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研究|吴言生:镜花水月,非有非无

唐宋禅诗话语体系中表征迷失论的第四组话语是“万法皆空”意象群。“万法皆空”意象群主要有“梦幻泡影露电”“镜花水月”“雪泥鸿爪”等象征譬喻。

大乘佛教经常强调,一切法生灭无常,犹如梦幻,而这一切都是从心意识所变现。“世间恒如梦。”“何因如幻梦,及揵闼婆城。世间热时焰,及与水月光?”“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影水月及梦,内外心现。”“彼于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影水月。”(《楞伽经》卷一)“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花。”“圣者如幻。”(卷二)

对如幻智的证得,根源于缘起论。论者指出:“事物总是包含着既是此物又是他物的矛盾。唯识宗同其他佛学派别一样,看到了一个片面的真理,揭示矛盾的一个侧面——此物即是他物。但它们的错误,也就在于坚持这个真理的片面,否认矛盾的另一个侧面——此物即此物而不是他物。也就是说,它们否认众缘(他物)结合后,会发生一个实实在在的质变,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自性的此物。这是一种否认矛盾的合理性、否认对立面的统一性、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正是从这种思想出发,唯识宗等形成了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既然此物是假的,那么他物也只能是假的,因为他物是一个此物。这样,世界万物也就都是虚幻的了。”

从对名相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佛教侧重的是心灵的体证,是以悟者之心对万物的体验,离开了心灵的体验,就丧失了佛教的精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真正证道的悟者,处在色尘世界之中,看待自身和外物,才会亲证到如梦似幻的存在。《碧岩录》第四十则:

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花,召大夫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陆亘是南泉的久参弟子,平常留心真实理地的参究,也深入对僧肇《肇论》的探讨,一天提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两句话,认为很奇特。这两句话是《肇论》中的名句。在《论》中,僧肇借用了庄子道家语汇来表达佛教思想。《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象,自异的方面来看没有一物相同,就同的方面来看没有一物相异。天地、我都是从同一个本源生起,万物都是本体的显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庄子是从相对主义出发主张物我为一的思想的,僧肇则提倡“性归自己”,其思想基础乃是万物非真的般若空观。元康《肇论疏》:“同一无相,故曰同根。”

按照佛教的观点,天地、万物和我都是因缘所生,依照一定法则变化,无所谓永恒。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由于其性本空,具有可变性,因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变化。不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它的性质都是空,因此都具有共同的属性。然而,对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理性认知,并不等于真参实证。陆亘的问话,奇特固然很奇特,但并没有超出经教的道理。因此,南泉指着庭前花对陆亘说:“当一个人清净到了极点,整个身心充满了光明,寂照时涵盖整个虚空,再回头来看这株花,仿佛是梦中所发生的事。”雪窦颂云: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

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碧岩录》第四十则)

“非一一”,意指非一之一。“一”是指数之始,是绝对极致之意。诗意谓映现在我们感官上见闻觉知的物象,不是物自身的极致之真相;山河大地映在我们眼帘上的姿态,仅是镜中之影,而不是其原形。仅凭见闻觉知,想达到物的真相极致,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要体证如如不动的本来面目,就不能在“镜中观”。既然不在镜中观,到底要在什么地方观?这就要求参禅者立在万籁俱寂的绝尘之境上,断灭心机意识的作用,使心灵渣滓尽化,如同澄澈清潭,才能真正体证到万物一体的“如如”。这是扬弃了感觉而达于清澄的心境始能体证的境界。

摘自吴言生《唐宋禅诗的话语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