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给长江的味蕾抹上一缕“鲜甜”

淮扬菜席面。张卓君 摄

□徐宁 胡雪怡

但凡美食,绝不只用来饱腹,它们融一方风物之精华,由齿边舌尖散发种种美好,慰藉人们的心灵。

长江一过南京,似一袭蜿蜒飞舞的水袖,串起大众文化怀想中的“江南”,也孕育了江南的美食文化。“淮扬菜”是江南美食的典型代表,鲜、甜、雅,是江苏地理环境、文化风情孕育出的美食基因。

在这里,每一道菜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每一种味道都是一场人文之旅。

鲜,是一种追求

江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在这潺潺流水中,数不尽的食材腾跃而出:鱼、虾、蟹,抑或是这流水本身,都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江南美食。

苏东坡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三月的杏花烟雨“欲说还休时”,长江两岸的江苏人已经开始记挂起水中的鲜美之味。

刀鱼、鲥鱼、河豚,这“长江三鲜”是他们割舍不掉的美食。每逢春季,“长江三鲜”溯游而上,在淡水产卵繁殖后入海。春日里,万物复苏,鲜嫩的春笋破土而出,成为淮扬菜餐桌上的宠儿。一道“春笋烧鮰鱼”,春笋脆嫩多汁,吸收了鮰鱼的鲜味,而鮰鱼肉质肥美,在春笋的映衬下愈发醇厚。春笋的清爽化解了鮰鱼的油腻,两者相得益彰,宛如一幅清新的春日画卷,生机勃勃。

“三鲜”中,属河豚最为独特。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早在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品尝过河豚。历朝历代,挑战河豚的吃客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宋代苏东坡。

他“拼死吃河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苏东坡谪居常州时,一位士大夫请他品尝河豚,但见其埋头大吃,就是不吭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时,已打饱嗝的苏东坡忽然又开始对着河豚下筷,说道:“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追逐食材的新鲜,经岁月沉淀,在江南化作“不时不食”“应时而食”的饮食文化理念。各类野菜,因此登上了时令蔬菜的菜谱。

芦蒿又名蒌蒿。民间采食野生芦蒿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生长习性及食用方法早在《诗经》《齐民要术》中有记载。到了芦蒿上市的季节,餐馆无论大小,都会把这道菜放在显眼的时令菜中。

南京人如何吃芦蒿?一斤掐得最后只剩下2两干净、青脆的尖儿。热油,下葱花爆香,放入改好刀的芦蒿,翻炒,再放入豆腐干丝翻炒一分钟,除了少许油、盐,几乎不加别的佐料。最迷人的,就是芦蒿嫩尖儿和干丝混合后的那份鲜香,咀嚼一口,满齿留香。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一文中写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是江南人都会唱的一句民谣。荠菜和马兰头也是两种江南野菜,以前市场上没得卖,想吃得自己去地里挑。一到春天,荠菜和马兰头,便登上“大雅之堂”,焯过后,切极碎,再加一点盐、糖,浇上麻油,拌以香干或菌菇,吃起来滋味悠长。

还有夏天江南人离不开的菊花脑,它那特殊的芳香味,凉爽的口感,可以炒食、凉拌,而最佳烹饪方式则是做成菊花脑蛋汤。酷暑炎热之时,它是餐前饭后不可缺少的一碗清爽。

在江南,凡鱼野蔬皆可做成人间美味,亦是当地人把平凡生活过得滋味多彩的一种方式。

甜,是一种乡愁

甜,一种让人放松的味道,或许只有家的味道才能与甜媲美。糖,也成了江南人家饮食生活的重要角色。

对于甜的感受,江南人是不自知的。但对于外地人来说,江南的甜,已经成为这人间天堂的味道标记。只有走出江南,尝遍四海,才能忆起家乡的甜。

无锡小笼包是江南早点中的尤物。走出清名桥,沿着长江吃各地的无锡小笼包,正不正宗,就在于入口时是否为浓郁甜汤。140年历史的三凤桥酱排骨,色泽酱红,味甜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

自古依伴着长江的江苏,富产稻米。性味芳香的糯米,让自小识得甘甜味道的当地百姓,在平凡的藕孔里都要塞进它。

糖粥藕,是南京人极其钟爱的一种甜品。削去藕节一端,露出大大小小的藕孔,另一端,用一根木棒反复敲打,直到周围的藕泥把这一侧的藕孔堵起来。此时,把提前泡了3个多小时的糯米粒慢慢塞入藕洞中,边塞边拍打,辅以筷子将其捅得更为密实。余下的4个小时,这些洁白的莲藕将在铜锅中与水发生剧烈的物理反应。捞入盘中,用特制的滚刀把已经熟透的藕切成一个个中等大小的碎块,端上一碗用红糖熬制的糯米粥,小碎藕陷入了绵软的温柔,香浓甜蜜。

一把白糖撒入锅中融汇五味,杯碗间流露出的都是江南人对甜蜜生活的期许。游走于江南的大街小巷,无论是随处可见的青团、隐约透着清香的马蹄糕,还是路边的小摊、装修典雅的饭店,甜味始终主导着江南的味觉。

松鼠鳜鱼,是苏州老字号得月楼的招牌菜之一。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微服至此用膳,不仅对这道菜称赞有加,还当场给店家题了字。

尺把长的鳜鱼在盘中昂头翘尾,鱼身去骨,改上花刀,油炸后端上桌,再浇上酸甜的番茄汁,鱼身吱吱作响,像极了松鼠的叫声,外酥里嫩,酸甜美味。

从小吃到大菜,江南菜色的甜,如同江南女子一样婉约动人。好糖喜甜,是江南人对饮食的品味,更是对家乡独特的记忆。

雅,是一段风流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江南,温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在这片土地上似乎连风都是雅致的,好似女子温软的手拂过脸颊。

江南人不仅对于美食的色香味形要求极致,对于盛放美食器皿的选择更是极其考究。在“苏菜”流派众多的谱系中,淮扬菜无疑是精致典雅的代表。

淮扬菜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曾在清代作为宫廷菜。1949年的“开国第一宴”,淮扬菜仍唱主角。

淮扬菜以扬州一带为中心。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隋唐时期扬州的繁华让这一菜系名满天下。大煮干丝、文思豆腐等都是淮扬菜的精品。今年是扬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5周年,更新的菜式背后是食材遴选精细严苛的传统,是对烹饪精湛技法的坚持,更是对“雅”的一以贯之。

说淮扬菜盛盘摆盘犹如作画,并不为过。菜品置于素净瓷盘,色彩搭配宛如天成,或翠或白,或红或棕,几缕香菜、数粒枸杞加以点缀,错落有致,可比拟一出写意小品,在舌尖舞动之前,先声夺人,尽显雅趣风情,叫人未品先醉。

要说可与淮扬菜之雅一较高下的,无疑就是京苏大菜(又称金陵菜或南京菜)。京苏大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朝成流派,到清朝时定名为京苏大菜。袁枚的烹饪巨著《随园食单》均以京苏大菜为原型,其中提出:“美食不如美器”“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民国时期,南京城的达官显贵宴请都以京苏大菜为傲。“瓢儿鸽蛋”色彩娇艳,鸽蛋透明,虾肉鲜嫩,汁白油润。最重要的是必须搭配上极具“民国风”的餐具,一首《月圆花好》伴奏,雅趣横生。

京苏大菜的雅在于旧都名门望族的热捧,那秦淮小吃的雅则在于文人雅士的追逐。

秦淮小吃中,当首推“秦淮八绝”。“八绝”指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虽均是家常食材,但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如“什锦菜包”,嫩菠菜将芝麻屑、豆干等馅料染成翡翠色,故获雅名“翡翠”。

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和俞平伯同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经学者考证,这是二人同游秦淮河、吃过秦淮小吃后,相约同题创作的结果,也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段佳话。

人们总说,江南雅士善工诗词歌赋,而当他们毫不吝啬地把这份才情用到吃这件事上,即使一只螃蟹也能吃得优雅。

吃大闸蟹的乐趣,在于过程。大闸蟹外壳坚硬,不易拆分,苏州人为了让吃蟹成为一件风雅之事,煞费苦心。据说,明代有一位叫漕书的苏州人,发明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螃蟹的硬壳,后来逐渐成型为八件,现今称“蟹八件”。时人写诗调侃:“锤敲蟹壳唱八件,金锯剖螯举觞鲜。吟诗赏菊人未醉,舞钩玩镊乐似仙。”可见江南人对优雅用餐的追求。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江南美食文化传承至今,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名家食府还是百姓家厨,都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传承着美食文化。炊烟袅袅,万家灯火,江南美食,道不尽、说不完……

软硬通吃

文思豆腐:扬州人对典雅的追求

□周娴

淮扬菜里,有道最考验刀工的菜,叫“文思豆腐”。

先将豆腐表面的老皮削去,再一刀刀地竖着切片,切得薄如纸,切完后将豆腐躺放下,继续横切成细丝。一块豆腐很快就变成数百根能穿针的豆腐丝,如云雾般的在清澈的水中慢慢荡漾开去,宛如一幅中国山水画,既美味又有艺术感。

文思豆腐始于清代的扬州,现有300多年历史,是淮扬菜系传统特色名菜。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该豆腐为扬州天宁寺修持的文思和尚所做,称其“风味皆臻绝胜”。扬州富春茶社厨师程发银,素有“当代文思豆腐第一人”美称。据程发银介绍,想切好文思豆腐的细丝,至少需要十年学习。真正功夫好的大厨,能在一块细软的豆腐上,横切至少88刀,竖切至少188刀,几十分钟,切出几千根豆腐丝。在他看来,巧技是淮扬菜名扬天下的根本,扬州人对食物典雅的追求已经渗入血液基因里,体现着扬州人对于生活的极致追求。

风味江苏

人间有味是清欢

□周娴

在冬季,应季野蔬便成为淮扬菜的首选食材。苏轼与好友游历盱眙南山,品尝山间嫩绿的春盘素菜后,曾留下“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名句。

在冬季,冬笋的使用频率最高。江苏宜兴是产笋胜地,苏轼曾将嫩笋与猪肉同炖,创制出名菜“腌笃鲜”。2009年,腌笃鲜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蓝星云说,宜兴的腌笃鲜好吃,主要来自笋的鲜嫩。他提醒大家,腌笃鲜里用的笋,不能预先焯水或煸炒,而是要将腊肉用水煮到八分熟后捞起,再将笋放进腊肉汤里煮,这样,笋既有腊肉的咸香味,同时保留了清香的口感。

淮扬菜狮子头也是一道包含冬笋的名菜。冬至前后,家家流行腌咸猪肉,新鲜的笋子配上咸肉,做成狮子头。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岱明介绍,狮子头源自隋唐,盛行于明清。她认为,狮子头体现了淮扬菜“清鲜平和、本味本色”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精心调配和耐心等待,这正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慢工出细活”的体现。

食在有趣

扬州炒饭:淮扬人家日常生活的缩影

□ 周娴

说起扬州美食,最具影响力的,要数“扬州炒饭”。

在古代扬州,百姓家午饭如有剩余,到了做晚饭时,打一两个鸡蛋,撒一把葱花,就有了蛋炒饭。此后,经过厨师们的改良,再加上火腿、青豆、虾仁等,便成了扬州炒饭。

早在春秋时期,航行在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就开始食用鸡蛋炒饭。明代,扬州厨师在炒饭中增加配料,形成了扬州炒饭的雏形。清嘉庆年间,扬州太守伊秉绶开始在葱油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虾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渐演变成多品种的什锦蛋炒饭,味道更加鲜美。

2011年,扬州炒饭入选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州炒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夏朝兵介绍,在炒饭过程中,要先用香葱炝锅,然后下笋丁、花菇丁、鸡肉丁、火腿丁、淡水河虾籽,煸炒出香味,加入鸡汤,接下来是海参丁、干贝丝。随后热锅冷油,再倒入蛋液和米饭,不停翻炒,让每颗米饭都拥有锅和火的印记。他还表示,扬州炒饭的制作恢复了传统的“烩”。在炒制过程中,让本来没有味道的米饭充分吸收笋丁、鸡肉丁、鸡汤的味道。炒饭火性很大,而汤汁的不断加入,暗合了中医“水火相济”的理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