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沈从文尝试写作,不断投稿却一直被拒稿,穷苦的沈从文想去讨饭,才发现他连讨饭的资格都没有。北京讨饭规定很严,一个街道是一个街道的,一点不能通融。
沈从文当初来北京是为了考大学,考了几所都落榜,无奈之下开始写作,想要赚些稿费。
谁知道投稿也不容易,沈从文投出的稿子总是杳无音信,他有时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报社没有收到他的投稿。他去报社询问,还要被门房收一毛钱的好处费。
日复一日的等待,日复一日的失望。沈从文的内心饱受煎熬。
他来北京只带了两条破棉被,他的家人还在等着他的好消息。
他让她们失望了。
1924年11月, 走投无路的沈从文写信给好几位知名作家求助,唯有郁达夫来到沈从文的公寓看他。
那一天,北京下着鹅毛大雪,郁达夫走在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推开沈从文的公寓门后,郁达夫看见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裹着被子,在投入地写文章。
不足十平米的小家一贫如洗,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他的手暴露在空气中已经冻得通红,他却毫不在意,手里的笔拼命地写着,想要为自己写出一个锦绣前程。
郁达夫被眼前这位青年努力写文章的精神感动了。
他解下了自己围着的羊毛围巾,披在了沈从文的身上。
那一天上午,两人聊了很久。说是聊天,几乎是郁达夫在听,沈从文在说。
沈从文满肚子的心酸委屈,恨不得都告诉郁达夫。
他当初写信后,一直以为不会得到回应。毕竟,对方是知名作家,而他不过是万千文学青年中尚未出头的一个,每天都有无数个沈从文带着希望来到北京,每天也有无数个沈从文失望离开这座城。
沈从文告诉郁达夫他来北京,是想考大学,然后再找一个正当的工作,他还告诉郁达夫他已经五年没有回家和亲人团聚了。他说家里连年洪水,房屋田产都已毁尽,老母弱妹生死未卜,五年来音信不通。
现在想回去,都没有回湖南的火车,就算有火车,他也没有路费。
越说越伤心,沈从文流下了眼泪。他不过才22岁,已经饱尝人生辛酸。
郁达夫听着沈从文的各种悲惨经历,久久地没有说话,只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时的郁达夫虽然已经出名,但处境也不好。
他在北大教书,名义上一个月100多的收入,实际上只能拿到30块,郁达夫花钱大手大脚,每个月光是烟酒钱,都要花掉20块,还喜欢买书,每个月几乎所剩无几。
郁达夫本计划买一件厚外套御寒,因为最近经济紧张一直没买。
知道沈从文三天没吃饭后,郁达夫特意带沈从文下馆子,请沈从文吃了一顿好的。沈从文狼吞虎咽的吃饭模样让郁达夫倍感心酸,他吃饭如风卷残云,把几盘菜吃得干干净净。
沈从文永远记得这顿饭花了1块7,。结账的时候,郁达夫拿出了五块钱,找零的3块多都给了沈从文。
回家后的沈从文看着郁达夫给的钱大哭了一场,他想起了郁达夫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好好写下去”,沈从文抹干眼泪后又拿起了笔继续奋斗。
郁达夫请沈从文吃饭这件事情,沈从文记了一辈子,晚年提起这次吃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十分感动。
他告诉郁达夫的侄女
“后来他拿出五块钱,同我出去吃了饭,找回来的钱都送给我了。那时候的五块钱啊!”
郁达夫回家当晚,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这封信看似对北漂青年沈从文进行了狠狠的批评,细细读来,字里行间都是对沈从文的关心,让人颇为感动。
郁达夫把沈从文介绍给了一些杂志社主编认识。一个月后,沈从文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
沈从文欣喜若狂,他的好运还在后面。
郁达夫又把沈从文介绍给了徐志摩,徐志摩看了沈从文的文章后,十分欣赏,不断帮沈从文投稿。沈从文的文学事业开始走向正轨,徐志摩又把沈从文推荐给了胡适。
胡适当时是中国公学的校长,他极度认可沈从文的才华,安排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在学校当了老师。沈从文在这所学校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张兆和。
沈从文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恍然如梦。
如果郁达夫当初没有走进沈从文的小屋,或许沈从文会在不断被拒稿后放弃写作,自暴自弃,沉沦一生。沈从文晚年曾两度自杀,他并不是一个很坚强的人。
对沈从文而言,郁达夫是他一生的恩人。
晚年的沈从文得知郁达夫在1945年被日本人杀害的消息后,大哭了一场。
他想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推门而入的郁达夫笑着对他打招呼
:“请问,你是沈从文先生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