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对叛者之召而动心,但为何最终没有应召,而是选择了退隐

积极入世的孔子,也不时流露出退隐的思想。孔子曾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郭沫若《十批判书》认为颜回和孔子都是有些出世倾向的人。一位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一位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在《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被庄子塑造过的各种孔子形象,其或是一个积极入世的儒家代表人物;或是一个虚心向道家的得道高人求教的过渡性人物;或已经成为道家的宗师和代言人。这后两点不免有借孔子以扩大道家思想影响的嫌疑,但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的隐逸倾向。

1退隐的前提

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可见周礼是孔子审视现实政治一把标尺,也是决定他是否入仕的一个基本原则。

可以推行“道”,君子就可以做官以实现政治理想;而不能推行“道”,君子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果断的弃官以获得道德上的坚守,孔子曾说道:“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一种是在义的准则下迂回推行其道,若还是不能实现就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出仕以道义为底线,执著于人生的同时懂得自全。孟子曾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其对孔子政治选择的灵活性表达了赞赏。

2退隐的原因

首先,保全生命的需要,儒家重视个体生命价值。“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这与儒家讲究“孝”道紧密相关,《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同时《论语·先进》篇中说道“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因此,孔子虽在各个诸侯国里推行“仁义”,但不会在一个国家里争得头破血流。

其次,保持高洁精神品格的追求。孔子曾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卫灵公及其夫人南子邀孔子同游卫国都邑,招摇过市,孔子为此深痛时俗之薄德而好色,离开卫国。不与执政者同流合污,保持自身清白正直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3孔子与隐士退隐观的区别

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遇见了许多隐者。隐士面对社会的混乱,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们通过逃避,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但却抛弃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孔子虽然也对社会现状感到失望,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努力以自身力量来挽救混乱的社会秩序。

孔子受到了长沮、桀溺的冷淡后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去见隐士荷丈人,无功而返,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的观点亦反映了其老师孔子的思想,孔子正因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孔子的退隐是由于现实环境的无可奈何而迫使他做出暂时的选择,他不会抛弃社会责任,不会放弃行道的使命。

正如《论语·季氏》篇所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儒家的积极入世,以社会职责为己任的思想一脉相承,《孟子·尽心上》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孔子出仕与退隐的双重矛盾

从“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观点被提出之时起,孔子的思想就自动具有了出仕与退隐的双重矛盾。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孔子退隐的前提是“天下无道”,并且自己亦不能在义的准则下推行。

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已久,若是执着于有道则难以出仕。所以孔子若能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推行道义,恢复礼乐秩序,阻止僭越无礼的行为,即使是无道之人,孔子也愿意追随。

孔子曾有两次令他心动的从政机会,第一次是公山弗扰的邀约,这时鲁国国政混乱,季氏掌握大权,孔子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第二次,佛肸是在孔子周游列国途中邀请孔子的,孔子一路走来,仕途异常坎坷,孔子盼望再次获得重用的机会。子曰:“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对“有道与无道”的判定,是从其是否遵循西周时的礼乐秩序来评价的,但整个社会“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已经成为了一种现状。因此,为了推行“仁”,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孔子必须在“无道”的情况下寻找“行道”的可能,这就使得孔子对叛者之召而动心。但孔子最终没有应召,而是选择了退隐,这也是孔子对自身理念的坚守。

结语

有道与无道两种社会形态,使得孔子有进退两种可能。在孔子看来,退隐只是出仕的一种状态和途径,它最终还是指向社会人生。孔子及其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文人的血液之中,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人虽在山野,心却常常向往仕途。

更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难道不是孔子一生的心灵写照吗?同时孔子以温和方式对君主进行规劝,出仕与隐退的中庸选择,使得中国文人很少有过激行为,因而能够在动荡的政治漩涡里明哲保身。孔子的进退自如:出仕而尽职、退隐而有为,无疑成为中国文人立身处世的楷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