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第一次国宴,天花板上藏了50人,什么情况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纪念晚会于1059年9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这次国宴空前盛大,在这之前,我国还从来没有举办过如此盛大的国宴。

参加国宴的除了国家领导人、还有来自各国的贵宾和各界重要人士,人数竟高达四千余人。

然而,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却有着一群神秘人偷偷藏在宴会厅的天花板上。

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他们又为什么藏在天花板上?

消防出现隐患,保证完成任务

时间回到宴会举行当天的上午,参与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的沈勃,突然接到北京市刘仁书记的来电,让他立刻到人民大会堂一趟。

据沈勃回忆,刘书记电话里什么都没说清楚,只是用了十分严肃的语气跟他说:“人民大会堂出事了,快来一趟。”

听到这话,沈勃当即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时候被书记这么紧急地叫过去,怕不是晚上的宴会出了什么问题,而且很可能与自己设计的会堂有关。

等到沈勃匆匆赶到时,在现场的除了副书记刘仁,还有好几位公安局的民警、消防队的同志。

看这阵势,沈勃心里更加慌乱了。

毕竟,就在今天晚上,人民大会堂即将迎来建成之后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国宴。

在这等重要的场合,哪怕仅仅只有一点很小的差错,恐怕都会造成无可估量、而且不可挽回的后果。

沈勃连忙问道:“书记,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刘仁答道:“大会堂没事,是宴会厅的建筑材料上出现了问题。”

这样一讲,沈勃顿时就明白了,原来,众人担心的是由建筑材料引起的消防安全问题。

“今天晚上到访的宾客都是重要人物,他们的安全是今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考虑了片刻,沈勃想到了另一位工作人员——国宴负责人郑连福。

把郑连福找来之后,两人讨论片刻,便转过头对刘仁和各位同志表示:

“今天晚上之前,保证消除安全隐患!这件事情一定会安全、顺利地解决,请组织上放心交给我们!”

那么,人民大会堂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消防隐患?

沈勃和郑连福又想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黑衣人”藏身天花板,晚宴顺利举行

原来,人民大会堂建于1958年。

彼时,国内刚刚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方面工作才刚刚起步,曾经饱受战火困扰的中华大地才刚刚开始恢复生机。

1958年,沈勃与其他一群建设工程师在北京规划局的统筹安排下,来到苏联进行相关学习,回国后,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始修建。

当时,中央直接下达建设人民大会堂的指示:“必须既美观又实用,必须以“开国十大工程”的标准来进行修建。”

为了建好的大会堂,中央还特地邀请了梁思成、吴良镛和张开济等著名建筑师亲临现场作指导。

经过讨论之后,众人共同决定,要将人民大会堂打造成既能召开国事会议,又能迎接万人晚宴的“大礼堂”。

1958年9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万里同志指出:“明年的这个时候,人民大会堂就会被投入到国庆活动中来使用”。

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年内完成万人大会堂和5000人大宴会厅等重点工程。

说干就干,在3万名建筑工人和数以百计的建筑专家共同努力下,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程仅仅在260天内顺利完工。

但这其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隐患。

原来,在建设期间,由于资源紧张,建设所需的钢材料、电材料无法达到设计师的预期。

因此,在众人共同商议过后,决定临时采用木龙骨结构来加固人民大会堂的吊顶。

就这样,人民大会堂的吊顶看似华丽无比,但内部却纵横交错地隐藏着数以千计的木龙骨。

虽然木龙骨以结实耐用、价格低廉闻名,但在干燥炎热的夏天,它却很容易着火。

更巧的是,宴会厅的上方就是吊顶,也是电灯和电线排列最为密集的地方。

一旦晚宴期间发生电线短路事故,引发电线起火,进而点燃吊顶,那么火势就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蔓延开来。

万一着起火来,宴会厅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几千人有序撤离,很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当沈勃众人向郑连福讲完这些后,郑连福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当即便和沈勃讨论起了解决方案。

沈勃说:“现在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另外安排地方行不行?”

郑连福说:“不行!要保证5000人同时用餐,全北京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

沈勃说:“那能不能把晚宴推迟几天,等到安全隐患排除了再进行?”

郑连福说:“不行!推迟的话,那岂不是让外国人看咱们笑话?再说,请帖都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可以说推迟就推迟!”

事关重大,这时换地点和换时间根本不可行,甚至还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离宴会开始的时间已经十分近了,多年工作的责任和经验,使沈勃和郑连福快速地冷静下来。

他们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研究各种案例、讨论各种措施。

最终,郑连福灵机一动,提出了最原始的办法——人工监管。

人工监管的意思,就是从当初的施工队,选出50名最有经验、最熟悉大会堂结构的工人以及消防人员,每人手持棉被和消防器材,藏在大会堂天花板上的各个角落。

一旦发现有问题,附近的消防人员便立刻进行人工扑灭,随后通知相关部门断电,以达到及时制止火情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50人不能在宴会上出现,不能让外界知道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更不能影响到国际的形象。

于是,郑连福立马联系了施工队和消防总队。

晚上5点,50名工人整整齐齐地扛着厚厚的棉被,在宾客到来前就藏在了宴会厅的天花板上。

并且,为了不被人发现,郑连福还特地安排他们“全副武装”,身穿黑衣隐藏着吊顶内。

后来,根据一名参与其中的工人回忆,从那时起,这种消防方式成为了常态。

几十年间,每当大会堂举行大型会议、宴会,总负责人都会安排人进入吊顶进行监督。

到了晚上七点整,宴会准时开始,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相继出席。

招待会开始后,周总理上台开始致词。

郑连福后来表示,因为过于紧张,他那天晚上只顾着盯住自己手里的对讲机和仪器,周总理说的话那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而沈勃呢?他在郑连福的安排下,来到了宴会厅里西北角的一个小房间里。

在这里,他与其他一百多名待命的消防战士紧张地蹲守着,做好了随时展开灭火疏散工作的准备。

宴会期间,还发生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小插曲。

就在周总理结束致辞后没多久,会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这一下可直接把郑连福和沈勃吓傻了,仔细检查过后,才发现还好与天花板无关,仅仅只是一次小型的煤气爆炸,而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宴会厅面积这么大,加上现场声音也大,因此声响并没有被宾客们注意到。

晚上八点,晚宴正式开始,宾客们谈笑风生、推杯换盏。

晚上十点,晚宴终于结束了。

还好,一整晚下来,天花板上都没有任何动静,郑连福和沈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开国第一宴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

宾客们对于今天的晚宴赞口不绝,对新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废墟中站起来感到十分震惊。

这次宴会在安排和设计上都是惊人的,国宴的顺利举办,代表了人民大会堂工程的圆满成功,也代表了所有人付出的心血都没白费。

但更重要的是,这次国宴使得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更加高大。

但其实,作为晚宴总负责人的郑连福,他所做的还远不止预防火灾。

充分准备,圆满结束

那么,郑连福是何许人也?

在安排消防工作之前,他又为宴会做了哪些充足的准备呢?

郑连福从小家庭贫穷,很小的时候就从老家来到北京饭店打工。

他从一名学徒开始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成为了北京饭店的总负责人。

在多年的学习中,郑连福学会了如何服务客人、学会了各国的餐饮文化和礼仪,甚至还学会了多国语言。

郑连福做事细致认真,一丝不苟。

每当北京饭店有达官显贵光临,他都会尽心尽力、仔细地照料每一位客人的需求。

当有外国友人来到北京饭店用餐,他都会提前询问对方口味,从自身经验出发,为客人量身定制最合适的食物。

正因为郑连福这般热爱工作的态度,北京饭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享誉中外,成为北京市知名食府。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饭店被设立为招待外宾以及国事举办的指定餐饮场所之一。

作为北京饭店的招牌人物,郑连福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大小宴会的总负责人。

时间来到了1959年,郑连福迎来了职业生涯以来最重要的一场宴会——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这场“开国第一宴”。

这也是郑连福职业生涯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从宾客规模、场地大小、菜肴种类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根据当时的相关数据记载,“开国第一宴”的参加人数为4674人,宴会厅内必须全都是圆桌,每桌不超过11人。

换句话说,在人民大会堂7000平方米的大厅里,需要放置超过460张圆桌。

不仅如此,由于出席人员基本是国内领导政要、社会各行各业知名人士以及国外代表等等。

相关的食物安全、席位座次安排、菜品准备数量、上菜频率和速度等方面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落实到具体,每张桌子之间需要留有过道,宴会厅内还需要设立主席台、安全通道、服务通道等等。

另外,整个宴会厅还需要有其他的布置,例如舞台上需要挂上一些花草,挂上国旗国徽。

宴会厅二楼分别需要在西、东、北三个地方设立管弦乐队、军乐队、民间乐队等。

可以说,接到任务的郑连福那几天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毕竟整个宴会事无巨细都要由他监管和安排。

很快,郑连福便遇到了第一个麻烦——服务员安排的问题。

经过计算,为四千多名宾客服务总共需要1200名服务员。

尽管最后挑选出来的服务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如何统筹服务员、如何安排上菜路线、如何保证不出现迷路或者上错菜等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郑连福首先考虑,在宴会厅内大喊大叫是行不通的。

一来宴会厅太大,人的声音很难覆盖整个宴会厅,而且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大喊大叫十分不雅。

国宴场合,必须要保证零风险、零错误。

郑连福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参考街头的红绿灯管控系统。

首先,在大会堂的厨房出口、传菜口以及东西两侧的通道,分别装上红黄绿灯。

这样,1200名服务员就能够按照指示灯颜色的变换进行移动。

“黄灯”亮起时,服务员需要做好工作准备;

“绿灯“亮起时,服务员即可进入指定的工作区域进行服务;

当“红灯”亮起,服务员不可进入会场。

这样一来,整个现场便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

第二个麻烦,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消防隐患问题。

在一系列的工作安排下,最终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就这样,“开国第一宴”圆满结束。

周总理曾经当众赞扬他:“如果把郑厨师长安排到军队工作,他自己一个人就能负责一个师的后勤保障。”

正是因为郑连福和那50名“黑衣人”这样的无名英雄在背后默默付出,新中国才能披荆斩棘、走到今天。

向无名英雄们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