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抱着一岁半的我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原文刊于《上海文学》2024年10月号
斩生活记(选读)
殳 俏
我外婆是个人物。
最初听到这句话是从爸爸嘴里,他说的是:“你外婆是个人物。”女婿这样评价丈母娘,就算我当时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也能听出揶揄来。所以我反问爸爸:“怎么就是个人物了?”他答说:“她不信鬼神,只信自己。”
这么说来,就算是揶揄,其中也有我爸爸对她的敬畏在。而我能深刻记起的有外婆在的画面,基本都是带着一丝恐惧的。比如去外婆家度假,清晨她就会把我拎起来,丝毫不管上学的小孩会有睡懒觉的需求。待我睡眼惺忪来到厨房时,她已经外出了一趟,买好了一堆早餐,也不管我爱不爱吃,总之都要趁着滚烫全部吃掉。然后外婆会说:“走,陪我去买点东西。”这语气里,绝不是奶奶叫我去小菜场时那种好似要周游世界一般的温柔奇趣,而是完全无视我个人意见的要求。当然我也会弱弱抵抗一句:“我不想去。”但外婆就会回答:“我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这个理由对于小孩来说,那真是无懈可击。
外婆不会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但在菜场里买着买着,她就会把我一个人留在黄鳝摊上。“站好,不要动,我去去就来。”于是留下我惊惧地看着摊位上有个穿着破洞汗背心的胖子在划鳝丝。血染的案板上有个钉子,胖子从木盆里抓起一条滑溜溜的黄鳝,便往钉子上啪地一声,黄鳝的脑袋被钉子贯穿,同时也被固定在自己的水生动物的生死场上,继续滑溜溜地求生。但胖子有了钉子的帮忙,就气定神闲地把黄鳝拉直,以一把手术刀一样的锋利小刃,飞快地划开黄鳝,丢弃内脏,取出骨头,把黄鳝从圆滚滚的柱状变成了两三片长条。
此时的我别无选择,不想观看,但目光可能也被胖子的钉子钉住了,只能无奈地看他一条又一条杀生,这景象让小孩子甚是难受。过了一个世纪左右,外婆终于回来了,手里抓着塑料袋,袋子里有一只把自己彻头彻尾缩起来的鳖。“你干什么去了,去那么久?”我委屈地问外婆,然而她回答说:“卖甲鱼的地方在杀生,小孩子看了不好。”我心里勃然大怒,那划鳝丝和杀王八有什么区别嘛。但我一定是敢怒不敢言的,只能灰溜溜地随外婆回家。
各种名家作品中,都展现出对“外婆家”的温情和留恋,但我从小对外婆家的记忆就是,回到家,外婆蛮横地命令我:“洗手!换拖鞋!等我一歇!”于是我照例瑟瑟发抖不敢动,因为知道接下来外婆就要去杀那只鳖。纵使她说了杀生小孩子看了不好,那也是在她自己的逻辑体系里,随口一说罢了。且外婆比起“杀”字,更喜欢用“斩”字。她不说“我去杀条鱼”,只说“我去斩条鱼”,也不说“我切盆肉”,只说“我斩盆肉”。接下来她要斩那只鳖,象征性地用厨房的纱门跟我隔了点距离,但我依然能清楚看到,外婆穿着塑料拖鞋,一只脚踩在把自己全身缩到壳里的鳖身上,可怜的鳖。她举起纤弱的胳膊,把刀置于头顶,小小的身子绷紧了肌肉,露出静默的杀气,竟然有一丝好笑。我在纱门外面“吭”地刚想笑,便遭到外婆的白眼,于是我大气都不敢喘。屋内空气仿佛凝固,那只倒霉的鳖以为天下太平了,果真愚钝地、慢慢地、极其惜命地,把它三角形的蠢脑袋伸了出来。
“嘣!”
外婆手起刀落,砍掉了鳖头,我还以为会血溅厨房,但再定睛一看,就是出了极少的血,只剩下外婆脚下四个还在胡乱划动的胖胖的鳖爪。每次我都害怕外婆斩掉自己的一根脚趾,但每次完事,我都发现自己对她的担心是多余的。至于头滚到了哪里,我不敢看。过了一会儿,外婆就偏要给我看。她拿着一根木棍一样的东西,上面是死死咬住不放的鳖头。“头斩下来以后满地滚,总要找个东西咬的,所以这就是斩甲鱼的诀窍。”外婆得意地告诉我,而我把头扭过去,实在看不得这骇人的一幕,并且心里大叫着,外婆,你真是讨厌讨厌讨厌!
不但斩鳖,外婆几乎能斩一切。太仓乡下拿来的大白鹅,她一斩就是五只,且嫌麻烦的时候,可以并排着一手抓起两只鹅颈,任巨大的鹅如何不服、扭动、挣扎,她都极冷静地一刀剪断它们的咽喉,然后在一个大盆子里放血。鹅是极其刚烈的动物,却斗不过更加刚烈的外婆,不到半日,便成了卤料缸里的安眠者,而鹅肝、鹅心、鹅肫则率先被煮成冒着香味的一大盆,我和表姐妹们偷偷跑到厨房,伸手一人偷一块大鹅肝,小孩子手嫩,鹅肝烫到必须不停换手、哈出热气,才能将其吃下去,但还是忍不住一会儿去偷一块,一会儿又去偷一块,直到被外婆发现:“不许偷吃!”她将一把菜刀膛地斩在木墩子砧板上,发出一声巨响,吓坏了所有小孩,但此时好像也已经吃饱了。
作为绍兴人,外婆斩得最好的还是白斩鸡。能斩鹅斩鳖,小小的土鸡哪里是外婆的对手,哼都不哼一声便已经无声无息地死在外婆魔爪之下。烧一锅开水,外婆用一双爆满青筋的手像是挠痒痒一般把鸡往开水里浸一下,然后就开始给断气的鸡拔毛。再之后,便是端来已经烧开了水的大锅,把剥得光溜溜的几只鸡一起往滚水里放,滚完,又浸到一缸冰凉的井水中,使其皮脆弹,皮肉之间的脂肪也瞬间凝结成肥美的啫喱状。反复如此操作,鸡皮变得嫩黄晶亮,鸡肉则晶莹白皙,这时候外婆又把它们放到熟砧板上,拿起另一把大刀,开始砰砰地斩着,麻利斩完后又漫不经心地把块肉并拢起来,一刀铲进大白瓷盘子里,假装还是一只整鸡。我看着那骨头和骨头之间有时候也没完全斩断,渗出血来却还有筋膜连着。但作为绍兴人的外孙女,我却知道,这就是好吃的标志。因为外婆已经拿出第三把刀,咔咔斩着葱花姜末,全部倒进碗里,生抽加一点麻油,还要撒把糖,那白斩鸡肥美丰腴又滑腻的味道真是不枉刚才外婆在厨房中几轮的刀枪剑戟。
奇怪的是,天天斩这斩那,外婆似乎也练就了铁砂掌,不怕开水烫,也不怕偶尔的小刀伤。大多数时候她几乎是闭着眼睛下刀,大力地发着狠劲,我很怕她就此掉了一个手指或一个脚趾,但似乎有神佑,她每次受伤也迅雷不及掩耳,我只是在她出厨房的一瞬间,看到她掐着流血的地方,走去房间拉开抽屉,给自己缠上纱布,仿佛那都不是什么要害地方。那些岁月里,外婆做着菜,而我则被年轻的小姨和小姨夫“逼迫”着在隔壁房间和他们一起看借来的录像带,基本都是港产片,有的是黑帮斗殴的,有的是僵尸复生的,我一点不爱看,一到恐怖情节就用手把眼睛捂起来,小姨和小姨夫便在一边哈哈大笑嘲弄我,就像外婆硬要给我看的鳖头一样。有几次我禁不住在指缝里看到黑帮人物自罚,眼睛都不眨地把自己一截小指砍掉,那时我心里想的就是,外婆大概也能做到的,如果她还年轻,那可不就是录像带里的“女王蜂”吗?
外婆外公结婚照
当我胡思乱想着这些时,外婆却是一个数十年如一日不思考的人,在童年的我的眼里,她好像生来就携带大刀,不假思索地对着朝她袭来的鸡鸭鱼肉萝卜竹笋一顿大砍大杀。她说话好像从不走心,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根本不仔细看就下判断,对人也是一视同仁地凶悍,从她的丈夫到她的子女,乃至到孙辈的我们,她所做的动作就是骂一顿,然后给吃的,再骂一顿,然后继续供应吃的。她的人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厨房中,背向家人,忙忙碌碌地大杀四方,那模样仿佛是一个住在虎狼出没的荒岛上的女酋长。
现在回过头想想外婆这个人,比起跟我长时间相处如姐妹和闺蜜一般的奶奶,我并不了解我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比如只知道外婆比奶奶的年纪小一点,但并不知道她具体是哪年哪月生人。外婆去世以后和妈妈聊起她,妈妈说,你外婆属鸡的,我这才反推出来,外婆一九三三年出生。从阴历生日来看,只知道她出生在夏天,且巧得很,外婆和我奶奶一样,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上有大姐,下有弟弟。但是和养成与世无争脾气的奶奶不同,外婆从小脾气火爆。据说她来自绍兴做黄酒的世家,但因为是女孩子,酿酒的家族生意自然是弟弟继承了。她的大姐性格懦弱一点,于是外婆从很年轻开始就成了操持家务的那个人,直至嫁给我外公,生了四个儿女,她依然把自己的老母亲带在身边照顾着。我至今还记得这位安静的、身型异常迷你的太外婆,驼着背,脸小而雪白,头发则不同于一般的老人,又长又密又黑。她的眉眼透出温驯,瘪嘴总是微微上扬,保持一丝笑意。太外婆在外婆的照顾之下,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她寿终正寝时外婆颇为得意,说家里的人都长寿。但说完这话不久,她自己便患上重病,且扩散到一发不可收拾,刚刚过八十就去世了。她的追悼会由我大姨小姨操办,我妈妈作为大女儿看了一眼外婆的遗容,心里默默地不满意。因为外婆活着的时候便反复强调,自己不要穿那种奇丑无比的寿衣,她想穿一身洋装,但大姨小姨还是让她穿上了寿衣。失去了反抗,也不再凶悍的外婆第一次顺从地、静静地躺在花丛中。我妈妈对我说:“八十岁出头,在以前可以接受,但现在老人都活得这么长。再说了,她照顾的几个老一辈,也都活到了九十几岁、一百岁。”
外婆走后,外公成了家里最大的“问题儿童”,脾气忽然变坏变冲,要做任何事子女都别想拦着。一度我妈妈和她的姐妹们都在讨论,是不是外婆凶狠地管了外公一辈子,现在她走了,外公就要开始无法无天做自己了呢?为此我特意回忆了一下,在我小时候,外公和外婆比起来,确实是一个完全不出声的小老头。能清晰记得的是,他好像特别喜欢花鸟鱼虫和大自然。是以,外婆家的后院砌了水泥的金鱼池,屋檐下则挂着鸟笼。外婆有洁癖,绝不许猫猫狗狗进家门,外公就把几条大狗养在了乡下,我还跟着他去偷偷看过。每到秋天,外公还会去浙江的山里打点小猎,最后其实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只是带回来一堆被散弹枪击中的麻雀。外婆总会一边咒骂,一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麻雀一只只如脱衣服般褪干净羽毛,然后放锅里油炸。说实在的,这些小麻雀在下锅前的样子让人看着惊惧,但炸过之后撒上五香粉,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虽然常常害怕外婆的严厉,却又总会在吃到她黑着脸端来的食物时,心里“咯噔”一下子。要说外婆把爱藏在食物里了,那也是相当造作的描述,但外婆一定是把自己仅存的耐心,都给了需要料理的食物。比如在吃油炸麻雀的时候,我从没吃到过土枪的散弹,哪怕是一小块,那当然都是外婆事先仔仔细细清理出来的。
……
(3992/7452)
(纸刊由杂志社发货)
《上海文学》线下有售
《上海文学》杂志开通小红书号啦,欢迎大家前往小红书搜索“上海文学”关注!
年度推荐
(以发表时间排序,点击标题前往阅读)
● 短篇小说
石舒清
艾 玛
刘庆邦/ 照 相
裘山山
叶 春
海 飞
费 多
阮夕清
● 中篇选读
伍华星
黄立宇/ 梅 姨
苗 炜
李杭育
王莫之
白 琳
● 文本探索专号
藤 野
● 异域来鸿
缪佳欣
● 译 文
[尼日利亚] 沃莱·索因卡 作 小 寅 译/
● 新诗界
张定浩 / 姜夔的寂寞
倪湛舸 / 我的爱人皮埃尔
三 三
黄昱宁
糖 匪
杨知寒 梁 海
张 莉 舒晋瑜/
张怡微 柏 琳
叶兆言 三 三
陈培浩 张怡微 李德南 刘欣玥
顾奕俊/ 文学出圈: “理想底空名词”与二十世纪文学“遗账”
项 静 三 三 王占黑 桂传俍 / 时代的注脚
贺嘉钰
新刊预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