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都是有固定的命数的,若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励精图治,那么封建王朝的气运就会长久;可若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昏庸无道,再加上天灾人祸,封建王朝则很快就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亡国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从秦朝时候就证明了,后世的隋朝亦是如此。此外还有存在了几百年的朝代,但是因为王朝末期的几个统治者治世无力,也同样是最终亡于统治者。
就像是晚清时候,大清统治者不曾开眼看世界,骄傲于几个皇帝开创的一个盛世,就此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即使是有侵略者来犯,屡战屡败也仍看不出和侵略者之间的差距。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让清廷上的统治者觉醒,但是民间力量觉醒了一些。
外患列强,农民起义
晚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首领洪秀全在家乡起义,最巅峰的时候,竟然差点占据大半个中国。
在《南京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上,动辄3000万元赔款,几百万两白银。西方列强凭借着洋枪洋炮,让晚清屈服;清廷战败后,诸多赔款终归是要落在最底层劳动人民手上的,这巨大的赔款压力,清廷是要让全天下的百姓一起陪他还。清廷加大了税收的力度,最多的地方是原来的三倍之多,这时候地多的地主大户们也在压榨剥削最底层的民众。这时候广西的洪秀全,因为打着“拜上帝教”的名义,很快就聚集了二万人马,最后一路向北杀去。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他早年科举不中,接触过西方教会思想,他牢牢地掌控着与主的交流,手下的人马越来越多。太平天国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占据南方的大部分江山,和北方的清廷相抗。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十四年。洪秀全任用去过香港的洪仁,他了解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在具体解决天国事务中也运用到了资产阶级的分配方式,但是更多的还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因为起义的性质就是农民们不满压迫,也就决定了起义的局限性。
平定叛乱,曾公之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反抗就又有了清廷的镇压。这可是将要颠覆清朝统治的大逆不道的做法,所以,清廷反应迅速,立刻派军队镇压。
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主要任用的是汉人,就是肱股之臣曾国藩等人。曾国藩为主,左宗棠和李鸿章,还有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为辅。调用湘军,抵挡太平军的进攻。晚清国力虽然大大下降,但是统治基础仍比太平天国这一方更加稳固,清廷的财力、物力也更加雄厚;这些都是太平天国一方面不能比的。再加上太平天国统治阶层内乱,互相猜忌,他们甚至自相残杀,清军有时间可以修整,等到太平军内耗的差不多了,清军就利用列强的帮助一鼓作气平定了叛乱。
总结一下清廷能够战胜太平天国的原因,无非就是在经济上财力雄厚,政治上相比太平天国后期是民心所向,军事上武器更加先进。并且在面对将要被推翻统治的时刻,清廷显示出了团结能力,还有向洋人列强低声下气的求助。而太平天国一方后期互相猜忌,自相残杀,列强见状,就答应了给清廷提供帮助继续趁火打劫。
班师回朝,慈禧奢靡
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它的规模和局限性,注定是一场在清政府压榨中出现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那么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清廷虽是受到了冲击,但是总归还是收复了失地,剿灭了太平军。
曾国藩作为平定叛乱的第一功臣,得到了慈禧的嘉奖。在朝堂之上和慈禧汇报相关的情况,在这早朝上,久违的见到了慈禧。本以为大清经此一事,会让慈禧等人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励精图治变法图强。可是慈禧听完了曾国藩的汇报,问了曾国藩一句话,“湘军裁撤了多少人马呢?”闻及于此,本以为慈禧会担心一下损失的多少人马。没想到慈禧接下来的话更让他吃惊,“好久没有办过一下像样的寿宴了!”原来,慈禧关心的是自己掌控的人数,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力,现在心里想着的仍是怎么奢靡的过好今天!
曾国藩心里预感到了大清的颓势,在刚刚面临大清灭亡,慈禧竟然仍不知悔改,毫无悔过变革之意。大清恐怕真的不久后就要亡了!
小结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培植大臣、洋务运动中都有重要的功劳。即使他知道他所看重的大清,不久之后可能不复存在,那么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实是一代名臣。可惜,慈禧并不会在意大清的寿命,国之将灭,仍是过着奢靡富贵的生活,满足着自己的私欲。
慈禧的目光有多远,也就决定了清廷的运数有多远。仅凭曾国藩等洋务派,无法深入的学习技术,开启民智,甚至无法和顽固派抗衡。慈禧拿国库银两供自己享乐,清廷不久后必将灭亡。只是可惜,曾国藩能预见大清的颓势,终其一生,也没能再次帮它续命,五十年后清廷吊着的这口气也就咽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