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病逝,当播音员哽咽的播报这一消息后,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伤之中。
1月11日,北京市民通过小道消息得知周总理的灵车将要经过长安街,于是自发的聚集到天安门广场,只为了送总理最后一程。
周边城市的群众也都积极响应,当时的公共交通并没有今天这么便捷,很多人甚至靠自行车赶到了北京。
在周恩来的追悼会上,邓小平亲自宣读了悼词:“周恩来同志为党,为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工人、农民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作出了贡献。”
周恩来之所以能够获得百姓的爱戴,除了他为了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外,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为我党的其他干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尤其是对待下属,周恩来毫无架子,无论官职高低,他总会以“同志”相称,虽说位高权重,但是却经常给下属道歉。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其他领导人在西苑机场接见民主人士,周恩来到场时没有发现负责警卫工作的扬帆,于是午饭后就以“擅离职守”为由批评了他。
实际上当时扬帆并没有擅离职守,而是前往了其他地点检查安保工作。得知真相后,周恩来马上意识到自己冤枉了扬帆,于是亲自登门去为扬帆道歉。
扬帆受宠若惊,身为一国总理怎么能给自己这种小角色道歉呢?扬帆连连表示,自己确实在工作过程中有疏忽。
周恩来却说:“上级可以批评下级,下级也可以批评上级,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对于下属,周恩来一向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相处,周恩来去世时,护士在他的衣兜里发现了和警卫员陈友才的合照。周恩来和他的下属们都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一张“特别通行证”
1935年10月,红十五军团长徐海东为周恩来精心挑选了一匹好马,随行的还有马夫周家荣。由于常年和牲畜打交道,战友们给周家荣起了一个外号——马军长。周家荣此行除了要继续当周恩来的马夫,也要当他的警卫员。
“副主席您好,我叫周家荣,今后是您的警卫员,如有不周,还望副主席批评。”周家荣非常大方的向周恩来介绍自己,周恩来对这个精神抖擞的年轻人也感到非常满意。
“哦?你也姓周啊,看来我们是一家啊,以后生活中我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可以批评我。”周恩来风趣的对周家荣说。这时候徐海东也插话:“这位是我们的‘马军长’。”
周家荣被徐海东的这句调侃搞得非常难堪,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于是向周恩来介绍了自己的这一外号的由来。
周恩来了解了实情之后,对徐海东说:“你这个徐老虎也真是的,怎么管我一家子的叫‘马军长’呢?”
来之前,周家荣的心里还有很大压力,周恩来这种党的高级领导,一定会非常严肃,当周恩来的警卫员,可能自己还要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第一次见面,周家荣便对周恩来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所折服。
在之后的日子里,周家荣便成为了周恩来的贴身护卫,成为了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后来周恩来也习惯了称呼周家荣为“马军长”。
但是在1939年9月,周恩来在一次意外中从马上坠落,不幸受伤。当他养好伤后却发现,身边再也没有了周家荣的身影。
后来与中央警卫团的其他战士沟通时才了解,原来很多人把这次意外的责任归结到了周家荣的身上,周恩来在医院养伤期间,周家荣就已经被调到了一线部队历练。
周恩来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当时正处于和日寇紧张的战斗中,前线部队的人员调动非常复杂。
到了一线部队后,周家荣也没有给周恩来丢人,作战十分英勇,曾经在战斗中两次负伤。周恩来亲自下令把周家荣接到延安治疗,并安排国际援华医疗队为他进行手术。
周家荣康复后,抗日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考虑到他如今还是单身,1946年周恩来出面做媒,为其介绍了在延安工作的广西姑娘李永仕。
两人经过交往之后,都被对方深深的吸引,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二人相互扶持,共同营造了一个小家。
新中国成立后,周家荣前往了解放军洛阳荣军学院深造,毕业后他拒绝了国家安排的休养所的工作,而是选择和妻子一起回到光山县老家,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临走前,周恩来专门为他颁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只要持有此证,周家荣可以在中国大陆畅行无阻。但是周家荣从来没有使用过这张“特别通行证”,只是把它当做是周恩来留给他的纪念品。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河南地区深受其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让河南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大量百姓在饥饿中死去,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信阳事件”。
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死去,政府却有意向中央隐瞒河南的灾情,周家荣决定向中央汇报河南的情况,这时候他想起了那张“特别通行证”。
但是当地政府的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竟然将其扣留在了信阳,周恩来为其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也被没收。
在之后的日子里,周家荣被软禁在了县城的招待所,失去了自由。直到党中央处理了“信阳事件”之后,周家荣才恢复了自由,但是那张“特别同行证”从此之后却下落不明了。
二、临终前仍不忘陈友才
陈友才是湖南人,早年在陈毅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开始只是从事情报和侦查工作,因为工作能力出色,他被调到了周恩来的身边担任警卫参谋。
陈友才和其他警卫员不同,他的外貌和身材都和周恩来非常相似,所以他不仅是周恩来的警卫员,也是替身。
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周恩来的安全,陈友才平时没少下功夫,他平时和周恩来生活在一起,经常模仿他的行为举止,甚至还学会了一口地地道道的淮安方言。根据地的干部都说:“延安有两个周恩来。”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被迫与我党展开了谈判,但是涉及到军队方面的内容,双方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1937年5月,周恩来、张云逸等人再次前往西安,与国民党代表就红军的改编问题进行了谈判,加上警卫人员,我党一共派出了32人,其中也包括了陈友才。
出发前的一个晚上,陈友才前往了周恩来的住处,并借走了他的呢子大衣、红色围巾以及相关证件,然后叮嘱周恩来:“副主席,明天出发前,请您穿上普通士兵的衣服吧。”
其实这已经不是陈友才第一次护送周恩来外出,每一次陈友才都会找周恩来进行换装,陈友才穿上周恩来的衣服,就连根据地内的同志如果不细看都认不出来,更别说是敌人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陈友才竟然靠这身衣服救了周恩来的命。
从延安到西安,需要经过一段山路,由于战争的缘故,很多百姓在当地落草为寇,陈友才深知路途险恶,一路上精神状态非常紧张,时刻注意着道路两旁的灌木丛,生怕突然蹿出几个土匪。
当卡车行驶到劳山一带时,丛林里突然想起来一声枪响。“陈友才!保护周副主席!”张云逸发了疯似的大喊。
此时山上已经噼里啪啦的响起了机枪的声音,几名战士当场中弹。陈友才临危不乱,指挥警卫班从容战斗。
土匪清晰的看见,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人正在指挥战斗,误以为这就是周恩来,于是疯狂向他开火。陈友才利用卡车作为掩体观察着四处的地形。
“战士们,你们快往北面的丛林里跑,我来掩护你们!”陈友才用淮阴方言朝着周恩来和张云逸喊道。
周恩来心领神会,和张云逸带着两名战士向丛林跑去。此时土匪们的注意力全部都在陈友才身上,忽略了正在逃窜的几个“小兵”。
其实这伙土匪早已被何应钦收买,并把周恩来即将去西安谈判的消息透露给了土匪。这伙土匪也想击毙中共的这名重要的领导人,向国民党邀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丝毫不在乎浪费子弹。
子弹像雨点一般的朝陈友才射来,卡车上弹孔密布,他身边的战友已经中弹牺牲。由于土匪这次是有备而来,人数、装备都占据优势,陈友才和警卫员们完全不是对手,为了给周恩来争取逃脱的时间,他多次探出头向土匪射击。
陈友才的腿部、胸部多次中弹,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土匪们见警卫班的战士们已经全部倒下,于是一拥而上,将他们的尸体团团围住。
土匪头目从陈友才的衣服里摸出了印有周恩来名字的证件,于是确定周恩来已经被击毙,在这场战斗中,土匪也有几人被打死,为了泄愤,他们朝着陈友才的尸体砍了二十多刀。
谈判团队遭到了伏击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延安,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马上带着一百多人赶到了劳山一带。但是土匪们早已离去,只留下了战士们的尸体和一辆被打成筛子的卡车。
周恩来看到陈友才的尸体之后,泪流满面,握住陈友才的双手不停的大喊:“友才!友才!”虽说后来这伙土匪全部被我军剿灭,但是对于陈友才的牺牲,周恩来始终难以释怀。
后来陈友才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延安的宝塔山,但是胡宗南在解放战争时期大举进犯延安,很多革命烈士的墓地被毁,这个消息周恩来到建国之后才知道。
周恩来无比悲痛,他曾说:“我的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次危险,劳山那一次是最为危险的一次。陈友才牺牲的非常英勇,我们要把他请进烈士陵园,给他立个碑。”
当年从延安出发前,一行人曾经在延安的南门拍了一张合影,周恩来在这张照片的背面写下了“劳山遇险,仅存四人”八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主持中国的外交事务,他的足迹踏遍了各界的各个角落,但是这张照片他始终带在身上,一直到去世。邓颖超曾经说过:“陈友才同志是为恩来而牺牲的,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
三、亲自为身边工作人员家人写信报平安
1944年底,周恩来从重庆被调回了延安工作,刚到延安不久,他就收到了米脂县县委书记冯文彬送来的一封信。
这封信的作者是林彬,是印斗区的区长。此人原名为杨湜萍,为了工作的需要,不得不采用化名——林彬。
杨湜萍给周恩来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询问自己妹妹杨莉萍的情况,姐妹二人已经失联好几年了,战争年代,人的性命是很脆弱的,杨湜萍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自己的妹妹。
1940年,周恩来被组织派往了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临行前需要带上几个助手。正好当时杨莉萍在延安女子大学读书,由于协助周恩来在重庆工作要懂得电报的收发,所以文化水平颇高的杨莉萍就成为了随行成员之一。
杨莉萍最开始在周恩来身边担任报务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杨莉萍对周恩来的警卫副官钟韵产生了好感,两人逐渐确定了恋情。
“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掀起了一阵反共的高潮,为了保护杨莉萍和钟韵的安全,二人开始转入地下工作,也就是在这时,她和姐姐杨湜萍便失去了联系。
1941年5月,杨莉萍和钟韵被派往了桂林建立地下电台,在桂林工作期间,二人的感情不断升温,关系也从恋人升级为夫妻。
二人的婚后生活非常幸福,杨莉萍为钟韵生下了一个男孩。但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夫妻二人四处奔波,为建立我党的地下情报网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杨莉萍不能与姐姐杨湜萍联系,杨湜萍多次给妹妹写信,但是全部石沉大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湜萍都会胡思乱想,自己的妹妹该不会为了革命而献身了吧。
周恩来看过杨湜萍的信后非常理解她的心情,于是亲自提笔为她回信:“林彬同志,你的信冯文彬已经带给了我,杨莉萍是你的妹妹,你理应关心她。”
“杨莉萍随我外出工作四年,现在已经和我军的一名干部钟韵同志结婚,两人生下了一名男孩,夫妻二人曾经在桂林工作,后来又被组织派往了重庆。”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不能告诉你杨莉萍夫妻的具体工作地点,两人身体尚好,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生活美满,希望你放心。”
周恩来还叮嘱冯文彬:“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这封信交给林彬。”杨湜萍看到这封信后非常激动,她没想到周恩来会亲自为她回信。
得知自己的妹妹安然无恙后,杨湜萍便放心了,从此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直到革命胜利,姐妹二人终于团聚。
四、主动为下级道歉
1949年3月,解放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全国的解放之日可待,如何和建立新中国成为了全国人民亟待探讨的一个问题。
中共中央从西柏坡搬进北平后,我党召集了社会各界的代表和各个民主人士探讨新中国成立的相关事宜。
当时负责西苑机场警卫工作的是察哈尔省社会部部长扬帆,眼看民主人士搭乘的飞机即将降落,周恩来却始终没有找到扬帆的身影。
好在接待仪式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按照计划,党中央的领导人将会与民主人士在颐和园共进午餐。
在午饭过程中,扬帆总算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周恩来一见面就严厉的批评了他:“你知不知道这次接待活动有多重要?你跑哪去了?”
实际上扬帆并非擅自离开岗位,而是把机场的安保工作交给了助手,自己则一直在颐和园监督午饭的制作,以防反动分子借此机会在饭菜中下毒。但是当时人多口杂,扬帆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默默的忍受了周恩来的批评。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毛主席返回香山,扬帆乘坐一辆吉普车在前面开路。由于当时全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国内还有很多国民党的特工出没。
扬帆担心特工会在去香山的路上埋设地雷,所以命令司机把车开快一些,与跟在后面的毛主席的车拉开距离,因为只有这样,自己触发地雷后才不会波及到毛主席。
但是车队的司机好像没能明白扬帆的用意,在后面紧追不舍,好在一路上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毛主席等人安然无恙的抵达了香山。
周恩来一下车就直接走向了扬帆:“你这是怎么带的路,本来路就不平,司机们又都不熟悉路,你开这么快干嘛?做事之前怎么不用脑子想想。”
一天之内,扬帆遭到了周恩来的两次狠批,这让他的内心感到十分委屈。后来周恩来通过身边的工作人员才了解到扬帆的用意。
“看来不是扬帆犯了工作不负责的错误,而是我犯了官僚主义的毛病,我必须找个时间亲自去给扬帆道歉。”
一天晚饭过后,周恩来敲响了扬帆家的门,扬帆一看是副主席来拜访,马上把他迎进了家中,沏茶招待。
“扬帆同志,对不起,我叫你受委屈了,我这次是专门来向你做检讨的。前两天,我曾经两次批评了你,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给你的带来了思想上的负担,请你原谅。”
收到周恩来诚恳地道歉,扬帆显得无所适从:“不不不,总理批评我是为了我的发展,我确实在工作上有疏忽。您是副主席,怎么能跟我道歉呢?”
“在我们共产党的队伍里,不仅上级可以批评下级,下级同样也可以批评下级,我们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周恩来还说:“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像是一个人身上沾了尘土,别人发现之后,提醒了你,然后你自己把尘土拍掉,这样多好啊。”
“一个政党是在不断的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进的,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强党健体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
扬帆听完周恩来的这番话后,对他这种谦逊谨慎的风格无比钦佩。周恩来用自己的言行举行向我党的干部们树立了良好榜样。
建国之后,周恩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虽说地位已经是新中国的二号人物,但是仁爱待人的性格特点始终没有改变。
即便是在“文革”时期曾经数次被批判,但是他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仍然把为人民服务当成是自己的职责。
青年时期,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和邓颖超相爱半生,最后竟然无一后代。
按照周恩来生前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此他便与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融为了一体。人民对他的赞扬就是对他来说最好的纪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