的罪魁祸首,那么柴胡栏子战斗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稍作停歇 狭路相逢
1947年,解放军在冀东战场上接连胜利,面对溃败的敌军,我军继续乘胜追击,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果。为了更彻底的胜利,组织决定这年4月,在热河林西县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主要的目的是讨论我军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当时共有两百多名代表来到了现场,众人开始商讨接下来的战略方向,为下一步的革命事业做规划。
会议足足开了一个月,一直开到5月14日才结束,会议结束之后,各大代表就开始返回各自的根据。
由于当时他们开会的地点已经基本解放,所以当时代表们返回的路上基本没有什么敌军,即便是有也是很小一部分残余力量,而且不会主动发起进攻。一众代表就没有太担心安全问题,代表团走了几天之后来到了一个村庄,此地就是柴胡栏子。
来到了村子之后,由于此地之前已经被顺利解放,因此战士们也放心停下了脚步稍作歇息。但是此地地处偏僻,众人也不敢放下戒备,于是一部分战士就开始在周边地区进行巡逻,以确保安全。
事实证明战士们没有放下戒心是正确的。
次日凌晨副团长李中权起身巡逻,当时天还没亮,村子周边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突然一些吵杂的马匹嘶鸣声和脚步声打破了此刻的宁静,李中权立刻提高了警惕,因为根据经验判断这些极有可能是部队的声音。
李中权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够等这些声音越走越近,很快这群人就已经接近了解放军。当时正在放哨的士兵看知道这群形迹可疑的人,立刻就对他们进行喊话,然而问了很多次对方都没有回答。
哨兵见状就打算上前去了解情况,结果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几声枪响打破了晨曦的清净。但是李中权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群人不像是敌人,他也很不解为什么对方会开枪。
一开始他担心可能是友军,只是出于警惕开了枪,随后就再一次喊话。
李中权表示自己是冀东过来开会的党中央代表,希望对方不要误会了,结果话还没说完枪声就更加密集了,这下众人才确定自己是碰上敌人了。
听到枪声之后,还在熟睡中的战士们立刻起身准备迎战,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当时敌军火力很猛,若是平时我军与之一战基本没问题。但是这次不一样,我军的队伍是一支代表团,里面主要是高层干部和文书人员,可战斗的人并不多,即战力十分稀少。
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敌人也意识到我军火力较弱,于是就开始加大了进攻的力度,意图一举拿下我军。
战局形势不容乐观,我军开始渐渐抵抗不住敌军的进攻,得知附近的不远处有一支我军的骑兵连,代表团立刻就向这支部队发起了求助。
在消息传递期间,我军战士殊死抵抗,用生命保护部队当中的高级干部。但是终究还是寡不敌众,许多英勇的战士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可是眼看着战场形势越来越艰难,附近的骑兵连却一直都没有来支援。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之后,众人已经支撑不住了,如果再没有救援的话大家很可能都要葬身于此。
此时敌人也看到了我军的疲态,立刻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最后一击,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李中权命令所有代表将机密文件烧毁。
然而在所有的处理工作完成之后,敌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战场形势已经十分恶劣了。李中权知道再不突围就没机会了,于是知会所有的战士们,一鼓作气冲出去与敌军拼杀,争取杀出一条血路突围。
那么最终代表团能够顺利突围?这只土匪部队最终的下场如何?
突出重围 损失惨重
李中权带领众人发起了突围,期间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很快李中权抓住了包围的一个漏洞,全力突围了出来。
此前李中权得知当地有一支友军部队驻扎,于是在众人突围出来之后,李中权就带领战士们往彩凤村进发,他打算前往寻求支援。
然而一路上李中权都没有看到彩凤村友军的身影,等众人来到了彩凤村才知道,原来这支部队害怕与敌军交战,早就已经离开了驻地。
众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他们没想到这支队伍竟然会如此贪生怕死,置友军的生死不顾。但现在也不是愤怒的时候了,众人需要想办法摆脱身后的敌军,情急之下李中权想到另一个地方,那里还有一支我军的部队。
但是此时众人刚刚经历了苦战,而且又一路奔走至此,大家的精力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实在是走不动了。无奈之下队伍只能够选择原地休息,就在士气十分低落的时候,一个警卫员跑了过来,带来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
原来就在前方不远处有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是朱老总麾下的骑兵师,这下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等来支援了。当时李中权身上还负了伤,正在包扎伤口,看到骑兵师的到来仰天大笑,当时后面的敌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群乌合之众遇到了朱老总的骑兵师,瞬间就被打得四散而逃,不一会的功夫就被骑兵师全部剿灭。战斗结束之后骑兵师就护送着代表团回到了根据地。
中央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因为在柴胡栏子战斗当中,我军损失十分惨重。
据后来统计,在这次的战斗中,冀东代表团总共牺牲了22人,其中牺牲的5位代表都是师级以上的干部,是红军时期的老同志。
自红军建军以来,我军从来都没遭到如此巨大的损失。随后上级严惩了驻扎在彩凤村的骑兵连负责人,如果当时这支队伍能够及时救援,很可能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失。
同时组织立刻派兵剿灭这支土匪,很快就将剩余的队伍一网打尽,匪首任芳伍被击败后开始四处逃窜。
解放军决定要抓住任芳伍,为代表团牺牲的战士报仇,任芳伍见走投无路,选择回到家乡围场县,利用当地的地形继续与我军进行游击顽抗。
最终邪不能胜正,任芳伍的队伍在三个月后被我军包围,任芳伍为躲避追捕躲进了山里。
此后任芳伍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一直到齐达榜将他认出来,任芳伍才最终落网。
二十多年的逃亡生涯也摧毁了任芳伍的意志,面对调查组的审判,任芳伍在惊恐之中将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全部供认,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柴胡栏子战斗结束之后,我党为了纪念在这次事件中牺牲的战士,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67年,当地政府修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1971年修建了柴胡栏子烈士陵园,其中包括了纪念馆和陈列馆,后来就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在此地战斗过的战士们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任芳伍先是作为地主为害一方,之后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助纣为虐,之后还一手制造了柴胡栏子事件,使我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任芳伍对我军和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当时没能及时抓捕到他是一个遗憾,所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成功让任芳伍伏法。
结语
齐达榜虽然曾经也走错了道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但是他对于自己的过往能够悔改,最终还在抓捕任芳伍的过程中立下功劳。
相比之下任芳伍的行为则十分恶劣,不仅犯下了累累罪行,还试图躲避人民的审判,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往,实在是令人不齿。
在柴胡栏子战斗中牺牲的代表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我党的革命精神,即便是深陷困境也没有向敌人屈服。
像他们一样的烈士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将永远被人民所铭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