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老子
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祭祀也一直是一项比较重大的传统习俗,它代表着文化传承和生命的延展。
关于祭祀的影视作品,一直源源不断地被产出,被讲述。
但是相较于其他,中国的祭祀文化则更为浓重,这是由我国五千年的深远历史所决定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边各国的祭祀文化,都是在中国的影响下所形成的。
有的国家,甚至于一直在一比一复刻中国。
但是和大家的传统印象不同,日韩并不是受我国祭祀文化最深的国家。
因为无论形式多么相似,但是在祭拜的人选上,他们都有各自的属于自己国家“英雄”。
这点相比于和我们为邻的越南来说,就差得远了。
因为越南不仅仅在形式上,有“小中国”之称,甚至于他们祭祀在庙堂中的人物,也大多数也是属于中国的。
其中的李靖、诸葛亮、郭子仪等,都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奇才。而这些人,统统被越南供奉了起来。
但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崇拜,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和现在不同的是,在很多年前,越南并非一个独立的国家。
或者说,古代的时候,越南还不是现在的名字,它的名字叫做安南,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之一。
秦朝时期,秦始皇征服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国家。那个时候的安南,并非单独分割出去的附属国,而是属于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而居住在越南的人们,和中原的人们还同属一家,但是随后秦二世登基,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战争频发。
一位秦朝的将领,便趁乱率自己的兵士占领了安南,自立为王,将安南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了出去。
这位将领的名字,叫做赵佗,现如今他的画像,仍挂在越南的宗祠之上。
可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历史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安南重新被汉武帝收回中国。
但是对于安南来说,此时,他们已经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国家了。
安南的百姓丧失了和中华的血脉渊源,因此他们看准了时机,又重新分裂了出来。
这一次,安南正式以一个国家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安南对中国的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这是它的根源,另外一方面,他们正在极力摆脱中国的影响。
但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如果没有大国庇护,那么像安南这种小国家,必然会被吞吃入腹。
于是,安南王主动的向大清的皇帝投降,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上供称臣。
那时候,正值清朝强盛之际,为了表示中华的心胸开阔,清朝皇帝答应了安南王的请求。
为了表示自己的庇护,就像赐予韩国首都的名字——汉城一样。
清朝皇帝把安南改为越南,正式册封了国号。
而越南也在这些年的分分合合中,正式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中国的祭祀文化,可以追溯到秦朝之前,而中越之间的百姓,在那时候还是同个国家的子民。
所以,他们接受的祭祀文化的熏陶都是相同的。
而在之后,尽管越南几度自立为王,但是他们的历史,所遗留下的文化并没有改变。
特别是在汗、清两朝,越南是重新归拢到中国麾下的。那么这中间的文化输入,势必是成倍提高的。
而中国自远古以来,就有庙宇祭祀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将其分为文庙、武庙。
最开始我国只有文庙,没有武庙。
在文庙里通常是祭奠古代先贤,例如老子、孔子等。
很多读书人为了博取功名,或者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往往会住在文庙里,祈求先贤们的保佑。
而到了唐朝时,这种文庙祭祀的文化,格外受到皇帝的青睐。
但是李隆基很快就意识到,没有武庙,只有文庙是一种狭隘的表现。
于是在他的主导下,他率先修建了太公庙,这就是中国武庙的来源。
太公庙里供奉着的正是姜太公——姜子牙。他的军事才干也曾影响着无数人,所以李隆基为他立庙,也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
在这之后,中国便有了建造武庙的习惯。
也就恰逢此时,越南上任了一位国王,他的名字叫——阮福晈。
就像前文所言,越南一直将中国视为宗主国。
所以,在李隆基建立武庙的消息传出时,越南的国王阮福晈,出于崇拜加讨好的心态,也在越南仿建了武将庙。
这对于阮福晈来说,是一种示好。毕竟越南不过弹丸之地,如果不在宗主国面前表现一番,那么很容易被忽视。
建立武庙,一方面可以让中国皇帝注意到越南,一方面可以“狐假虎威”,用中国文化震慑对于越南虎视眈眈的其他国家。
其次就是那时候的越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百姓们的精神因为战乱的影响,已然是即将崩塌了。
尽管阮福晈在尽力平息战乱,但是这种战争创伤是很难为修复的。
于是阮福晈就建立了这个武庙,用来振奋人心。
让百姓们相信,越南有这些武将在庇护,定然会出一个绝世将才,安稳天下的。
除此之外,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阮福晈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颇深,他深深的敬佩中华文明里的那些英雄人物。
所以,在挑选祭祀武将时,一共十八个人,他硬是挑了十二个中国将领入庙。
尽管越南民间对此有些看法,认为自己国家却供奉别国将领,不太妥当。
但是阮福晈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表示,供奉中国将领不为耻,特别是在庙宇建立的前期,阮福晈时时带人去祭拜。
久而久之,越南人民也就接受了这个武庙的存在,而这个庙宇也成为了越南的精神象征之一。
但是就像学生不应该一味迷信孔子一样,保家卫国也不应该像阮福晈一样,只依仗于神像木偶。
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应当以文武两庙为榜样,向着未来前进,方为正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