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向启功请教如何拿毛笔,启功不客气回怼,揭露了她的真实水平
于丹是一位文化学者,放在古代,那可不是一个文人。即为文人,那么写不出一手漂亮的书法,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要知道在古代,这字拿不出手,那是都不好意思出门去见人。所以,文人修养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练习书法。书法不仅可以修身养性,也能够展现自我深厚的文化素养。因而,文人都乐于练习书法,于丹也不例外。于丹为了学好书法,还曾向启功请教如何拿毛笔。不曾想启功不客气回怼,这反而揭露了于丹的真实水平。启功老先生回怼了什么?
言及于丹的书法之路,还真得说一说二者的师徒情分。一般来说,还针有没有官方特别指出启功真正意义上的弟子。弟子顾名思义,跟上本人正儿八经的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弟子;还有一种就是向人家请教过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弟子。于丹应该属于后者,毕竟启功老先生在世时与其是同事。换言之,于丹想要成为启功的弟子,这还真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不过,官方消息并没有特别指出于丹是启功的女弟子,倒是网上一直有“于丹是启功女弟子”的说法。
不管真伪与否,于丹确实是向启功请教过一些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于丹曾向启功请教如何拿毛笔。小编这么一说,估计大家伙是想不明白,这拿毛笔有什么说法,还至于亲自请教启功先生。其实,此言大谬。孔乙己一个茴香豆的“茴”字,还有好几种写法,更别说这毛笔的拿法,这里边的学问多了去。于丹得益于少年宫时期,学了个“凤眼”执笔法,心有所想,便向启功请教,自己最拿手的执笔法是不是风味纯正。
在这里小编插一句,何谓“凤眼法”?说白了,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头来拿毛笔,恰似凤眼,因而得名凤眼法。于丹觉得这种拿笔方式不舒服,觉得有点累,所以就想问问启功有没有其他拿毛笔的方法。启功听了之后,也是不客气回怼。大家伙看着启功老先生慈眉善目,殊不知老人家一旦遇到学术原则性问题,那是很严肃的。所以,小编在这里用“不客气回怼”,并无夸张的成分。
启功对于丹说,你这哪里是“凤眼法”,分明是“鸡爪法”。于丹在老先生前辈面前,只能洗耳恭听,不敢多言。启功表示拿毛笔的手法,这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纠结于拿毛笔的手法,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练习书法。启功老先生意在点拨于丹在书法上要追求本质的东西,而不是过于迷恋形式,这样是不恰当的练习方法,是为人所唾弃的方法。于丹这么问,启功这么回答,也从另一个方面揭露了她的真实水平。
于丹书法看起来生硬随意,没有个章法,倒是拿笔的手法很花哨。书法的真谛在于修身养性,而不在于过多的纠结手法问题。于丹陷于此,也充分的说明于丹的书法真实水平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于丹过多的追求书法的手法问题,而忽略了书法练习这一重要因素;其次,于丹的书法不注重临帖,全然是跑马圈地般的写书法;最后,这也充分说明了于丹的书法认识处于初级阶段,顶多就是一个书法初学者。
基于此,我们能够看出于丹的书法与真正的书法家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不能将其等同于真正的书法家作品。术业有专攻,于丹爱好书法只是出于自己的个人喜好,人家没把书法当作自己的主业,而是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不过,字如其人,于丹书法反映出其治学有失严谨,并且也某种程度上是“于丹式心灵鸡汤”的诱因。大家对于启功的不客气回怼是怎么看的?对于于丹的书法又是怎么看的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