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南关法院以“三审合一”守护未成年人法律权益

在我们的社会,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如何为他们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成为了全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随着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意见,南关法院迅速响应,立足审判实践,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少年审判“三审合一”的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非凡。

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南关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房国华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持续发力,打造《‘南’向阳光,‘关’爱青苗》少年审判品牌。”这样的信念不仅是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保护,更是为他们的未来指引正确的方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关法院大力深化少年法庭改革,推动少年审判专业化建设。副院长高原透露,法院制定了《南关区人民法院“三审合一”少年法庭建设实施方案》,由刑事审判庭牵头,组成了一支专业的审判团队。这些法官不仅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更是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备耐心与亲和力。通过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绿色通道”,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集中审理,真正做到专业化的审判。

此外,南关法院还完善了适合未成年人审判的场景,营造关爱、温馨、柔性的诉讼环境。法院新设立的少年审判专区,努力减少未成年人的恐惧心理,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让法庭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可怕的地方,而是温暖的港湾。由此,南关法院在2024年6月不公开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贩毒案件中,承办法官通过感化教育,使得被告人小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我今后一定改过自新,远离毒品,远离犯罪……”这充分展现了法庭对未成年人的挽救与教育的重视。

自少年法庭正式成立以来,审判团队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1件,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的刑事案件15件,无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还受理了多起涵盖抚养权、抚养费等类型的民事案件。每一桩案件的审理,法院不仅要作出公正的判决,更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融入未成年人审判全过程。因此,通过这样的审判,未成年人能够不断认识错误,重新回归正途。

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非法院“单打独斗”就能完成。南关法院积极采取措施,凝聚社会多方合力,提升家长和监护人的法律意识。通过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他们担负起教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在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审判过程,法院不仅重视个案处理,法官们更是多次走访社区,了解家庭情况,并以社区矫正为抓手,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指导和教育。

法庭上,法官薛清昭刚刚集中宣判了三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随后,他向其中一名涉及盗窃罪的未成年人家长递送了《家庭教育指导令》。经过调查发现,孩子的父母因常年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最终导致孩子走上了歪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关法院强调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发力的重要性,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不仅如此,南关法院还非常重视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进行整改。比如,在一起未成年人侵犯案件的审理中,发现涉案场所的管理存在漏洞,法官们及时向相关经营者发送《司法建议书》,督促其完善未成年人的住宿监管措施。这样的举措,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

房国华院长表示:“在幼苗成长为栋梁之前,人民法院的职责就是用法律的盾牌为他们遮风挡雨。”这份责任与担当,标志着南关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上的初见成效。未来,南关法院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在法治的阳光下成长,共同守护这片希望的蓝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任务,正因为南关法院的踏实努力与积极探索,才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光明的前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