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封从西安发到延安的急电被送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教育长许光达手中,而电报中关怀的,却是许光达的感情状况,这是为何?
许光达1925年加入党组织,而在他走上革命道路之前,就在父母包办下,定下了一门亲事。
1922年许光达定下亲事时,才只有14岁,而父辈为他挑选的媳妇邹靖华,才只有9岁,二人婚事一定,邹靖华就被送到女子职业学校学习绣花。
1925年许光达加入共产党以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秘密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之后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担任见习排长,又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战斗。
许光达在南征北战中抽空回家探望亲人,也就是在这次回家时,许光达受父辈之命,与邹靖华完婚。
二人的婚期定在1928年9月28日,婚事办得很简单。一是由于家境并不宽裕;二是在那段风声鹤唳的日子,许光达的党员身份不便为人所知,就连邹靖华嫁给他时,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新婚当天晚上,许光达突然问了邹靖华一句:“桃妹子,你知道共产党吗?”桃妹子,是邹靖华的小名。
他的问话引起了邹靖华的怀疑,邹靖华当即问他:“你是哪个党的?”
“我哪个党也不是,我就是黄埔生。你喜欢哪个党?”许光达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当从妻子口中听到她更喜欢共产党时,许光达随即表示:“好,那我就争取当个共产党!”
这时的邹靖华并不知道,眼前的丈夫正是共产党队伍中的一员。
许光达与邹靖华新婚刚刚10天,由于许光达的身份被叛徒泄露,遭到大军阀何键的通缉,许光达不得不紧急离开家乡避祸,就这样,在二人新婚之初,许光达仓促之中离开了邹靖华。
临别前,邹靖华不舍垂泪,她哭着对许光达说:“你放心地走吧,我永远等着你。”
许光达也对新婚妻子邹靖华许下承诺:“你要保重,我会回来的。”
许光达辗转各处逃避,事实上,这时候的许光达还不叫这个名字,他叫许德华,避难过程中,他先后改名为许泛舟、许洛华,他到湖南长沙、河北清河县、安徽芜湖、北平、上海等地,几经波折终于成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他进入周恩来主办的中共中央军事训练学习班学习,又跟随贺龙参加了不少战斗,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1929年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苏区作为党中央代表,从事军事斗争时,他才改名叫许光达。
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都用的是“许光达”这个名字。
在革命队伍中,像许光达这样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英雄无疑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许多人看他始终孤身一人,便积极主动地给他介绍对象,但无一例外地都被许光达拒绝。
他还惦念着守候在家乡的妻子:邹靖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光达到了延安,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第3分校校长等职,而邹靖华回到家中生活。
著名革命家、教育家,也曾任毛主席老师的徐特立先生与邹靖华的父亲邹希鲁是老同学,徐特立到邹家拜访时,看到了邹靖华,关切地问道:“这样大的孩子,你还把她留在家里?”
邹希鲁无奈地说道:“师范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啊!”
图|徐特立先生
原来,在许光达离开后,邹靖华努力学习,考上了师范学校学习。其实,这还要靠许光达的鼓励。
当年许光达仓促离开,留下了邹靖华,敌人曾拿着一份“离婚声明”来找邹靖华,让她在上面签字,敌人声称只要她签了字,就能获得自由。
邹靖华二话不说,直接将对方手里的“离婚声明”撕得粉碎,无论如何,她都不会与许光达结束婚姻关系。那些许光达不在的日子里,她一个人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找了份做工的工作,整日心情苦闷。
心中惦记妻子的许光达有机会就想着给邹靖华写信,他写来信件,鼓励邹靖华:“希望你能学点东西,将来是会有益于社会的。”
苦闷中的邹靖华因为许光达的信,看到了新的希望,她勤奋读书,并最终考上了师范学校,并从师范顺利毕业。
1932年,许光达曾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往苏联治疗,在苏联期间,许光达还想着要给邹靖华写信。1937年,许光达离苏回国,之后回到延安工作,由于战乱的原因,他与邹靖华失去了联系。
许光达不知道的是,从师范毕业的邹靖华正苦无工作。
当徐特立了解了邹靖华的情况后,向邹希鲁建议:“我介绍她去上大学好不好?”
邹靖华立马欣喜地点头同意了下来,在徐特立的帮助下,邹靖华和党中央领导人林伯渠的侄女一起到延安读抗日军政大学,抵达延安之前,她们先行到了西安,并在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林伯渠。
在与邹靖华的交谈中,林伯渠这才知道原来邹靖华是许光达分离多年的妻子。
图|林伯渠、毛主席、朱德、周恩来
林伯渠并未向邹靖华说出许光达的情况,在当时兵荒马乱、交通不畅的条件下,有些干部在与家人无法取得联系时,选择了另外组成家庭,许光达在延安时,也引起了不少仰慕他的女子的注意。
林伯渠不清楚许光达的婚姻状况,为了慎重起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林伯渠先往延安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许光达的情况,并征求他的意见。
事实上,面临她人的示好,许光达总是会坚毅地表示:“不管邹靖华是死是活,我都要获得个准确音信!”
许光达说:“我要等,万一她没有死,我另娶别人,岂不伤透了她的心?假使她真的死了,我也要见到她的坟。”他一直在等待着邹靖华,当从林伯渠的电报中得知妻子的消息时,许光达激动不已。
他当即给林伯渠回电:欢迎邹靖华来延安。
于是,许光达与邹靖华,这对分离多年的夫妻终于在延安重逢。许光达欣喜地将妻子接到家中,邹靖华也如愿读了抗大,并在到延安的那一年,她也光荣地加入共产党。
以后的岁月里,许光达与邹靖华这对坚毅的人生伴侣,坚定不移地走在革命道路,携手迎接革命的胜利,多年来,他们既是生活上的恩爱伴侣,又是事业上的亲密战友。他们的儿女也为祖国建设事业做贡献。
1969年,许光达将军与世长辞!
2004年,邹靖华也离开让人世。临终前,她留下三条遗嘱:
“第一,我走了,遗体由我所在党小组的同志和家人送到八宝山火化了事,此外不要麻烦军队与地方的各级领导和其他同志。
第二,不要搞什么仪式,搞仪式会打扰许多人。
第三,我的存折上总共还有两万五千块钱。你们拿出一万块,替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到许光达诞辰100周年时(2008年)替他出一本书,把他过去的那些文章印上,就印100本,分送给生前的老领导、老战友、老部下的晚辈和朋友做个纪念。”
她的遗嘱,催人泪下,也叫人们感动不已。
这对革命伉俪,相守了一生,在他们离去以后,他们的故事依然是为后人称赞的佳话!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