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和公司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大客户说,我们这个项目某厂商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也一块儿做了规划,本来我们没有招标的必要,但基于咱们的关系决定给你们和其他厂商一个机会。
但由于公司前期没有参与项目的运作,客户也不会单独让做调研,最后就基于标书用标品拼凑了一个解决方案去投标。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没有中标。
事后对这一项目做复盘,公司销售副总裁说,大客户一定是希望业务共创,而不是仅仅买标品。业务共创就需要经营客户,与客户联合做课题,给客户做一些咨询规划,靠课题牵引,靠规划牵引,才能把客户接下来3-5年的项目都盘住。这样才能从卖产品升级到卖能力,仅靠打单、不养单的方式不能再持续了。
过去很多厂商采用了「光打粮不养地」的方式,但当竞争越来越卷了,「光打粮不养地」难以为继,哪怕眼前打下几单,也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规划牵引,盘不出客户后续的项目。
公司的不少角色也都看到了在大客户经营层面的痛点。
以「网安一哥」奇安信为例,就曾召集营销中心的高管、资深销售、售前和交付序列的专家,一共50多人开会研讨,共创了两天,最后投票选出了关于客户关系经营的核心策略。
这是奇安信做业务变革的一个缩影。
从2020年奇安信开始探索尝试,并学习华为的体系进行营销业务变革,主要包括直销、代理和客户关系培育三大块,也就是对内搞定协同、对外搞定客情,再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架构支撑前端的业务架构,把变革后的业务思路和流程落地、跑起来,同步完善了相关制度、激励的分配等。
有人说,做业务变革和流程优化是最难的事儿。
首先从上至下、从前端到后端大几千号人要人心齐,否则推都推不动;再者如果大销售话语权很强,谈变革首先想的是不是给我加活儿、是不是要动我的奶酪,导致变革意愿不强,不想变通;其次还要有一支专门团队拉通前后端大几千号人,既得懂前端业务逻辑、流程、机制,还得拉通后端数字化团队通过数字化手段做落地、做管理。
从上至下、前前后后来看,变革做不好的话,费力不讨好。
这么难的情况下,奇安信销售和售前团队加起来近2500人的规模却杀出来了,也体现在营收、大客户复购、新客户出单量上。为此ITplus和前奇安信营销业务变革数字化落地的操盘手王晓明,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看看王晓明团队在业务变革中做对了些什么?
王晓明
1一匹黑马和背后的操盘手
从网络安全行业来看,奇安信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奇安信公布了2023年财报数据:总营收64.42亿,对比3年前的2020年营收是41.61亿。收入体量分布上,2023年百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增速接近10%,占总营收的比重从一年前的76.6%增长至80.2%,老客户复购率接近40%。在新客户开发方面,新客户单笔产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奇安信在2019年才从360体系脱离,在成立20多年的天融信、启明星辰、绿盟这「老三大」面前,奇安信2014年成立且独立出来的时间较晚,今天能在网络安全行业杀出来,一定有他独特的管理方式在里面。
王晓明在操盘奇安信营销业务变革数字化落地的3年来,经常向奇安信一把手、二把手汇报,在他看来,首先高管的心很齐,二把手吴云坤在奇安信还没从360集团分离出来之前,就跟着董事长齐向东打拼;其次齐向东尤为注重营销,变革意愿非常强,想要锐意进取做突破,加上齐向东的个人魅力很足,公司自上至下凝成了一股绳指哪儿打哪儿。
王晓明的优势在于,正好赶上了奇安信全员从上至下做业务变革的节点,融会贯通了IBM、华为的客户组织、L T C等的管理体系,细化了足够多适配奇安信的动作,再结合自己之前在用友8年做过实施总监、售前总监、产品专家等客户界面核心岗位积累的丰富经验,也让他在奇安信带领近20人的团队对齐拉通了销售、售前、各个销售BU总、交付、产研、销售运营、数字化部门人等千人团队,让营销数字化在奇安信很好的落地,自己也成为一个既懂业务、又懂数字化落地的复合型人才。
他也把在奇安信充分实践的这套体系,以及结合自身十几年来一直专注在ToB营销数字化的丰富见解写成了书,在9月份已与出版社签约进入出版流程,预计明年上市。
很多企业一谈业务变革就色变,认为要重建他的组织,这吓退了很多企业。实际上不是:
核心是搭建流程型组织,基于流程调动资源,基于流程搭建虚拟组织,基于流程设置岗位和角色,并不是要大动实体组织。
比如针对ToB业务模式企业的典型销售痛点——「大客户经营不足,光打粮不养地」为例,需要从业务流程和规则上对客户分类分级,制定分类分级之后的客户经营的流程和策略,从资源上设计咨询规划团队、产研架构师,甚至公司高层领导都要躬身入局参与进来,还要做好激励的分配,参与进来的人不可能长期为爱发电,更要做激励分配、科学分钱,这涉及到流程、组织、激励、IT等诸多方面,销售团队自己啃不动。
在和ITplus的对话中,王晓明拆分出来大客户关系经营的一个更细致的单点:客情判断的「照妖镜」,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干货和落地工具,希望在当下阶段给ICT企业的销售管理者、业务决策者等提供一些启发和实际帮助,也希望能借此消除对业务变革的一些误区。
2客情判断的「照妖镜」
客情判断标准不统一,会导致什么问题?销售认为的客户关系好,和售前认为的客户关系好,压根不一致,导致不少商机最终能不能赢单,跟销售和售前的客情判断根本不相符,整体的赢单率也很难掌握。
应该从哪些角度评估和统一客情?
先来看项目组织架构图和客情关系温度图这两部分。
在review项目的时候,经常遇到销售拿着客户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分析客户的决策链、讲解客户内部的工作关系,这是不够的——
要基于客户公司的组织架构图,进一步绘制出项目组织架构图,也就是客户项目的决策链,并且要在其中体现ADRU这4类采购角色:A批准人(approver)、D决策人(decision-maker)、R评估者(recommender)、U用户(user),简称ADRU。
对客户方人员进行ADRU 4类身份的区分之后,不管是在公司内部review项目,还是日常跟客户打交道,就不要再出现客户张总、李总、刘主任等称呼,统一用采购角色进行区分,为统一的客情温度判断奠定统一的基础。
有人可能会把AD这两种角色混为一谈:A是批准人,负责批预算、批项目立项,有权利改变投资的使用方向,一般是公司或者某块业务的一把手,我们乙方的人在项目中可能直接接触不到。
D是决策人、拍板人,负责拍板用哪个供应商、不用哪个供应商,级别一般低于A,是乙方在项目上重点要搞定的人。
R评估者一般来自客户技术线、业务线、采购线、财务线这些部门的核心岗位,很多时候他们是招标的评委,不能忽视。
U是普通用户,发展他们能带来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口碑。关系好的U甚至能给你提供若干信息,比如问问客户的D或者A一般什么时候在公司,最近哪些竞争对手拜访过他们等,帮助自己做判断和行动。
站在立体客户关系里面的关键客户关系和普遍客户关系的角度来看,AD就是关键客户关系里面最核心的角色,RU是普遍客户关系里面的核心。同时,建议在RU中发展Coach,有句话说“ToB企业,无Coach不销售”,可见Coach在客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
再来看客情关系温度图:
经常听销售说,客户是D、是我们的人,和我们的关系特别好,随时能约出来吃饭,吃完饭甚至还主动问有没有别的安排。表面上看是在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但最后项目却黄了。
实际上仅凭能随时约出来,还不足以判断D是不是真实挺我们,可能竞争对手也能随时约到客户。是不是我们的人,要从公司层面给销售一套统一可测量的判断标准,这就是客情关系温度图。
在项目组织架构图中,客情关系温度也称为各角色的采购倾向性,分为5类:强力支持、支持、中立、不支持、反对。
有些公司还分别给这5种倾向性取了暗号,星号代表强力支持,加号代表支持,等号代表中立,减号代表不支持,叉号代表反对。
如何判定每一种倾向性呢?分别来看:
从内心里支持你赢,哪怕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仍然挺你,这是强力支持。
希望你赢,但在压力之下会退缩,称为支持。比如说他的领导支持你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他也跟着支持竞争对手,这就是在压力下退缩,记为支持。
不愿意看到你赢,叫不支持,但不支持不代表反对,他可能也不希望你的竞争对手赢,来的这些供应商他可能都没看上。
从内心里希望你丢掉单子,叫反对。
有了客情关系的这5个等级,目前我们公司的客情关系到哪个度了?如何客观的验证,是不是每一种客情关系都需要验证,是不是项目架构图里面每位成员都需要验证呢?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针对强力支持、支持,这两种非常有利于我们赢单的倾向性进行验证;二是建议至少对AD这两类角色进行验证。
王晓明也提供了一个过去使用过的评估标准:
当满足了可以私下约见这个前提,在左下方这6条里面再满足3条,即有一个前提3个基本点就可以记为支持,是妥妥的加号。
这6项分别是:一起共同策划过项目预算、提供客户公司的内幕、一起制定招标参数、提供竞争对手的情报和一些策略、帮你引荐项目组的关键人、帮助控制项目的进度。
当满足有压力,但又不退缩的这一前提,再满足右上侧6条中的2条,也就是一个前提两个基本点,可以记为强力支持,是妥妥的星号。
这6条分别是:指导下一步工作行为、确定有利于我们公司的商务和技术要求、排他性的推荐我们公司、确定有利于我们公司的采购方式、帮我们指导报价、帮助我们解决D的燃眉之急。
可能有人会说有些情况不好验证,比如「排他性推荐我们公司」这一条,不妨试一试假设法,也叫压力测试,可以问客户,如果他的领导推荐了我们竞争对手,看他怎么说。
如果他说领导都说了,咱们就下一次合作,这就不符合排他性推荐;如果他表现出了跟领导沟通的意愿,或者有中肯的理由,那就可以记为排他性推荐。
把客情关系温度图用的好的销售说,把客情温度放到项目组织架构图里面,就是客情判断的「照妖镜」。
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只有对客户关系的温度、采购倾向性进行了量化、有验证的标准,并且团队成员都用这同一尺度,客情才能统一掌控,也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做努力。
以上只是王晓明在客户经营层面展开的一个小单点。由于篇幅问题,没法逐一展开,后续ITplus将继续分享干货:
比如针对竞争激烈、跟竞品不分上下,又很难发展Coach的项目,尤其要关注如何提供UCV(Unique-Customer-Value:独特的客户价值),甚至隐性价值,以及如何提升解决方案质量、销售管理者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做决策、管控项目进度以及做业绩预测等诸多干货,给到一个个具体且落地的工具,回到各自企业落地,解决ToB企业典型的业务痛点。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ITplus解决方案。
另外有想和王晓明深入沟通的,可以留言给小T,期待得到你的持续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