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慧】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新时代民政事业改

为您推送国内外养老服务政策资讯

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新时代民政事业

改革发展

——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

“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事业的突破。”近日,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在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做起,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改变陈旧工作套路,创新理念思路,使民政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时代在向前,人民群众对民政服务需求全面升级,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打开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民政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李明生表示,民政干部职工要打破思维定式,扭转思想惯性、思维惰性,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对标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全国首例、做出成功案例,努力在参与中心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上出色、出彩、出品牌。

李明生说,全省民政系统要树牢互联网思维,推动信息化背景下民政工作方法、手段、机制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民政工作效能,扩大民政工作影响力。树牢经济思维,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建设规律,在银发经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婚姻登记(甜蜜经济)、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区划地名等方面助力经济发展。提升市场化思维能力,主动开拓社会资源、撬动市场资源,借助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显著增加养老育幼及其他社会服务供给。

李明生说,全省民政系统要按照确保兜底性、强化基础性、扩大普惠性的原则和思路,不断推进民政各项工作。从服务对象看,兜底性民政服务对象主要是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孤残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困难老年人等7类人群,基本性的民政服务对象主要是基本民政服务清单上覆盖的群体,普惠性的民政服务对象主要是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几乎涵盖全省所有人口。从工作要求上看,兜底保障工作从以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与精神兼顾拓展,从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向维护权益和促进发展拓展;社会组织工作从以登记管理为主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变;慈善工作从以线下大额或较大额单笔募捐为主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逐步形成人人公益、指尖公益、随手公益。民政部门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服务对象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和全体老年人拓展。构建“兜底+基本+普惠”“政府+市场+社会+家庭”新格局。

“民政工作件件关乎全局、牵系民生,必须主动融入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民政领域新质生产力,使民政事业发展获得更大空间、赢得更多支持。”李明生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主动服务人口发展战略,通过健全老龄工作体系,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主动服务共同富裕战略,通过完善社会救助福利制度,持续做大慈善捐赠体量,提高慈善公信力,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民政作为。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深化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等方式,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来源:《江西日报》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福泽社会,利益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