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之乱:史上最离奇的局中局,一群阴谋家们的巅峰对决

文|老达子

本文共3081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很多人在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会认为钟会和姜维的叛乱失败非常令人遗憾,也让姜维失去了逆天改命的机会。那真实历史中的钟会之乱到底是什么样呢?

钟会在蜀汉将领姜维的支持下,意欲反叛自立。钟会自以为是,认为能够打败司马昭,夺取天下。然而,这场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击溃了。

今天老达子就来回顾一下这次叛乱的历史背景和注定失败的原因~

钟会:擅长权谋,精通书法

钟会,字士季,是魏国在三国时期备受推崇的杰出军事家和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弟弟。钟会自幼天赋异禀,备受当时君臣的赞誉和喜爱。年少之时便步入仕途,担任要职,深受魏帝和百官的器重。

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等战役中,钟会屡次施展奇谋,被誉为当世张良。他曾为司马昭提供策略,挫败了曹髦夺权的阴谋,因而获得司马氏的信任。钟会涉及并参与了名士嵇康之死,亦是其中一位主谋。

钟会也精通书法,唐代文人张怀瓘在《书断》中称赞其作品为“妙品”,仅次于“神品”。

除此之外,他还精通文辞和玄学,曾著有一本名为《四本论》的著作,主要探讨了“才”与“性”的关系。在书中,钟会阐述了“性”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素质,“才”则主要指政治方面的实际才能,他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钟会是非常有学问的。

在朝堂上游刃有余,同时也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之中

在背叛曹家多年的恩情后,钟会决定投奔司马懿,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命运并开启了权谋之路的新篇章。在司马懿的庇护下,钟会表现出卓越的才智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他逐渐成为司马家的得力助手和重要人物。

钟会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了伶俐和善变的特点,他擅长洞察人心,准确判断局势,并利用巧妙的策略快速攀升。他在朝堂上游刃有余,还与司马懿紧密合作,两人共同谋划军事行动和政治策略,使得司马家的势力日益巩固。

不久之后,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深陷于权力的旋涡之中。在司马懿逝世后,司马昭继位。然而,司马昭对权力的渴望和采取的残酷手段让钟会感到不安。

钟会目睹了司马昭铲除政敌、削弱异己的残酷手段,充满了忧虑和担心。他亲眼见证了那些受害者的悲惨下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忠诚。

钟会伐蜀:明明出力比邓艾多,却被邓艾抢了头功

景元四年八月,钟会正式率军出征蜀地。面对蜀军采取的守势,钟会轻易地包围了乐城和汉城,打开了通往阳安关口的道路。在阳安关口,钟会得到了蜀汉的投降将蒋舒的帮助,成功攻下了关隘,打通了通往成都的道路。

尽管钟会缺乏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但这个开局非常顺利,使他的自信心大大增强。然而,钟会在通过阳安关口后,前方的剑阁被姜维挡住。剑阁比阳安关口更加险峻,姜维突破邓艾和诸葛绪的包围后原本打算前往汉中救援,但由于阳安关口已失守,只得退守剑阁。

姜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名将,长期以来对魏国边境构成威胁,也是邓艾的强劲对手。相比之下,钟会缺乏实战经验,除了写信劝降姜维外,对守卫剑阁的姜维束手无策,只能停留在城下。

九月,诸葛绪率领三万人前来剑阁与钟会会师。诸葛绪是雍州刺史,地位仅次于钟会,为了直接掌控诸葛绪麾下的军队,钟会诬陷诸葛绪胆怯不进,将他囚禁起来,并将其带回洛阳。

尽管钟会增加了三万人的兵力,仍无法攻破剑阁的防御。面对无望的攻城局面,钟会考虑撤军。此时,追击姜维的邓艾抵达阴平,邓艾并没有像诸葛绪那样直接前来剑阁与钟会会师,而是提出了偷渡阴平、直取成都的计划。

对于邓艾的计划,钟会没有表态,也没有派兵增援。当然,邓艾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并不需要钟会的支援,他在未等待钟会的回应之下,率领军队执行了自己的军事计划。

一个月后,尽管钟会仍在剑阁与姜维对峙,但邓艾早已率军进入成都,接受了刘禅的投降,成为了灭蜀的第一功臣。尽管钟会是伐蜀行动的坚定支持者,但他的功绩却黯然无光,内心失落难以掩饰。

不久之后,姜维得知成都已陷的消息,主动放弃剑阁,率军东进巴中,这才给了钟会占领剑阁这一易守难攻之地的机会,成功打通了通往成都的重要通道。紧接着,钟会亲自率军南下成都,并派遣胡烈、田续、庞会等将领追击姜维。

最终,姜维来到郪县时接到刘禅的投降命令,无奈之下只能向钟会投降,成为了亡国之臣。

姜维的到来,使得钟会的反叛底气更足

姜维的声望在众人心中一直很高,钟会也不例外。因此他对待姜维特别优待,与他同行同坐,甚至认为姜维胜过了魏国昔日的名士诸葛诞和夏侯玄。

这两位名士可是司马家族的政治敌人,其中诸葛诞还曾被钟会亲自策划消灭。从钟会用高标准评价姜维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立场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而正是姜维的出现为钟会带来了新的生机,作为蜀国名将,姜维对司马昭的统治不满,希望与钟会联手对抗司马家的暴政。钟会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决定采取行动。

他与姜维秘密商议,共同策划发动叛乱,推翻司马昭的统治。利用自身在朝廷的地位,钟会搜集情报并做好叛乱准备。尽管内心忐忑不安,但钟会坚信这是保卫自己和国家的唯一出路。

然而,钟会的计划最终未能成功。由于钟会心慈手软,他释放了监军卫瓘和胡烈的亲兵,使得胡烈得以通过亲兵向自己的儿子传话,说钟会在密谋坑杀魏国士兵的消息。

随着消息的传播,魏军上下都被激怒了,最终发起进攻,钟会和姜维顽强抵抗但无法抵挡众人的攻势,最终全军覆没。钟会的计划失败了,而姜维也未能实现恢复蜀汉的理想。

在钟会被杀后,司马昭展现了残酷无情的一面,他消灭了钟会的养子钟毅和养孙,以彻底断绝钟会后人的根脉。

司马昭在灭蜀之战中为何选择派遣钟会呢?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当司马昭决定发动战役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他,甚至包括后来立下奇功的邓艾在内,都持有反对意见,只有钟会赞同司马昭的这一决定。

就连司马昭决定重用钟会时,他的妻子王夫人也认为过度优待可能引发混乱,同时邵涕也进行劝告,认为如果派钟会率领十多万主力军,一旦取得胜利可能会失控。

司马昭回应称,我当然明白,但只有钟会与我意见相合,派他去取胜的机会最大,如果派一个本来就不想打仗的将领去,胜算更低。至于钟会是否会失控,司马昭认为,一旦蜀汉被灭亡,剩余的人是不会和钟会谋事的。

而钟会率领的中原军士们打完战役后都会希望返回中原,也不会有人想要造反。即使出现叛乱,钟会也只是给自己找麻烦。

其实钟会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

在乱世之中,选择统帅将领是一项慎重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钟会看重姜维的原因,以及为何产生了消除所有中原中层将领的想法。这并非钟会愚蠢,而是因为他想要拉拢蜀汉当地势力为自己所用,同时让曹魏的中层将领难以谋反。

因此,与姜维商议的计划是,消灭曹魏军队中的中层将领,由姜维率先进攻斜谷,占领长安,然后钟会率领大军跟随姜维,等到攻下长安后,分兵两路,骑兵沿陆路进军,步兵从水路通过渭水进入黄河,最终两军在洛阳地区汇合,这样一来,胜利在握。

可以说,即使姜维心怀鬼胎,也难在中原地区发挥作用。总的来看,这场叛乱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实际上却以失败告终。即便没有叛军的干预,司马昭此时与贾充已占领要道,钟会获胜的机会依然微乎其微。

另外一点,姜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就是复国大计。姜维暗中与刘禅保持联系,密谋利用钟会的叛乱削弱魏军实力,并最终除掉钟会,重新夺取政权。不过,钟会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这一切毫无察觉。直到他发现时,已经陷入了自己部下设计的圈套中,无法挣脱。

老达子说

说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钟会出兵伐蜀,内怀贰心,意欲反叛自立;

而司马昭想借钟会之手,除掉邓艾;

钟会的野心又让姜维看到了希望,意欲利用钟会谋划复国大计;

可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所有的规划最终都前功尽弃了,因为半路杀出了一个卫瓘。#优质作者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