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妥协、委屈;贾母的晚年,也是足够凄凉的!

回看《红楼梦》前八十回,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谁才是最让你羡慕的对象?相信对于这个答案,多数朋友都会在脑海中浮现这个名字:贾母。

作为出身书香门第史家的千金小姐,在贾府最鼎盛的时候,她嫁入贾府,从重孙子媳妇做起,经历五十多年后,终于成为了贾府之中最年长的老封君。

年过花甲的贾母,她的晚年生活似乎能够用“舒坦”二字来形容,无需再操心家中的大小琐事;整日里除了与孙子、孙女打趣享受天伦之乐外,便是与嬷嬷们打牌斗曲。

对贾母的晚年生活,刘姥姥曾给出了一个中肯地评价。

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做了。”

羡慕、嫉妒,老太太的生活,可真是舒坦。

然而,贾母的晚年生活,是否真如众人所说所见的舒坦呢?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细节,来体会一下最真实的贾母晚年生活。

1、表面上的孝顺,掩饰不了私底下的算计。

贾母有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对老太太,可谓是尊敬有加。只是,《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贾赦讨要鸳鸯做小妾这件事,却俨然撕开了“孝顺”背后的真相。

年过五十的贾赦,一味喝酒享乐;连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也不放过,在他的怂恿下,邢夫人亲自前来撮合这件事。

却不曾想,遇上了强硬的鸳鸯,无论贾赦怎样的威逼利诱,依然改变不了她抗拒的心。

而当贾母得知贾赦威逼利诱讨要鸳鸯做小妾这件事后,其反应更是让人震惊。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傍,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为何贾赦讨要鸳鸯这个丫鬟,却让贾母如此激动?为何贾赦讨要鸳鸯做小妾,会让老太太如此上纲上线?

当然,我们从鸳鸯本身来看,诚然能够体会出贾赦讨要鸳鸯目的的不单纯;一来,鸳鸯的年龄大了;二来,她并没有让人羡慕的姿色。

所以贾赦看上鸳鸯,并非为了满足对女色的渴望,而是看中了她的身份,她的特殊性。

作为贾母身边八大丫鬟之一,鸳鸯是老太太最信任也是对贾母体己最熟悉的,是众人口中的老太太的“金钥匙”。

由此可见,贾赦讨要鸳鸯,诚然是打贾母体己的主意。

真相虽然如此,但老太太表现出来的激动、敏感,却显然流露出了晚年的她,在表面上充满欢声笑语、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背后,始终充斥着大家族之中因为利益而无处不在的利益之争;即便如贾政、贾赦这样的儿子,同样靠不住。

按说,年过花甲的贾母,实在不需要如此多的体己,也完全可以将这些体己,散给子孙后代;可为何贾母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子孙后代的沉沦不上进,是因为贾府现状给老太太带来的不安定。

贾母虽然年老,却依然精明,明白“孝敬”二字总是虚的,唯有“财富”才是她晚年最可靠的依靠。

2、王夫人撵走晴雯先斩后奏,老太太也唯有选择妥协。

贾赦讨要鸳鸯,贾母得知后当众发怒,就连在一旁的王夫人也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骂。这个时候的老太太,俨然是一家之主的主母形象。

只是,在贾府之中,在荣国府中,果真老太太的地位如此吗?

或许,我们通过王夫人撵走晴雯这个细节,便能看出。

在“绣春囊”事件中,在王善保家的唆使下,让王夫人想起了打扮出众、趾高气扬的晴雯,随后,让丫鬟前往怡红院传唤,见到真人,果真如众人所说。

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王夫人天生对美貌之人心存芥蒂,如晴雯这样的美人胚子,自然不入她的眼;尤其是,晴雯还打扮得如此妖娆,更加刺激王夫人保守的心。

只是,按贾府的规矩礼仪而言,处置晴雯,王夫人是需要提前向老太太汇报的,因为晴雯原本是贾母的人。

晴雯原是赖嬷嬷家的丫鬟,后被贾母看上,赐给了宝玉,并有心想要将她培养成宝玉未来的小妾。

对晴雯的做派,王夫人尽管不满,尽管想要将她撵走,也需要得到老太太的认可。可我们从原文来看,显然会发现,在撵走晴雯这件事上,她并没有按常规行事,而是选择了先斩后奏。

王夫人向老太太汇报,是在撵走晴雯几天后,才提出的。

按我们对贾母的脾气,按我们对贾母一贯的做派,在得知王夫人先斩后奏撵走晴雯后,必然会愤怒不已。

只是,面对王夫人的汇报,得知晴雯被撵,老太太是怎样的表现呢?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面对晴雯被撵,老太太所流露出来的,也不过是委婉地接受罢了;也不过是委婉地表达出对王夫人撵走晴雯这件事的评价:你既深知,岂有大错的?

为何此时此刻,面对晴雯被撵,老太太选择了沉默?那个昔日当众发怒的贾母又到哪里去了?

贾母的妥协,俨然是步入暮年的老人,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已然在与儿媳妇王夫人对权力之争的角逐中,败下了阵来。

人老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什么权利都是过眼云烟;就如同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似乎也能在那么一瞬间,震惊的从昔日在我们眼中犹如大山般的父亲口中,听见询问我们主意的声音。

3、面对儿子的讽刺,贾母也只能一笑了之。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宁荣二府的主子们相聚一堂庆贺中秋,期间,众人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绝花指向谁,便由谁或是讲一个笑话或做一首诗,轮到贾赦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个笑话。

这次在贾赦手内住了,只得吃了酒,说笑话,因说道:“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这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

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

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

婆子道:‘不妨事。你可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

众人听说,都笑起来。

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贾赦用笑话讽刺贾母的偏心,是有意还是无心?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老太太自嘲的表现,却流露出了暮年之人发自内心的心酸。

大家族的当家主母不好当,利益纠葛,婆媳矛盾;纵然如贾母这样精明的老太太,依然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面对贾政、贾赦,老太太偏心吗?要说偏心也偏心,因为贾赦作为长子,却没能获得当家权(造成如此局面,未必是贾母所为);年过五十的长子,连讨要鸳鸯都被无情的拒绝。只是,贾赦不务正业,一味的喝酒享乐,他能够当家吗?只是,若将鸳鸯赐给他,二房王夫人又是否能接受?

小结:

因此,从以上的三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年老的贾母,固然享受着让人羡慕的天伦之乐,但在这样幸福生活的背后,却同样充满的诸多的不如人意。

作为暮年之人,目睹着家族从鼎盛到衰败却无能为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是对先祖的亏欠,对子孙后代的忧虑;尤其是,暮年之时的贾母,还需要时刻提防子孙后代的算计,则更加是一种折磨了。

或许,那个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偷偷跑到卢雪庵,想要融入子孙欢笑之中的老太太;那个在清虚观,与张道士闲聊,谈论其故去的丈夫贾代善时,流下眼泪的贾母,才是她晚年内心之中最真实的写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