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国——以蒸锅而得鄫名——历史上没有曾国

缯国——筑城后去掉绞丝旁加大耳旁成鄫国——周初分封的小诸侯国,为夏朝少康帝的后裔,子爵,姒姓。以前的资料上说鄫国国都在苍山县尚岩的鄫城村,近年区划调整后应该描述为兰陵县向城镇鄫城村了 。

“曾”的来历,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解析,下面是个带多孔的可以搁食物的“箅(bì)子”,上面是“两道微微升起的气雾”,金文字形底部加一口“锅”,锅内一“点”,表示有水,更具象像化。“曾”的本义当为一种用来蒸饭并带有夹层的“饭”““甑”是“曾”的后字。此炊器多为陶瓷制,故加“瓦”为“甑”,代替了“曾”的本义。因为“曾”有一层“加热”的意思在里面,故又引申出“第”““重新”、“曾经”等字义,后世凡带有“曾”字的派生基本都含有“二次以上”含义,比如“增”,加土;“赠”,转赠、回赠;“矰”,回收的箭等等。

《说文解字》说:“鄫,姒姓国,在东海。指的就是是山东苍山县西北一带的鄫国。曾氏族人发明“曾”,掀起了一场烹饪革命,因此这个部落以“曾”命名。

鄫的第一代国君叫曲烈。鄫十分弱小,经常受周围大国的挟制和欺负。《左传·僖公十四年》载:“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来朝。”记录的意思是公元前646年鲁国的女儿季姬去娘家省亲,但鄫国国君没有一同前往,因此,鲁僖公大为不悦,后不准季姬回鄫国。到了夏天的六月,季姬与鄫国的国君在防地相遇,随后就让鄫国的国君前来朝见。这就是“鄫子来朝(鲁)的记载。

《左传·鲁僖公十六年》载: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

这里关于鄫的记载有点多。首先是公元前644年,上文提到的季姬死了。再就是十二月,九家诸侯齐聚淮水边,谋划解决淮夷袭扰鄫难题,同时谋划向东扩张。九诸侯商量着为鄫修筑城防,结果徭役太重,人们不堪苦役劳作,故有人夜登山头大喊:“齐生内乱了!”(人们一听)不等城防筑完就各自归国了。

也有资料翻译得更主观些——淮夷袭扰鄫国,鄫国求救于鲁国,但鲁僖公因为上次鄫子不尊重他的事厌恶鄫国国君,加上季姬已死,鲁僖公拒不出兵。鄫国只得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出面,召集宋、陈、卫、郑、许、邢、曹在淮地结盟,商议如何施救鄫国一事。后来决定由盟国们共同出力,帮助鄫国加筑城墙。由齐国统治者曾征调大批奴隶修筑鄫城,结果筑城的奴隶不堪繁重的劳役和官吏的摧残,一夜间杀死了监督修城的官吏,逃到城外山林中去,这次暴动迫使齐国统治者停止筑城。

《左传·僖公十九年》载:“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想成为新霸主,当时霸主最主要的就是会盟,同时以此检验自己在诸侯中的说服力。这是公元前641年发生的一些血腥的故事。这一年春天,宋国人拘捕了滕国国君滕宣公(名婴齐);六月,宋襄公召集了一众小国会盟,这些小国很不服宋国。曹都城以南。东道主曹国把会盟地不在曹都城,而选在曹国,以示不顺服宋。满口“仁义”的宋襄公看到这种情形,便要杀人立威,恰好当时鄫子在邾国。公元前641年8月6日,宋襄公竟强迫邾文公拘捕了鄫子,残忍地把鄫子当作牲畜一样杀了作祭品。

《左传·鲁宣公十八年》载:“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公元前701年,秋七月,邾国人攻进鄫国,杀死鄫子。这是又一位惨死的鄫子。

《左传·襄公六年》载:“莒人灭鄫,鄫恃赂也。”鄫国并没有亡国,太子即位后,重振鄫国,为了防御邾国,鄫国只好回头重新依附鲁国。鄫国依附鲁国,邾人和莒人都不服,鲁国只好派使臣去晋国,用与鄫国一起事奉晋国的名义请晋国裁决,晋悼公同意鄫国归附鲁国,于是邾人联合莒国出兵攻打鄫国,其实是向鲁国示威,虽然鲁国作为东道主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但这次战争以失败告终。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所灭。史官说,鄫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曾经送过莒人大量的财礼,又有鲁国作后盾,而疏于防备。

到了公元前538年,鲁国伐莒取鄫。鄫被莒国灭后,鄫国有个名叫“巫”的太子,逃到鲁国,为纪念自己的祖国,将“鄫”字的“阝”去掉,改成“曾”字,作为姓氏。春秋末出了一个被后人尊为“宗圣”的名人曾参,便是曾巫的重孙。1959年上海市博物馆收到一个“曾子斿鼎”,上面有一段铭文为:“曾子斿择其吉金用铸彝惠于刺曲”。金文中的“刺”字即经典中的“烈”字,刺曲也就是烈曲,证明姒姓的鄫国确实存在,与在今湖北省的鄫国不是一国,被莒灭后也未南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