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林海音:13岁丧父,拉扯6个弟妹,后嫁豪门收获真爱

这是林海音晚年的照片,雍容大气、端庄美丽,朋友们都用南海观音来形容她。

就算不懂相面术的人,看她“天然妙目,正大仙容”,都会认定她是福气满溢的人!

事实上,林海音福慧双修,一生堪称圆满。

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乃至交际,林海音都称得上人生赢家——

作为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编辑和出版人,她提拔了很多后辈,出版了无数堪称精品的优质书籍;

作为妻子,她嫁入豪门,与丈夫相濡以沫60多年;

作为母亲,她的三个子女皆有所成,二女儿夏祖丽还继承了她的衣钵,为她写了传记

01

那么,林海音的人生真就一帆风顺吗?

并不是。

大家还记得《城南旧事》的结尾吗?主人公英子的父亲去世了,她哀伤地说: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其实,林海音就是英子,英子就是林海音。

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她的父母是台湾人,后来定居北京。

1931年,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病逝,丢下妻子黄爱珍以及7个年幼的孩子。

黄爱珍是个家庭主妇,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没有谋生能力。

因此林家家境陡落,不得不搬出四合院,住进免费的晋江会馆住,靠着抚恤金过日子。

1933年,15岁的林海音为了早点赚钱养家,她放弃了念高中,跑去念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是《世界日报》的社长成舍我创办的学校,旨在培养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

这所学校不用交学费,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报馆实习,将来有机会进报社工作。

林海音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从检字、排字、校对、编辑、采访、印刷,一点一点地学。

因为刻苦用功,加上又有写作天赋,她刚念完一年级,就进入报馆实习。

从那以后,她白天上课,晚上就到报馆上班、写稿。

每天下班后,林海音总是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给母亲和弟妹买点好吃的,比如糖炒栗子、坑枣等零食,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在微弱的灯光下边吃边聊。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中,在窗前的方桌上,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心里盼望着,脚下不由得就加快了。”

正是因为林海音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一家人相互扶持,一点也没有孤儿寡母的悲戚。

02

两年后,17岁的林海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正式进入《世界日报》工作,采访文教及妇女新闻。

就在这时,她结识了豪门贵公子——夏承楹(笔名何凡)。

夏承楹也是《世界日报》的骨干编辑,他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夏仁虎是举人出身,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及国务院秘书长。不过北伐后,夏仁虎辞官隐退,以读书写作自娱。

夏承楹对林海音从小失去父亲,却以优秀的成绩念完北平新专,然后自立、认真工作、赚钱养家,心里很是尊敬。

渐渐地,他由欣赏转为爱慕。

当时,夏承楹和林海音共用一张办公桌,一个上白班,一个上晚班。

每天夏承楹下班的时候,他就在办公桌抽屉里塞满零食、水果,留给上晚班的林海音吃。

不久,他开始留字条,约林海音周末出去玩。

到了周末,他带林海音去看电影、吃西餐,然后去北海溜冰,或者去逛书店、听音乐,两人渐渐发展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夏承楹比林海音大8岁,无论是教育、知识水平或是家庭教育,都比林海音好很多。

而且,夏家一大家子好几房,连带仆人、车夫、厨子、裁缝,一共三四十口人,是个标准的中国式大家庭。

林海音要结婚前,林家的亲戚担心门不当户不对:

“你从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的小家庭,嫁到有公公、婆婆和许多兄弟的三四十口大家庭能相处吗?”

林海音坦然地说:

“我跟弟妹能够和谐相处,跟夏家人也能和谐相处。”

03

1939年5月13日,林海音和夏承楹在北平举行了婚礼。

这年,林海音21岁,过上了人人羡慕的豪门少奶奶生活。

可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坚持每天下午去报馆上班。

并且,林海音自己出头后,没有忘记弟妹。

她一生最重亲情,她觉得亲人之间一定要包容,绝不能搅翻。

她安排弟弟妹妹或去学习打字、助产等技能,或去念高工,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因为林海音心中清楚,林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念大学,但只要有一技之长,不怕不能生活。

就这样,林海音带着一家人不卑不亢地走向了更好的生活,没有像自己笔下《城南旧事》那些走投无路的城市贫民那样,被凄惨的生活残忍吞噬。

与此同时,林海音把夏家的人当成自己家人一样爱护。

凭借着这份真心,她跟婆婆、妯娌相处融洽,很快就融入了夏家的大家庭,并且成为夏家调和鼎鼐、排难解纷必不可少的人物。

1941年,林海音头胎生下了一个儿子。

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立马叫人点一柱香,朝着院子拜谢菩萨保佑。

“六奶奶生个大儿子!”

很快,这个喜讯就在夏家大宅院传开了,夏家上下都眉开眼笑。

之后,林海音又相继生了2个女儿。

夏承楹开心极了,他非常喜欢孩子,总是帮妻子分工带孩子。

04

当时,夏家专门将一栋楼的二楼,分给林海音夫妇住。

从二楼推窗望去,有一株丁香花,枝桠漫开。

林海音将小楼布置得典雅温馨,就连窗帘、桌布都自己设计缝制。

同事们、朋友们都爱来小楼,跟林海音夫妇谈天说地,而夏承楹的朋友大多是世家子弟,既有家学渊源,又上进努力。

正是在夏家,林海音看到了一个深厚开阔的人生,见识到了真正的京派作风。

与此同时,她还学到了宝贵的人生修为——

抗日战争期间,公公夏仁虎无论如何艰苦,都维持着他的气节。

这让林海音深受震动,她形容公公:

“像一株寒天里的孤松,屹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不怕冷也不怕风。春天总会来临的。”

这个有忠厚家风和京派遗韵的大家庭,日后成为林海音写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1948年,林海音和家人赴台。

离开北平的时候,她心情复杂:

“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到了台湾,林海音一撂下行李,就开始找工作,并且很快进入报馆工作。

林海音精力充沛,在工作家事之余,每天还能为报刊写个数千字的短篇。

1960年,林海音出版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充满着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写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南城的一座四合院里,小女孩英子从7岁到13岁之间发生的故事。英子用一颗纯真的心,一双好奇的眼睛,感受老北京的风土民俗,观看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傅光明如此评价这本小说:

“林先生的城南旧事在读时觉得是不经意的小故事,但读后的震撼很大。让人觉得一个小故事怎么会给你这么大的激荡和震撼呢?她很率真、很直接,给人一种家庭主妇的温暖感觉,就像她的文字,是直抒胸臆的。”

1983年,导演吴贻弓将《城南旧事》改编为电影,他深情地说:

“林先生写的是人性中最美的、永恒的东西。这是人类共同的,是历久弥新的。”

想来,《城南旧事》之所以备受好评,这正是“人性”感动“人心”。

而林海音因为电影的上映,事业到达顶峰,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

05

林海音虽然是个职业女性,却不回避做母亲和妻子的职责。

她每天买菜、烧菜、做家务,忙得不亦乐乎,享受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夏承楹把工资交给妻子,也把家事都交给妻子,平日里他只管专心读书、看报、写稿、上班。

不过,夏承楹有两件事是必须亲自动手的。

第一、每到夏天,夏承楹要亲自煮酸梅汤,那是他从小在北京喝惯的。

每当这时,林海音就主动让出厨房,让丈夫尽情发挥。

当朋友来做客,夏承楹总会默默端出酸梅汤待客,林海音在旁边总会提一嘴丈夫的功劳:

“这是承楹熬了一早上做出来的酸梅汤,快尝尝。”

第二、夏承楹喜欢自制花椒盐,那是他非常喜欢的调味品,用来炸花生米或炸胗肝蘸着吃。

林海音总是尊重配合丈夫的生活习惯,当她看到花椒盐的瓶子空了,便会主动提醒丈夫,假如丈夫没空做,她就会帮忙做好。

二女儿夏祖丽如此评价父母的这一细节:

“别小看这罐不起眼、微不足道的花椒盐,它的背后代表着两人多年的默契合作和迁就尊重。他们俩一生有许多事就像这罐小小的花椒盐一样,相互合作完成的。”

正是因为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林海音与夏承楹携手共度60多年仍然恩爱如初。

06

林海音一生爱家人,爱朋友,爱相聚。

也正是因为写作以及热情好客,林海音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为写作,和许多同好的朋友交往,友情更是我一生中所引为最有获益的事。我们家一定要有朋友。朋友,包括亲友,总是摆在第一。”

在朋友们那里,林海音是有口皆碑的——

林海音夫妇热情好客,热衷于请朋友们来家里吃饭。

每次,林海音请客,她总是让主客点名。

主客想见谁,只要把名单开出来,她总有办法将主客想见的朋友一一约到。

到了约定的那天,林海音一大早就上菜市场买菜。

回到家,她兴致勃勃地卤上一大锅牛肉、蛋、豆腐干、牛肚、胗肝、鸡翅膀、海辣白菜、炒酸菜、豆酱什么的,还有买的新鲜馒头和芝麻烧饼,甚至水果、甜点、饮料,一定要让宾客尽欢。

来过的朋友都说,林海音和夏承楹的家,是最最有人情味的地方,令文人雅士心生向往! 而气度雍容、人情和美的女主人,尤其让人难忘!

作家余光中如此回忆夏府欢聚:

“无论是餐前纵谈或是席上大嚼,那感觉真是宾至如归,不拘行骸到喧宾夺主。女主人天生丽质的音色,流利而且透彻,水珠滚荷叶一般畅快圆满,却为一屋的笑语定调,成为众客共享的耳福。”

作家隐地更是不吝赞美之词:

“只要到了林先生家做客,就算不爱说话的,也会变得话多起来,有时大家还抢着说话,笑声穿插其中,加上主人林先生一口标准的京片子,个个成为快乐的客人,不到晚上十二点钟,总是舍不得离开这笑意暖意满屋的夏林府。”

与此同时,林海音还善于发掘新人,提拔后辈。

不过,当新生代作家向她表示感谢之时,她总是谦虚地说:

“那是因为你们的作品好,不能说是我提拔了你们,这未免把我说得太高了。”

试问,这样一个爱家人、爱朋友,性格喜洋洋热乎乎的女人,谁会不喜欢?

试问,这样一个集才华、美貌、幸运、成功于一体的女人,世间能有几个?

当然,林海音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但是,由于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力充沛,她逢凶化吉,她拥有了几乎圆满一生。

“林海音的一生,也遭遇过诸多风刀霜剑,却懒得去顾影自怜!她用她的热闹热络,驱走阴冷荫翳!”

相信林海音这样的女人,令很多人欣赏羡慕。

这不,作家李潼就说:

“林先生人美、声音美,生气勃勃更美,这动人的活气,是天生气质,希望也是能培养的——我暗里欣羡。”

参考书籍:

01 《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夏祖丽(林海音二女儿)

02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 : 从林徽因到张爱玲》——王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