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跨界投资医疗器械:减持计划与800%溢价背后的隐秘关系

博迁新材(605376.SH)近日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跨界投资,计划以近800%的溢价收购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然而,这项投资背后隐藏的股东减持计划和潜在的利益关联,使得这一交易更具争议。接下来,我们将深度解析这笔涉及7500万元的高风险投资,以及该交易对博迁新材未来发展的影响。

交易概况

2024年12月22日,博迁新材收到监管工作函,揭示其拟以5250万元及2250万元分别受让沪创医疗6.4024%和2.7439%的股权,整体估值高达8.20亿元。但意味着溢价794.81%的收购,却让市场对此次交易充满疑虑。尽管沪创医疗在新型可控降解医用镁合金材料领域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并拥有多项国家与美国专利,其净资产却在亏损状态。2023年至2024年初,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4.73万元和0.44万元,净利润均为负数。

股东减持计划的背景

与这次投资密切相关的是博迁新材高管的减持计划。公司总经理陈钢强近期通过减持套现超9000万元,而公司的大股东新辉投资也计划减持523.20万股。这些交易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因为新辉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沈钦硕还拥有沪创医疗的法定代表人身份,公司的许多股东均存在交叉持股现象。这让业内人士质疑此次投资的合规性,尤其是在博迁新材股价大跌超6%后,更加增添了市场的疑虑。

跨界投资的动机

博迁新材表示,此次投资是为了把握新型镁合金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机遇,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优势,扩展在新型材料领域的布局。然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博迁新材的货币资金仅为4300万元,与所需7500万元的投资额相距甚远,无疑增加了财务风险。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博迁新材的这一跨界投资充满风险与挑战。在未来,博迁新材能否成功将其布局转化为业绩,就值得所有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是汽车行业关心的焦点,更是投资市场的一次重要启示:在高溢价收购背后,如何厘清利益关系,对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