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和蒋校长的败退,这个原因可能比军事失利还要深层

国民党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经济上的失败,且二者互为因果。

日军投降后,负责“接收”的重庆方面,制订了一个非常荒唐又极其自私的金融政策:国统区与沦陷区的货币兑换比例为1:200。

这意味着国统区的一块钱,能购买沦陷区价值200块的东西,这几乎等同于公开劫掠了!

沦陷区包括黄金等在内的物品,很快就被国统区官员、军人、商人等横扫一空。沦陷区人民则一片哀号,他们持有的汪记伪政府发行的货币,必须要换成重庆发行的法币才能流通,200块兑换1块让他们的财富迅速缩水。

按原本情况,二者的购买力大致维持在1:30-40。而抗战期间,官方制订的法币对美元的比率也仅为1:200(实际上远远不止,黑市甚至可能为几千法币兑一美元),也就是说,抗战胜利后法币在沦陷区的实际购买力,理论上追平了同额度的美元。

以上所说,就是国民党在经济政策上混乱、随意与厚颜无耻的一个缩影而已。这一举措,也让原本生活在日军、汪伪治下而对中央军翘首以待的沦陷区人民彻底失去了对重庆方面的信心。

以上说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沦陷区的经济劫掠,所谓“还都南京”后的南京国府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对沦陷区和国统区的无差别掠夺。

为达成控制物价的目的,在宋子文的主持下,国民党开放了金融市场并推出了鼓励生产贷款政策。

所谓开放金融市场,就是锚定法币和美元的比价,一旦法币贬值,国民党就只能动过外汇和黄金储备买单。

同时放开了上海黄金交易市场,导致峰值为8000亿元的投机资本涌入上海抢购黄金,这些资本足以购买2亿条黄金(约4000万两)。国民党储备的黄金一共才多少呢?大约1000万两。

投机黄金的巨额收益,都落入了谁的口袋了呢?是军政要员,是官僚资本,是银行家,是投机商人,受害受掠夺的是普通百姓和底层人民。

更离谱的是,国府发放的生产贷款,也大部分被投机者套出来抢购黄金。这么一来,缺乏黄金作为保证金的法币,又陷入了一轮又一轮的贬值过程。

举个例子,1937年的100元法币购买两头牛,1945年9月能买两只鸡,1946年1月能买两颗鸡蛋,1947年能买五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能买两粒大米。

随着在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国民党的经济生态也节节恶化,而恶化到极致的经济,又会导致军事上的更加失利,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看到这你就知道了,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及国民党军的轰然倒下是早就注定的了,神仙也救它不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