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中国华能:
勇于创新 攻坚克难
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文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报告》杂志2024年第12期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能”)是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骨干央企,创立于1985年,一直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一面旗帜,持续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中国华能坚持“电为核心、多能协同、创新引领、金融支持、全球布局”的战略定位,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入选首届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华能全口径发电装机总容量达2.6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其中新能源装机超88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华能把创新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去带头抓、重点抓,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勇当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取得重大突破,“高效灵活煤电及CCUS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清洁低碳热力发电系统集成及运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电力行业唯一一家纳入首批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CCUS”“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牵头建设CCUS创新联合体,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和融通发展。“钙钛矿电池”等5个创新平台入选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成立海上风电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
牵头承担高温气冷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并投入商运。
牵头获批“海上风电场直流集电”“超临界CO2发电”“65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等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0余项在研国家级科技攻关任务按计划进行,牵头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数量行业领先。
聚焦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科技是奠基石。推进能源科技革命是顺应能源变革趋势、确保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华能结合能源电力产业发展和当前实际,构建了以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等专项技术为基础,多能互补、友好并网、自主安全等协同技术为保障,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等融合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图谱,形成了以专业性、自主性、系统性、协同性为特征的协同融合技术体系,有效开展研发布局和攻关。
以“碳”为核心,开发从源头到终端的清洁低碳技术
推动海上风电向大机型、轻量化、低成本方向发展,研发出机组整体设计、全景建模仿真、远海柔性输电、关键部件与控制系统自主安全等核心技术。布局新一代光伏技术,自主研制的钙钛矿电池微型组件(≥100cm2)认证转换效率突破20%,大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效率突破2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出1300Nm3/h的高参数大规模碱性电解槽,开展离网型和跟网型绿氢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按照绝对安全要求,推进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运维技术研发,布局HN750高温堆和HN950超高温堆技术研发。自主研制HT700系列高温合金材料,开发关键部件产业化制备技术和工艺,为建设650℃超超临界燃煤电站打下基础。攻关“三改联动”技术,促进存量煤电机组转型升级,减污降碳,支撑新能源发电上网。成功研制出世界上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5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开发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及配套工艺,在陇东基地建设世界最大的15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示范工程,构建全流程产业链。研发出低温吸附法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COAP),建成135MW机组示范工程,粉尘、氮氧化物、硫化物降至1mg/Nm3以下。进一步研发COAP+技术,同步实现二氧化碳的低能耗捕集。
国际首套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工程在华能投运
以“电”为基础,开发从电源到电网的安全友好技术
针对清洁能源基地的电源组成,开发出场址资源及环境精细化评估方法,开展多电源一体化规划和源网协调运行技术,建成综合管控平台,支撑陇东、库布齐、澜沧江等水/火-风-光-储千万千瓦级基地开发。研发源网全景仿真技术和智能变流器等装置,实现风电友好并网高效运行;研发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热、超级电容储能等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大型海上风机国产化、燃机自主运维及关键部件研制、电站全国产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等技术取得突破,提升发电系统自主安全能力。
以“数”为支撑,开发从电力到比特的智能技术
构建了统一的数据治理、技术开发、网络安全的技术平台,在各业务领域深化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技术开发。提升发电设备健康预测、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实现了智能控制。建成集团统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跨业务跨系统数据的三级贯通与共享应用,打通了能源资源-电热生产-市场营销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资源-负荷的联动,达到量本价利一日核算。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风电、光伏、储能等的全过程监管,推动新能源生产运维模式向集约化、智能化转变。
以“融”促协同,推进创新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
推进智慧水电建设,实现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旅游、多能互补等多功能协同。开发梯级电站远程集中控制和优化调度技术,首次实现70万千瓦水电机组计算机监控、调速器、励磁、继电保护等四大核心控制系统的全国产化。
聚焦提升创新效能,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中国华能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结合企业集团化、多板块、快转型的发展特点,重点从科研项目立项管理、科技投入管理、科技成果产出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完善措施。
科技项目立项遵循有需求可落地的原则,既补齐短板也锻造长板
科技立项立足可落地。一是要有需求,满足战略发展与生产需要;二是要有场景,可提供示范项目与实践平台;三是要有能力,具有或创造专业人才、专项资金、研发设施、项目组织等基础条件。
科技选题上做好“两结合”。一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对接国家发展要求和企业生产需求,向贴近生产一线的基层企业征集项目需求,发布项目指南和研发计划,分类分批和动态及时组织项目立项;二是目标牵引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围绕各产业板块和重点研究方向梳理技术图谱,统筹规划布局重点研发方向,强化重大原创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研发投入遵循满足需求、保证基线、上不封顶、规范合理的要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华能对与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的科技研发活动,从前期研究、开发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根据研发项目做好经费预算。对基础性、跨行业、前瞻性的研发项目,设立专项经费给予保证,建立直接对接和集中统筹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筹集使用机制,提高应用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比重。保障新能源、核电、水电、绿氢等重大科技任务及全国重点实验室、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研发投入。
成果产出遵循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的原则,为工程化和产业化打下基础
建立知识产权产出和运营机制。中国华能组建专业化知识产权中心,开拓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的“绿色通道”。针对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专利导航,加快高价值专利的产出。近年来,公司专利数量、质量双提升,实现从C级到A级的跨越,在发电企业中持续保持领先,排名进入央企前十。
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产出机制。中国华能在从中试线到工程示范的过程中形成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申报、编制和发布中,围绕统筹组织、高效运行、协同合作、对接沟通、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等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做好成果转化工程化的有序衔接。中国华能充分利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及科技项目工程示范的支持政策,把好的成果“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建设统一的科技创新成果发布展示交易运营平台。
孵化培育成果产业化企业。中国华能成立首支10亿元规模的科创基金并投入运行,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通过科研+工程+产业的贯通落地,构建研发持续迭代与产业良性发展的创新模式
工程示范是从技术研发到成果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于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注重在项目规划阶段、可研阶段,以及资源竞标方案与项目核准方案中做好科技研发示范需求的对接,规范有序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和运营。在示范工程验证的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系列定型,再通过市场培育实现规模化推广,形成产业反哺研发,持续迭代、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聚焦科技人才培育,激发创新活力潜力
国资央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人才活力动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资央企的“科技创新”力量。中国华能坚持目标导向,健全高素质科技人才培育和选用机制,让科技人才团队有平台上舞台、有作为担大梁、有保障强激励。
让科技人才团队在创新平台上勇担重大科技项目
推动科技人才与战略目标有效衔接,中国华能依托科研机构、四级实验室、创新工作室、高校联合研究院、国际合作机制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让科技人才团队在攻坚任务中有作为担大梁
中国华能制定“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行动计划”,遴选出领军、拔尖和青年多层次的高水平人才及其团队;设立人才专项,支持拔尖人才、青年英才、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开展前沿性基础性的探索研究。
对有研究基础和产业优势的科技项目,中国华能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研发团队。对核心业务领域,中国华能以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按照国家战略导向组建研发团队。
对前沿领域,中国华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领军担当,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中挑大梁、当主角,赋予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更大的自主权。以研究领域优势专业为核心,组建多领域、跨学科的研发团队。
让科技人才团队在创新活动中有保障强激励
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保障。中国华能制定保障性+绩效性薪酬体系,保障科技人才集中精力开展重点攻关。建立与“行政序列”相对应的“技术序列”通道,在待遇、职务晋升、荣誉、工作条件上向技术水平高、科技贡献大的科技人员倾斜。
加大薪酬与绩效挂钩力度。中国华能设立年度特别贡献奖,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并取得突出成效的人员给予重奖。试点实施项目分红激励、知识产权赋权、股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