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行密(杨行密)有锐士五千,衣以黑缯黑甲,号黑云都。”——《新唐书·杨行密传》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的国势愈来愈衰落,特别是黄巢之乱后,大唐最后的中央军——神策军,遭到重创,几乎全军覆没,再加上效忠于大唐中央朝廷的江南地区受黄巢之乱的影响,损失惨重。黄巢之乱勉强被平定,大唐却也是病入骨髓,再无中兴之可能。大唐中央衰落后,各地藩镇开始互相攻伐,开启了新一轮藩镇兼并战争。
所谓“有兵就是草头王”,在这种背景下,各地藩镇为了在争霸战中胜出,都绞尽脑汁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期间涌现出了生动天下的“鸦儿军”(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麾下的精锐骑兵)、“银枪效节军”(朱温部将杨师厚训练的私人武装)等强军。此前的文章也有专门篇幅讲过,今天就来讲一讲五代最强悍的重甲步兵,也是南方精锐部队的代表黑云长剑军,也称黑云长剑都。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有言:“家丁盖昉於唐季藩镇,如田承嗣之魏府牙兵,吕用之之莫邪都,杨行密之黑云都,杨师厚之银鎗効节都而始盛。”
黑云长剑军是割据淮南的军阀杨行密重金打造的“样板部队”,杨行密占据的两淮地区水网密布、又不产战马,但两淮长期收到北方中原骑兵的威胁,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为了克制北方骑兵,杨行密于是结合两淮的地形特点,打造出了当时最强悍的重甲步兵,用于克制骑兵。杨行密为这支部队配置了最精锐的长剑(类似于陌刀,专门用于斩马),又因为统一身着黑色长袍,从远处看就像黑压压的云一样,遂称之为“黑云长剑军”。
乾宁二年(895年),唐廷加拜杨行密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拉拢这位雄踞淮南的地方实力派,杨行密也正式得到了唐朝中央的认可。乾宁四年(897年),割据兖州的军阀朱瑾被中原“大哥大”、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攻击,朱瑾战败,朱瑾不甘心投降朱温,遂带领部卒南投杨行密,朱瑾麾下有大量骑兵,这对缺少骑兵的杨行密无疑雪中送炭,杨行密于是大方的收留了朱瑾所部。
杨行密的行为无疑是打了朱温的脸,朱温何许人也,岂能吃如此“哑巴亏”。于是派出自己的两员悍将葛从周、庞师古率军征讨杨行密。葛从周、庞师古率军攻入淮南,并包围了淮南重镇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大有一举夺取淮南之势。当时的朱温正是如日中天的时期,葛从周、庞师古更是百战名将,朱温所部皆是百战精兵,骑兵更是纵横中原无敌手的存在。可惜在淮南,朱温遇到了他最不应该遇到的人,杨行密。
杨行密见朱温势大,没有恐惧,仔细分析朱温排兵布阵后,亲率数千名黑云长剑军,在葛从周、庞师古两军的结合部清口(寿州附近),瞅准时机,趁着夜色攻入朱温军大营,黑云长剑军用巨大的长剑砍杀着他们的战马,军士从马上纷纷坠落,又被黑云长剑军就地格杀,一夜过后,大营内只留下朱温军士和战马的残脂断臂,主将庞师古也被当场斩杀。葛从周只得收拢残部仓皇北撤,杨行密带着黑云长剑军尾随追击至渒河(淮河支流),再次大败朱温军。因为战场主要发生在清口,遂之为清口之战。
清口之战,黑云长剑军一战而名动天下,此后世人皆知淮南有个杨行密,杨行密有一支令人恐惧的重甲步兵。清口之战,是朱温称帝前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这一仗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从此无论是朱温的后梁、还是之后的后唐、后晋、后汉再也不敢南下用兵,南北疆域基本保持稳定。直到后周世宗柴荣上位后(954年),北方才再次启动南下战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