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生于哥老会世家,少年就开始行走江湖,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共和国元勋,贺龙元帅在革命岁月中的大起大落,究竟有多传奇?
贺龙元帅,相信没有一个中国人会觉得陌生,南昌起义总指挥,红军建军之初的元老,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但却鲜有人知,他在革命早期,那段“打不死”的峥嵘岁月。在最危险的地方留下我
我们都知道,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聂荣臻、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新生的红军经四小时激战,夺取南昌城控制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南昌起义,也是建军节的由来。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南昌起义的过程其实非常坎坷。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掀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逮捕处决共产党人,革命形势岌岌可危,7月14日,国民党武汉方面的汪精卫集团也开始着手迫害共产党人。
面对这样前所未见的危机,所有人都没有应对过政变的经验,党内的意见分歧不一,最终是在7月26日才勉强达成一致,周恩来奉命前往南昌传达起义消息,整个起义的先期准备非常仓促,虽然在第一仗打响了旗号,但之后却因为缺乏规划而陷入了迷茫。
8月3日,张发奎率部开始前来镇压,原先张发奎指挥下的蔡廷锴等将领直接叛逃,带走了近五千人的部队,革命力量被大幅削弱,南昌起义军在向湖南转移的路上又陷入了连番苦战,最终被迫分散转移,保留革命力量。
当时的贺龙其实都还没有入党,但他对革命的热情绝不是假的,在将部队托付给了决定在湘赣边留守打游击的朱德后,贺龙几经辗转从香港的渠道前往上海与周恩来会合。
周恩来当时想安排他暂时在党中央休整,但贺龙却说出了一番载入党史的豪言——“湘西、云贵、川渝的地形和人情,我都了解,想拉队伍是没问题的,我还是回去组建红军吧!”
当时的国民党不只是在迫害共产党人,也在大肆派部队镇压农村,蒋介石作出的指示是“草要过火、石要过刀、人要换种”,在湘赣两地的农村掀起了实际意义上的屠杀,革命形势极其恶劣,但贺龙就是有这样的胆气与底气!
1928年1月,贺龙返回湘西与周逸群等同志重建了新的党组织,3月他回到老家桑植,五天内便组织起3000余人的工农军,并打退驻守此地的国民党保安团,夺取桑植的控制权。
周逸群
但是在九月,这支部队遭到国民党大部队围剿,又被叛徒出卖再次打散,只能退入湖北鹤峰山区。
就当国民党以为自己“剿匪”成功时,次年1月,贺龙在山村里又拉起一支部队,攻下鹤峰县城,宣布创立湘鄂边苏区。
在这期间,中央多次去信,希望他这位有着充分武装革命经验的先驱回到中央参与训练和指挥工作,但贺龙多次谢绝,坚称一定要在当地,在农村与国民党斗争到底。
不久后贺龙率部与其他鄂豫皖地区游击队会合,连同作战挫败国民党鄂西联防民团多次攻势并击毙国民党指挥官王文轩,夺回了桑植县,7月份依靠着精妙的运动诱敌战术,歼灭了国军向子云旅,一边游击一边扩大根据地,逐步向大庸、慈利发展。
1930年7月,贺龙率部于公安县与红六军会合,改组为红二军,又进一步打下潜江等根据地,但在三个月后冒然进攻长沙这一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城市而遭遇重大失利,贺龙被迫再次收拢残兵撤到鹤峰山区。
不到半年,贺龙又拉起了新队伍,并与原红二军残部改组改为红三军,接连打下荆门、当阳、远安,房县,再建鄂西北苏区。
1931年10月率部前往洪湖,发动当地农民力量,在新年伊始连获龙王集、文家墩等多次大胜,将鄂西北苏区带入了全盛阶段。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好奇,现实中的战争不是游戏,人力不会凭空产生,贺龙究竟为什么,总能在山沟沟里,一次又一次拉起部队呢?
这就要从他过去的经历以及他的江湖身份说起了……彪悍乡出彪悍人
贺龙,原名贺文常,1896年,也就是前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祖籍安陆府钟祥县贺家湾,家中是顺治时期随军镇压土司叛乱,后驻扎安家在桑植的汉族军户。
这个地方民风彪悍,而且民情复杂,当地有回、白、客、土、苗等十余个大大小小的民族聚落,汉族在当地才是“少数民族”,就算是军户,想在桑植立足也并不简单,说到这里我们就该提到晚清民间的一个神秘组织哥老会了。
清朝初年,四川经历累年战乱,民户凋敝,清廷为此从湖广等地迁百姓到四川来填充人力,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
只不过清廷的手段非常粗疏,管理十分落后,新移民在这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动乱,清廷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继续派兵镇压。
许多刚在四川安家的百姓,又遭战乱,为求生计只能再去投军,如此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最终四川的驻兵和民间三教九流势力混杂,形成了会党势力,也就是日后著名的“袍哥”。
再加上东南等地自古盐茶交易往来密切,经过数百年的交汇,哥老会成了盛行于云贵川湘等地,势力最大的民间会党。
清末时期,无论是这些地方出身的兵卒,还是走商、船户,乃至土匪恶霸,几乎都是哥老会背景,地方乡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多数向哥老会捐献资产,在哥老会内谋一个身份。
辛亥革命时期延安哥老会成立的武装
毫无疑问,贺龙的家庭既然从顺治年间起就是军户背景,肯定与哥老会脱不开干系。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赴延安,在窑洞中与当时的共产党人同吃同住四个月,观察了根据地的种种风貌,并根据采访和实际经历,撰写出版了著名的笔记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本书中他是这样描述贺龙的——“贺龙可以到全国任何一座村庄,向哥老会亮出自己的身份,然后拉起一支武装来,甚至几次将地方哥老会的武装力量,全部收编至红军麾下。”
这并非夸大其词,但书中的记载有一定的疏漏。
斯诺在书中称,贺龙的影响力来自他的祖父,祖父是哥老会的龙头,但对照地方县志,以及贺龙日后自己口述的一些回忆我们可以得知,贺家在哥老会中的影响力来源于祖辈。
贺龙的祖父是前清武举人,在桑植当地颇有名声,于哥老会中辈分极高,贺龙还在襁褓中时,就被安排好了身份——十排。
听着是不是不怎么响亮?实际上也确实,十排又称老幺,是哥老会中身份最低的“帮众”人物。
但贺龙不一样,他是龙头的孙子,他这样的角色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凤尾老幺”,看似是小角色,实际上只是挂名历练,等成年后就会被安排实权职务,迟早成为龙头。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又会觉得,贺龙之所以能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山沟沟里多次拉起队伍,就是凭借自己的龙头身份,像斯诺记载的那样,将哥老会帮众吸纳为红军?
那就错得更加离谱了,贺龙真正能在湘赣农村数起数落,靠的更多的是他的个人魅力与革命精神!两把菜刀闹革命
没错,贺龙的祖父确实是哥老会龙头,但在他牙牙学语时祖父便已离世,家道中落,贺龙五岁时读过私塾,没多久就放弃了,因为他还有6个兄弟姐妹,家中实在供不起。
当然,先前祖父留下的人脉,为他安排好的帮派头衔依然留着,十三岁时,靠着这层关系,贺龙跟几个同乡的哥老会青年干起了贩私盐的生意,过上了刀头舔血的生活。
十八岁时,贺龙怀揣着一腔热血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不久后领导湘西暴动,发动群众攻占石门县,缴获旧式火枪十二支,就此踏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1917年,贺龙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了护法军,因为敢打敢拼,不久后就成为了民军第一路游击军司令,但没过多久,因为被上司猜忌,他又被解除军权,只身遣送回乡。
在回乡路上,贺龙不甘就此远离革命,于是和自己的同乡吴玉霖一人手持一把菜刀,刺杀慈利县县长,夺取两杆火枪,一手刀一手枪,在当地立起革命的旗帜,再度拉起一支部队,后来被毛主席盛赞为“两把菜刀闹革命”。
1920年,贺龙的父亲与弟弟被土匪截杀,自此,他几乎与传统的哥老会辈分关系断了联系,也没有如其祖父所愿,顺利上香成为哥老会龙头,时至今日,在洪门的官方网站搜索贺龙,你会发现他的身份标志始终是“十排老幺”。
之所以能在湘赣农村拥有莫大的威望,贺龙更多的,还是靠着自己单刀刺杀县长立下的威名,靠的是一战又一战。
贺龙参加过援鄂,经历过入川,从大头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空头司令到营长,再到团长、旅长……
短短六年,就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兼江西镇守使,这些成就难道是靠“帮派关系”做到的吗?不,这些都是他实打实的赫赫战功。
除此之外,贺龙的“爱民如子”也是出了名的。
早在南昌起义前,他就因体恤百姓而在驻地颇有好名,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且见证了国民党在农村扫荡所做出的一桩又一桩惨案后,他更是将打倒反动地主、拯救广大农民列为了自己的座右铭。
在他一次又一次,从湘鄂边区山垂中所拉出的部队里,固然有不少哥老会背景的前清或者民国军警,但更多的,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备受地主欺压,或者被国民党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
贺龙接纳他们,训练他们,带领他们,在绝境中寻求生机,在最危险的国民党扫荡区中开辟根据地,这更是实打实的功绩。
他在一场又一场游击中积累的威名,在无数次打败国民党军队后解救百姓的英姿,才是他永远能“东山再起”的根本。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贺龙还有着我军早期非常稀少的“反省思想”。
要知道红军最初吸纳了太多国民党旧军阀,许多军官还保留着奢侈风气和官僚作风,治军暴力且不合理,并且革命思想十分不深刻,但贺龙就完全不一样。
他能主动放弃其他旧军官视为权力资本的军队,能主动礼遇政委等教导员,能在火线提出要入党,能在危急关头坚持革命路线,更能主动提出,要中央派人来协助他,整肃部队内的旧军队风气和纪律,生生将土匪、残兵、农民混杂的队伍锻炼成了一支与百姓秋毫无犯,于敌人绝不留情的钢铁之师。
同样在《红星照耀中国》里,斯诺还记录了关于贺龙的另一段描述——“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死在路上,也不愿弃他而去,长征路是残酷的,但总有百姓一路跟随着他的部队,加入红军,最终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饥寒交迫的百姓可能并不了解哥老会,但他们知道,贺龙是一个爱着穷苦百姓的将军,红军是一支秋毫无犯的部队,长征路上传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本文由“云史长安战未央”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