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为30万人申冤,被日本人威胁,2004年在车内饮弹自尽

她,以一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震撼世界,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露于国际视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她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对那段历史的认知。然而,在36岁的年华里,她选择了饮弹自尽。

她,叫张纯如。

一生以笔为剑的张纯如

张纯如,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是第二代美籍华裔。她的父母都是学术精英,父亲当时正从事博士后研究,母亲也在大学生物学系进行自己的博士后工作。这样一个高知家庭的背景,为张纯如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和教育基础。

刚出生的张纯如,脸蛋红润,十分可爱。父母为她取名“纯如”,灵感源自《论语》中的一句话:“从之,纯如也。”这个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纯净、美好人生的期望,也体现了他们深厚的中华文化情结,寓意希望女儿铭记自己文化的根。

父母常常为她讲述中国的神话传说,也会提及抗日战争时期祖辈们的苦难经历。这些故事和记忆虽然在年幼的她心中无法完全理解,却深深植根于她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纯如对写作的热爱渐渐显现。读书与写作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为她后来用文字向世界讲述真相打下了基础。

1985年,17岁的张纯如考入伊利诺伊大学理工科专业。然而,这个从小热爱用文字表达内心的女孩,在两年后毅然转入新闻系,开始了她用笔记录世界的大学生活。

凭借一针见血的文风和对犀利话题的独特见解,张纯如刚“入场”便引起多家媒体的关注。大学期间,她撰写的通讯文章被刊登在《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报刊上,为她赢得了早期的声誉。

大学毕业后,张纯如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写作硕士学位。期间,她与相恋多年的大学同学布瑞特·道格拉斯步入婚姻殿堂,爱情与事业相得益彰。

高知家庭的背景、顶尖的学术成就、幸福的婚姻,以及在写作道路上冉冉升起的光辉,让她的人生看似一片坦途。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她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那些惨绝人寰的画面深深震撼了她。更令她愤怒的是,日本试图篡改历史,否认罪行,而西方世界对此知之甚少。

张纯如自小受父母教导,要记住自己的来时路。面对这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她心中燃起了为同胞发声、还历史公道的强烈使命感。

她以笔为剑,决心撰写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用文字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为那些无声的冤魂讨回应得的尊严与正义。

选择遗忘,就是第二次南京大屠杀

为了撰写这本书,张纯如起初在美国搜集资料。然而,她发现多数美国出版的历史文献几乎忽略了这场大屠杀。经过大量的努力,她最终找到两本珍贵的参考书:《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

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魏特琳在她的日记中,记录了当年日军暴行的惨烈场景:日本士兵频繁闯入庇护所,从年仅12岁的少女到年逾60的老妪,无一幸免于其蹂躏。甚至连怀孕的妇女也未能幸免,被残忍地用利刃挑开腹部......

另一位记录者拉贝则不仅在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了无数生命,还用日记揭露了那段暗无天日的历史。他描述道,城门外尸体堆积如小山,到处都是惨不忍睹的景象,机枪的扫射声不绝于耳......

生活在和平与富足中的张纯如,难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血雨腥风的年代。

然而,1995年27岁的她怀着深沉的使命感,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取证。

她走访了多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每一位老人都急切地想诉说自己的遭遇,希望这些真相能够被世人知晓。

张纯如的调查不止于南京,她还前往日本,试图采访参与侵华的日军。然而,她的努力多次遭遇拒绝,几乎处处碰壁,但她从未放弃。种种挑战反而让她更加坚定,要将这一切公诸于世。

在严谨的调查和论证之后,她揭示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数字:仅仅42天内,南京城发生了28起集体屠杀,858起零散屠杀,强奸及轮奸超过20000起,平均每20秒就有一名中国人丧生。

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充斥着极端暴力,从砍头、活焚、活埋,到粪池淹溺、挖心、杀人竞赛,甚至建立军中妓院,每一种暴行都令人不寒而栗。

张纯如从未想过,人性竟能堕落到如此深渊。怀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最终出版了英文版《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连续停留14周,销量接近50万册。它成为了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要窗口,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舆论支持。

《纽约时报》评价道:“这是60年来,首次打破中、日、美三国的集体沉默,用英文详尽揭露了日本当年的暴行。”

为了唤起更多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张纯如携书辗转世界各地进行签售和演讲。在演讲中,她清晰阐明自己的动机:“他们(日本右翼)想让这段历史消失,我认为这是对遇难者的侮辱。”

她的行动触动了无数人,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段被掩盖的历史。然而,张纯如的勇敢行动彻底激怒了日本右翼势力,他们开始对她进行恶意诽谤和攻击。

时任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批评《南京大屠杀》是“一面之词,错误连篇”。

面对这些压力,张纯如毫不退缩,毅然在美国公共电视台与齐藤邦彦连线辩论。她以一己之力对抗日本官方代表,直指日本的历史责任,要求他们向30多万无辜的冤魂致以真诚的道歉。

这场唇枪舌剑的交锋,使她成为历史正义的象征,也赢得了无数支持者的敬佩。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战争受害者的回应。许多曾遭受日军残暴对待的美国老兵,以及其他战争幸存者,纷纷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难。他们将张纯如视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但这本书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揭开历史真相的同时,也让张纯如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威胁恐吓她,甚至扬言对她人身不利。

然而,她始终没有向威胁妥协,选择直面这些压力。她不原谅,也不退缩,用文字与行动顽强捍卫着历史的真相。

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逐渐侵蚀了她的生活。失眠、焦虑、抑郁如影随形。尽管家人和朋友竭尽全力支持她,但她始终无法走出这段历史的阴霾。

2004年11月9日,这位年仅36岁的勇敢作家在独自离家后选择饮弹自尽。

在短暂的一生中,张纯如拼尽全力保存历史真相,让正义不被遗忘。她的离去,带走了她的梦想,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遗产。

2024年11月9日,张纯如逝世20周年,来自中国、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和平倡导者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与历史守护者。

中国人受伤,来自于总爱原谅

西方与日本的历史逻辑往往围绕着“贫穷就要抢劫”这一观念展开,而中国的历史则是每当积累起些许财富,外敌便会蜂拥而至,掠夺一空。

唐朝时期,日本尝试登陆朝鲜,企图扩张势力,大唐则迅速派兵援助朝鲜,以碾压之势将日军打回了老家。对于失败者,中国人一贯秉持“不记仇”的态度,认为“穷山恶水出刁民”,只要倭人生活富足了,便会安分守己。

因此,大唐并未对日本穷追猛打,反而慷慨地将先进的文化、建筑、农耕和手工技艺传授给了他们,期望以文明之光点亮彼邦。

然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再度重施故技,借道朝鲜妄图进犯中国。明军虽将日军再次击溃,但国力大损,耗尽了国库资源。

当局对此深感日本的贪婪本性,尽管如此,明朝并未选择斩尽杀绝,而是采取禁海政策,以期止战:“我不揍你了,放你一马,你也别再过来闹事。”

历史却如轮回般再度降临。清末百年的惨痛经历,无不源于日本的侵略与掠夺。尤其是1945年,日本战败撤离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胜者的“宽恕基因”,每一次战胜敌人后,中国人往往选择原谅。然而,这种宽容有时也成为对方肆意妄为的机会。

如今,日本国内仍有人试图抹去这段侵略历史。靖国神社的存在无疑是对这一企图的佐证,在这里,战犯被奉为神灵,这一行为在政治意义上不啻于“在柏林中心为希特勒建造一座大教堂”。国际社会可能淡化或遗忘这些历史真相,但中国人不能。

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如同一块投掷进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层层涟漪。

自她的书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学术界开始重视东方战场,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系统化推进。从抗战历史集到关于731部队、慰安妇、东京审判等的专著,相继出版,填补了无数历史空白。

今天,中国早已站了起来。但我们不能遗忘历史。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思,更是对未来的警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