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红楼梦》中的女性,相信朋友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熙凤,因为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闪光点。众多的欢笑、众多的杀伐果断,作为一位年轻的女子,却担任着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并且还打理的有条不紊,实为不易。
按说,这样的女子,如此拼搏、奋斗的女子,理应幸福才是。但显然,“幸福”二字,终究与凤姐无缘。
《红楼梦》这部小说虽然未完,但我们从前八十回众多的线索来看,也能推断出,她的凄凉结局。正如其判词中所说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以及“哭向金陵事更哀”!
只是,如此优秀的凤姐,为何结局如此凄惨呢?或许以下这三个原因,是导致她如此下场的关键!
一、在邢夫人与王夫人之间,她错误的选择了王夫人。
作为一个大家族中的儿媳妇,其实是不好单的。尤其还是一位代理管家,其所要遇到的事,遇到的抉择只会更多。
王熙凤,便是这样一个人。在荣国府中,她不仅是长房邢夫人的儿媳妇,还是二房当家人王夫人的内侄女。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此处理或者说究竟该亲近谁?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而我们的凤姐,她选择了王夫人,选择了上司,选择了个人的权力。
王熙凤为何不愿意亲近邢夫人?原因有两点。其一:邢夫人愚弱,自私自利,她的做派不入凤姐的眼;其二,邢夫人出生低微,仅仅是贾赦的续弦,在凤姐的骨子里,是有着明显的毫不掩饰的阶级眼光的。正如她对赵姨娘的态度一样,是正眼也不瞧的。
王熙凤因为选择姑妈王夫人,在众多事情的处理上,便形成了亲近二房而背弃长房。
比如在处理贾赦讨要鸳鸯这件事情上,王熙凤的做法便有待商榷。诚然,她从邢夫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就明白最终的结果,就明白公公的打算最终会破灭。
但作为一个儿媳妇,在劝阻婆婆无效后,还是有许多机会回旋她与公婆的关系的。比如替婆婆保守这个秘密,(邢夫人原本就是这样嘱咐她的,但她回到家,第一时间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平儿,最终,通过鸳鸯的嫂子,邢夫人知道了事情的缘由)。
再比如,当鸳鸯当着众人的面向贾母求情的时候,如果凤姐有心,完全可以找一个机会,让人给婆婆报信,如此一来,也避免了邢夫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形下,还欢天喜地的带着人来到这边迎亲,最终,却受到了贾母的训斥。
可以说,凤姐与公婆关系的恶化,便是从贾赦讨要鸳鸯这件事开始的。到随后贾母彻查下人夜晚聚赌一事,又牵扯到了迎春的奶妈;再后来,由凤姐、王善保家的带队,抄检大观园时,又从迎春的丫鬟司棋这里发现了情书和男人的鞋袜。
这众多的细节,最终导致了她与公婆关系的决裂。只是她似乎没有长远的想过,她能在代理管家这个位置上做一辈子吗?她能够摆脱封建社会封建大家族的关系纽带吗?
当然,贾赦夫妇确实不讨贾母的喜欢;在荣国府中长房的地位确实不如二房,但谁又能轻视长房呢?
当王熙凤因为流产选择修养后,其实她的悲剧就提前上演了。她的公婆对她,并没有多少关心,反而,在贾母八十大寿的时候,邢夫人还当着众人的面,替那两个羞辱尤氏的婆子求情,让凤姐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会发现,王熙凤在邢、王二夫人之间,选择的太决绝,丝毫没有一丝的圆滑。这也导致了,她与公婆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导致了她失去了在贾府之中的来源于公婆的支持。
二、在贾母与王夫人之间,她“错误”的选择了贾母。
一个人的人生中,有许多次选择。而在这众多的选择中,往往有那么一两个选择,会决定我们的一生。比如凤姐在贾母与王夫人中所做的选择,便是如此。
前面我们说过,她在邢、王二夫人中选择了王夫人;但同时,她在贾母与王夫人之间,又做出了选择,那便是贾母。
在《红楼梦》中,类似的细节并不在少数。
比如贾母号召众人凑分子替她庆生,当众人相聚在一起商议出分子的细节时,凤姐就明显的偏袒着贾母了。
凤姐儿又笑道:“我还有一句话呢。我想老祖宗自己二十两,又有林妹妹、宝兄弟的两分子。姨妈自己二十两,又有抱(宝)妹妹的一分子,这到也公道。只是二位太太每位十六两,自己又少,又不替人出,这有些不公道。老祖宗吃了亏了!”贾母听了,忙笑道:“到底是我的凤姐儿向着我,这说的狠是。要不是你,我叫他们又哄了去了。”凤姐笑道:“老祖宗只把他姐儿两个交给两位太太,一位占一个,派多派少,每位替出一分就是了。”贾母忙说:“这狠公道,就是这样。”
凤姐对贾母的如此讨好,连一旁的赖嬷嬷都看不下去了,直言到。
“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儿,到不向着婆婆、姑娘,到向着别人。这儿子媳妇成了陌路了,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了。”
当然,比如凑分子这件事,让王夫人最不满的,当属她对宝玉婚姻的态度。
在荣国府中,对于宝玉的婚姻,大致有两个派系,一个是以贾母为首的“木石前盟”派,一个是以王夫人为首的“金玉良缘”派。
而在这两者之间,王熙凤的选择是非常直接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木石前盟”。
比如,《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众人不约而同来到怡红院看望宝玉。期间谈到“茶”这个问题时,凤姐便当着众人的面打趣林妹妹:“既吃了我们家的茶,什么时候最我们家的儿媳妇呀?”
再比如,《红楼梦》第三十回,清虚观打醮期间,因为端午节元春赐礼,将宝玉、宝钗的给成了一样,而将黛玉与三春的给成一样。这个细节,给众人带来了一个信号:元春在黛玉与宝钗之间选择了后者。
这一个信号,让宝钗、王夫人都兴奋不已。所以,我们才会看见,一向不爱花儿粉儿的薛宝钗,却公然带着元春所赐的红麝串四处晃悠,还跑到贾母的房间引逗宝玉,让他做了一回“呆雁”;而当贾母、凤姐张罗着一同前去清虚观看戏的时候,一向寸步不离贾母的王夫人却公然选择了留守家中,还半带讽刺地说道:老太太还是这么高兴。
只是没曾想,就在清虚观打醮期间,贾母便与张道士一唱一和,借着张道士给宝玉说媒这件事,明确指出了宝玉命中不宜早娶。
一瞬间,让王夫人、宝钗凉透了心。
偏巧没多久,宝玉、黛玉二人,又因为“金玉良缘”发生口角,导致宝玉狠命砸玉,黛玉亲手剪掉了替宝玉做的蕙子,闹得不可开交。惹得贾母说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
因此,王夫人、薛宝钗等人的心情不言而喻了。而偏偏,凤姐在查探宝黛二人的情形正好碰见他们重归于好时,激动地忙拉走他们二人来到贾母跟前。
此时在贾母的房间聚齐了众多的人,凤姐是丝毫不在乎王夫人、宝钗等人的情绪,肆无忌惮地说道。
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到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哭对诉。到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虽然原文并未描述王夫人、宝钗等人看见这一幕的情绪,但我们也不难想象,她们内心的煎熬以及对凤姐的厌恶。
也难怪,连贾琏的小厮兴儿与尤氏姐妹聊天,都能一语切中要害。
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傍边拨火儿。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到替人家去瞎张罗’。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小结: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诚然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也是一个性情开朗能够婚约气氛的人。但显然,她的情商或者说她的目光短浅了点,在种种选择中,显得不够圆滑。
提到凤姐,忽然让我想起了袭人。这个从小丫鬟一步一步爬到首席大丫鬟再到宝玉内定姨娘的小人物。在王夫人与贾母之间,却明智的选择了王夫人。
似乎相比凤姐,袭人的眼光更高远,如此一来,凤姐是真的精明呢?还是太过执着于那终究握不住的权力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